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打從2000年入手第一台DVD開始了音響之路,想想時至今日卻從未入手過CDP
一路走來小弟都是以播放劇院的DVD播放機當成一般CDP在聆聽音樂CD使用,不過因為當時還處於電腦宅男與整堆MP3氾濫時期只有很少量的CD片可以拿來如儀式般的播放聆聽,所以天真的以為在環擴的DSP加持下搭配中階播放機那內建的DAC晶片應該可出聽到媲美CDP那細膩的兩聲道音質,這樣的天真無邪也就一閘眼過了14年,直到今年正式入手兩聲道系統後繼續著那份信心聽著BDP-51FD播放手中新入手的古典莫札特,不過怎麼聽都覺得細膩度與中頻音場寬度一直拉不開來...比起在店家試聽時就缺上那麼一段!!
後來加上朋友來聽過後沒說啥只是鼓勵小弟去找一台像樣點的CDP再來聽聽看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覺,不過小弟那份數位流固執的作祟一直認為難道無損加上DAC真的也沒CDP好嗎??所以一個多月來一直在思考該買CDP、SACDP、還是一台像樣的DAC,最後想起了在店家試聽BS244時那再平衡不過的聲音與開闊的音場,那令人有種被電到的開闊感與中頻磁性,隱約記得好像就是那台Audiolab 8200CD,當時就是被這台CDP搭Marantz海電一下午讓小弟頓時連理智線也斷了一口氣上調了3萬的預算直接把喇叭搬回家去......不過當時!!!卻忘了有了Marantz那濃厚韻味與ELAC的飄逸高音卻少了Audiolab的寬擴音場與細膩琴弦,所以這次該補足的就是它了...做了點功課後就........入手了!!

小弟的初代播放機Pioneer DV535K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小弟的二代播放機Pioneer DV-S633A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小弟的第三代播放機Pioneer BDP-51FD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看吧!!品牌的堅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在貓大的分享文迷惑下.....小弟也終於認同了!!兩聲道終究還是要回歸給屬於兩聲道的播放機,所以殘殘的給他入手吧!!
在最後一根稻草被壓垮後終於多聲道與兩聲道正式分道揚鑣!!雖然不是前輩們眼中的聖品但對於初嘗兩聲道甜味的小弟來說已經很滿足囉!!
Audiolab 8200CD V12E 終於搬回家裡要開箱了...當初試聽時的一見鍾情終於要在一起了!!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開箱點配件..看看嫁妝有沒有漏掉了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驗明外觀審視有無缺憾或受傷

原來承擔兩聲道與多聲道播放大任的BDP-51FD終於要回歸多聲道一職了,別再給他加班了...很累的!!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看..多美的髮絲紋面板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型號8200CD無誤,比起原來的BDP還真重啊!!果然有肉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驗明正身是V12E 聽說是2013小改款...想見恨晚!!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兩組數位端子一組USB加上CDP夠小弟玩上一陣子囉!! XLR端子就期待往後的PM11S3吧!!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小弟人生中的正式兩聲道系統完成... 這一刻起聽音樂是種享受
Audiolab 8200CD V12E 晚開箱

聽感上延續小弟當時再店家試聽喇叭時的聽感絲毫分毫未差,接下來就只差對於訊號現的細微調整了...感謝各位前輩的指導小弟感激不盡!!
恭喜入手好機

8200CD 在中價位帶的CDP中CP值與音質毫無對手
小弟也是用Audiolab 8200CD 他真的是一台好機子
音場描繪很棒
有平衡又有USB DAC且有Filter可玩 功能齊全 只差沒SACD
但這價位值得了
是啊!!小弟這次也為了要不要犧牲SACD掙扎好久,最好想了想....現階段如果可以把CD給播好就老天保佑了!!加上小弟自己手邊5~60片得CD中也不過只有....1片SACD...想想還是先在有限的預算內把CD與DAC給平衡的搞好比較重要!!以後路途還長的很慢慢來....
SACD若非有一定等級,也占不到什麼便宜的,入門的SACD player往往只播CD層效果還輸同價位的純CD player,而且8200又能當dac,功能性很適合有cd收藏又想玩數位流的玩家
不曉得 8200CD 跟 pc + mdac 播無損檔 比起來,音質那個好 ?
小弟入手的這幾天一直也在不斷的試聽這部分的差異,但電腦無損還是輸CD直播約20%的寬度
小弟為了縮短差異測試如下..

