2013/02/05
3.7坪小空間..劇院+二聲道系統(個人紀錄純分享)

幾年前剛接觸聽音樂這個休閒的時候,曾經分享過一個房間整理的紀錄
3坪小空間..整治劇院+二聲道系統(個人紀錄09/27)
最初&整頓後


隨者時間的過去,玩具也慢慢增加,也進入一陣不惑之年,開始收集軟體
東西漸漸的多了,看似規劃好的的空間,也容易變的庸亂不堪
最近剛好有老房子整理,多了一個新的空房間可以使用
所以新的房間革命,就在過年前手忙腳亂之下慢慢完工
這次跟舊房間一樣採2ch+劇院二合一的規劃
規畫示意圖,長4M,寬3M,長邊有個梯形窗台延伸出去


這是得到的新房間剛淨空的模樣,只有白漆跟地板瓷磚



整理的第一步,就是鋪木地板
特x屋購入的鋪木地板,從訂貨到送達整整等了兩個禮拜(真是煎熬的空窗期)
手腳比較慢,自己DIY動手直鋪3.7坪大約花了一個工作天的時間



地板搞定之後,再來是家具,作擴散之用
原本空間就不大,器材又多,所以在選擇上儘量是把家具最精簡化,以免壓迫感太重
第一選擇是背牆反射點,順便兼後環繞的架子,至於主喇叭的第一反射點,因為左右兩側加個櫃子實在顯得太狹窄而作罷
選擇了三個書架+二個CD架的組合式排法



家具到位之後,剩下的就簡單多了,就是把器材搬搬進去就定位順便做個年度保養
入住的器材:
1.喇叭
難得出現的疊疊樂,下次有這種空閒想這樣玩耍可能要很久以後了..
由下而上是Usher V-601,Usher S-525,Usher Be-718,KEF-C15

2.CDP: Denon DCD-S1
去年花費最多的奢侈品,20歲以上的老器材,但是內部零件真是閃亮閃亮
聲底沉穩厚實,重達20KG的重量也是非常沉重...



3.前級: 昕樂 管前級(Hi-end版)
我手上的線材加器材,有7成以上算是搭配昕樂的西裝在使用
這台管前算是接觸昕樂的起點吧,訊號管是用 12AU7,西門子的70年代老管
前些日子改了極進音控,聲音的立體感加強了不少

4.後級: 昕樂300B
台北昕樂王老的招牌器材,搭配Spendor G1000真是很陶醉(遙遠的目標怨念物)
我這台改成後級專用,所以沒有音控
300B是electro-harmonix 300BEH Gold Grid ,訊號管是tunsol的5687

5.AV AMP: Denon AVC-3808
認真努力工作的3808,看BD電影,PS3遊戲樣樣需要他,支援到7.1ch

年度保養結束~

6.重低音: JBL P12SW
因為價格的考量(二手新品),而臨時入手的12吋sub,表現中規中矩


7.電源: 細細的5.5mm專線加上搭配醫療級插座的電源箱

8.線材: 主要分三類
昕樂Argentech6N 單蕊純銀線材
只要用在2ch系統上
CDP->管前->Argentech6N 混絞訊號線
管前->Argentech6N-2.0mm 電源線
管前->300B->ROPPART 混絞訊號線
300B->45度混絞Argentech6N-2.4mm電源線
喇叭線->Argentech6N-2.4mm + Argentech6N-0.7mm多蕊跳線


惡堡田老線材
主要用在劇院系統上

有的沒有的線材
除了ROPPART 訊號線,其餘都是用在書房的2nd音樂系統上


9.耳機系統: 昕樂管耳擴(基本型)+Denon AH-D7000
目前是安置在書房跟2nd音樂系統共用CDP,近來使用的機率其實頗少的
國外出差的時候,耳機很好用的休閒



10.主喇叭
房間的靈魂主喇叭為Usher Be-718 (鈹高音版)
剛接觸音響的時候,去Usher試聽,馬上就被他的外型跟聲音給煞到了
在原本只有預算1萬以內的主喇叭,在把S520搬回家沒多久,馬上就爆氣去Usher搬了這對718回家
這幾年的表現,的確也沒讓我失望
高音的延伸跟細膩度很棒,不過在中頻厚度及渲染力上面,算是表現普通,屬於比較現代的聲音




Sonus Faber Toy =BJ4
3.7坪空間..打造2CH+AV系統(2013.08.15)