MacMini iTunes ALAC USB-->8200CD V12E-->PM8004(細節度較少音場寬度與CD比較縮減約20%最多)

MacMini iTunes ALAC 光纖-->8200CD V12E-->PM8004(細節度與CD直播非常逼近但音場寬度還是缺15%左右不過比起CD與USB聽感較冷硬感情較少中頻較薄,明顯的速度非常快)

MacMini iTunes ALAC USB-->Meridian Explorer 光纖-->8200CD V12E-->PM8004(整體聽感與Mac光纖直出非常相近但..不同的是速度較慢些中頻變得明顯的有感情,但整體細節與音廠寬度還是與CD直播有著明顯得差異)

小弟分析後得以下結論...PC直出ALAC或FLAC雖是無損但畢竟經過壓縮在每種不同得播放程式與DAC去重新詮釋時還是有不同得結果(音色),這道理就好比一部經文 經過不同的說道者去解說後多少會帶點自己的觀點或結論所以雖然來源為同一部經書但結論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不同.

而光纖、USB都增加了一層各自的DDC晶片這些晶片在ALAC從iTunes送出主機板的那一霎那就已經比起CD直播多了很多層的DDC晶片去做音色、細節不同的重新詮釋,試想...如果每一個廠牌的晶片特性都一樣...那為何大家還會去比較與去在意市面上的DDC與DAC晶片型號與廠牌呢??是吧!!

小弟認為每一部CD與DAC都有著不同的音色與個性這當中只有A+B+C+D的結果(音色是否是自己所喜歡)而沒有所謂的真實與否,除非你能將媒體重播用頻譜儀與演奏者當場當下直接對照...可能嗎??需要嗎??所以小弟的結論是一切都是"調音"前輩所言聽"音樂"是目的..器材只是手段,音樂能感動人不管器材價值多寡都是好器材...

最後小弟還是喜歡數位流播放...為何!!懶啊 不過如果朋友來家中一起研究音響或要沈靜與思考時我會放CD...讓音場釋放讓思考奔放....

這是小弟自己粗淺概略一點小小的觀感與前輩經驗不能相提並論...感謝大家!
謝謝分享聽感,聽說友站(myhiend)有外掛付費軟體可以讓itune輸出音質提升,我因預算卡住,樓主或許可以去參考看看,另免付費的播放軟體還有很多,例如很紅的foobar,可以轉FLAC來播放,也可以加入比較,恭喜進入發燒友初階段 .

Bear4212 wrote:
小弟入手的這幾天一直也在不斷的試聽這部分的差異,但電腦無損還是輸CD直播約20%的寬度
小弟為了縮短差異測試如下...(恕刪)


我是覺得沒輸哪麼多啦,大約5%而已
我是用foobar+ASIO USB線用SUPRA
有換線會好一些
您說的這就是問題啊~~您為了要數位流的品質逼近CD您要下的成本所做的工已經不成正比...

小弟的MacMini USB是用NOVA牌150元一條
小弟的光纖是當初買音效卡送的...
小弟的播放程式是iTunes 很平民又方便
小弟的檔案規格為ALAC 都是從買實體CD轉來的 & AAC 256K 都是上iTunes買來的

哈...您看我的線材都這麼便宜,播放程式都這麼大眾口味,所以才會差到那麼多啊沒關係啦...要好聽放CD就好了,一般輕鬆聽音樂這樣的便宜線材少個10%~20%的音質也OK啦!!其實小弟會買8200CD而不是M-DAC的原因就是因為8200CD有一個CD可當成對照組可以比較,但比較並不是讓我去想要再多花更多的錢去改善什麼...而就純粹只是要得到一個經驗罷了.更何況小弟的擴大機與喇叭連發燒都談不上....小弟滿意囉

目前這圖是小弟的兩聲道數位類比播放方案



noyce wrote:
我是覺得沒輸哪麼多啦...(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