11.喇叭腳架
主喇叭為Usher RWS-729,其餘用的是UPS的四管鋼腳架
這對RWS-729喇叭架可以說是因緣際會買到
在剛買Be-718的時候就一值對這對喇叭架念念不忘,當時考量價格因素,最後選用UPS四管鋼腳架
一直告訴自己,等換房間後,就買一對RW-729腳架來慶祝
沒想到隔了幾年,房間換了,腳架卻停產了...WTF
市面上,要用不到萬元的價格,要買到這種質感的木頭腳架,真是難上加難阿
所幸意外在友站上剛好看到網兄賣完777後賣729腳架,二話不說就帶回家摟
保養的很棒的美品,說不定哪天也能換搭777試試


Sonus Faber喇叭+原廠腳架=BJ4
3.7坪空間..打造2CH+AV系統(2013.08.15)

房間角落

0815



0815

窗戶的窗簾,去布料行弄了一塊遮光用的布幕,上方用魔鬼粘固定,變成簡易可拆卸的布簾



------------------------------------------------------------
2013/02/17
感謝jack兄大力幫忙
今天搬風了一天,讓二聲道系統又整治了一番
改善了不少原本回音過重的壓迫感,聲音線條跟細節也提升了不少,有一種聽了自己會笑的提昇感
試聽小品樂器演奏,有不錯水準,遇到大編制場面還是抓不太住,不過已300B來說已經可圈可點了
把高音下修到比較平衡的高度,相對也讓中頻密度提升了一點,低頻則是維持有彈性的Q度
再想要繼續追求提升,可能換喇叭還比較快了~

主要是在喇叭位置的變動,及第一反射點附近的一些改善

系統改搭為S1+昕樂管前+昕樂300B



補充房間新成員
Usher X-616中置喇叭

DIY手工跳線

玩了家庭劇院幾年,頭一次真的體會到什麼是劇院系統的靈魂
影片整個靈活了起來~
相較原本的S525,或許人聲的厚實度下降了一些,但是讓影片人物的說話更生動,更清晰了不少
算是明顯的有昇級感受的一個投資

除了整治音樂,也一起把聆聽環境改善一下

讓生活變愜意的茶具組




夜晚,點盞小燭光,喝者溫暖的花茶,聽者Kevin Karn的鋼琴音樂
私心認為,這是超過宅的另一個小境界了

2/17房間調整後的夜晚


----------------------------------------------------------
2/19
房間美化作業
新增UPS雙層玻璃架,取代原本的DIY手工架
簡潔美觀又很穩固的實用音響架
高度40cm,放上x-616中置高度約69cm



------------------------------------------------
02/20
AV系統改善
過年訂的環繞用腳架到貨了
UPS的120cm四管鋼腳架

原本的初始規劃,環繞是放在後面書架的兩側
實際定位後,發現環繞喇叭的角度時在大了一些,在皇帝位約140度
所以添購環繞用喇叭架讓角度能小一些(目前約皇帝位125度)
上班平日調整這些實在有點累
實際的改善要等到假日有空在測試了(等投影機一起調整)
另外還要考慮的是,兩隻長長的鋼製腳架對2ch聲音的影響
原本環繞位置

增加環繞喇叭架後位置(角度140->125,高度106cm->120cm)



----------------------------------------------------------
02/22
房間整頓差不多進入尾聲,剩下的依然是漫長的系統最佳化
奧圖碼HD25投影機

使用倒投影放在背牆櫃子的中間上方,用椅腳軟墊來墊高以及調整高低角度

HDMI線用的是德國 inakustik 四星級 10M

布幕用的是奧圖碼官配的最基本手拉16:9白幕92吋


初步也只是把角度抓在中心,用內建的預設值在投影,但是大螢幕的魄力真的有別於電視
看來42吋電視以後使用的機會會大幅減少了
細微的調色這些部份,等之後再弄些測試圖片來慢慢調整or請專家幫忙XD

久石讓演奏會BD
演唱神影少女曲目的平原綾香

雷電哥~

新 古墓奇兵



-------------------------------------------------
書房2nd音樂系統
說的很好聽是2nd系統
其實只是一路跌跌撞撞,汰換下來的器材又懶得脫手
就剛好全部拿去書房組了一套簡單的系統
目標就是簡單輕鬆,聽些流行樂,輕音樂都輕鬆自得

喇叭=KEF C15
前級=Burmester 846
在846上面的則是昕樂管耳擴,目前兩套系統共用CDP

CDP=Creek EVO

後級=Usher R1.5

-------------------------------------------------
0815
新增La-Z-Boy 單人休閒椅10t-512
這張標榜跟床一樣舒適的休閒椅,進駐小小視聽室
舒適度大大UP



懶惰男孩的好夥伴,筆電小白


-------------------------------------------------
2ch系統(2013.08.15)

目前在2ch系統上,其實算是中性且輕鬆的調性
雖然管前+管後的系統,但是搭配昕樂的銀線,跟Usher本來就偏硬的金屬調性
整體出來是一種蠻像晶體系統的現代感(昕樂的套裝搭配spendor那種韻味重的英式老叭是剛好互補)

聽人聲的時候,口語的韻味跟背景的解析,是一個自己覺得頗輕鬆,頗剛好的平衡
有者管機的韻味厚度,也有者晶體的背景細節...整體表現出一種不會太加味的自然感
聽者簡單樂器伴隨者美聲女伶的音樂,在夜晚真是一種陶醉

在小編製沙發音樂,鋼琴,吉他等表現,大致上沒什麼問題,鋼琴的脆度亮度,吉他的弦味都能表現出來
屬於圓潤的小品系統,不過在飽滿銳利度上,薩克斯風,管風琴這類的音樂表現就沒這麼出色

近來比較少廢心思去東搬西搬做調整,某些特別的延伸韻味感覺沒早期的調整這麼有味道
但是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輕鬆自在聽音樂的享受

而劇院的部分,原本有規劃7.1ch的喇叭擺位,但是礙於跟5.1ch擺位的AMP選擇上有點衝突(SL/R)
所以還是用基本的5.1ch,導入投影機之後,42吋電視基本上也已經不在使用,看BD是很棒的視覺享受
後續已把中置S-525升級為x-616
重低音3A10吋升級為JBL P12SW
花了不少錢說................


nimulakilio wrote:
2013/02/05...(恕刪)
好個器材高裝檢,喇叭後牆的角落要不要找東西擺擺處裡看看?

nimulakilio wrote:
2013/02/05...(恕刪)


300B....要不就只拿來推高音.要不就718離背牆50CM.往外投奧個10度試試^^

犧牲音場深度換一點紮實度.犧牲中頻厚度換一點高頻飄逸囉

海璟工坊

nimulakilio wrote:
目前2ch在音色的呈現上,算是有點偏高,屬於冷艷歌姬的聲調..尤其在天冷的夜晚,更有加乘效果
高音細膩通透,帶點泛音的高貴感,低頻則是帶點Q度,但是不夠紮實
適合聽甜美的人聲,鋼琴,小品演奏等類型音樂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調整空間,尤其是自從房間東西都定位塞滿後
那個高音的冷冽高貴感反而沒有一開始試音的時候來的漂亮
所以現在是一直追尋美好回憶在那邊鬼打牆的調整= =
低頻的紮實度也是個問題
整體來說,不怕走偏的話,我覺得Burmester跟Usher Be系列喇叭還蠻搭的,把冷冽的個性相輔相成上去
300B應該提供了點讓聲音飄逸的空氣感,但是管機的溫暖度? S1的厚實?老實說我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大大AV擴也是和小弟一樣3808聲音偏厚 細節還不錯 聲音扎實

缺點~中頻略薄 低頻渙散

小弟是喜歡搭配AQ線 因為升級喇叭~所以陸續買了2台綜擴當後級推主聲道

現在暫時調整到及格滿意階段~ 細節 暖調 低頻控制都還喜歡~

感覺的到大大也開始"認真"愛聽音樂了....

希望可以和DENON同好大大一起交流^^"
就是小阿宅...
訊號線可用小綠+紅白20元線就有不錯的好調整了!

我也是用718不過是鑽石版的.....
自刪~~~
幾乎完全沒有空間處理!好好加油吧~
有獨立空間下,可以玩的東西很多
nimulakilio wrote:
2013/02/05...(恕刪)


感謝網兄回應:
1.目前卡到一些器材位置,主喇叭離背牆的位置很難縮到80cm以下,可能之後思考一下器材的放置方法後再測試更短距離的喇叭擺位
2.Denon的器材個人蠻喜歡的,有日系的精緻,聲底卻頗紮實,不過小弟沒有嘗試AV器材去用在2ch上就是了@@
3.手上的線材有些是在調音摸索階段留下來的,現在選擇也是以經濟實惠的線材為主
4.以前的視聽室是把自己寢室搞到不像寢室的虐待玩法,現在有個獨立空間,總算看起來乾淨多了XD
5.東西剛定位,最佳化之路還很遙遠~"~,不過小弟頃向自然調音,用家具,小擺設來做自然的吸音擴散處理,可能比較少會去使用一些專業的擴散or吸音板之類的東西


nimulakilio wrote:
2013/02/05...(恕刪)


好羨慕可以有這樣的空間玩音響!
我的Flickr相簿[url=https://www.flickr.com/photos/kevi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