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一些版友對於音響系統中數位和類比觀念不是很清楚,
小弟就野人獻曝, 簡略的說一下在音響系統中出現的數位和類比訊號,
如果有錯誤歡迎指正.
音響系統的目的, 就是為了能重現某些聲音,
甚至在上面做一些處理, 比如加強高低音或是濾掉雜音等.
那聲音是什麼?
就是空氣的振動, 由耳膜接收到後, 再經由神經傳到大腦,
最後由我們的大腦演譯出我們所聽到的聲音來.
為了把聲音紀錄下來, 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好像扯太多了...廢話不多說,
紀錄聲音的方式, 其實就是紀錄空氣振動的波形,
所以麥克風上會有一片振膜, 然後上面有線圈和磁鐵,
於是空氣振動時, 會讓這線圈前後振動, 於是產生了電流.
到這個階段, 訊號全都是類比訊號.
但是怎麼紀錄下來就是數位和類比的分野了.
數位訊號是把這連續變化的電流, 每隔一個極短暫的時間就紀錄一下該時間點的電流值,
這個短暫的時間如果是 0.0001 秒, 也就是每秒取 1 萬筆,
那麼我們就稱取樣率為 10K.
假設這電流值的範圍是在 -10 mA~ 10 mA 之間波動,
那我們用 0~65535 去表示, -10 mA 的值為 0, 10 mA 的值為 65535,
那就表示以後只要讀到的值是 32767, 我們就知道當時的電流值幾乎為 0.
而 0~65535 共有 65536 個值, 是 2 的 16 次方,
我們就稱這個採樣的解析度有 16 bits.
但因為原始聲音是連續的, 所以產生的電流也是連續變化,
它是有可能產生 0.51, 65534.82 這樣的值的,
那這些值怎麼辦? 如果要儲存, 只好把 0.5 當作 1,
0.49 當作 0 這樣, 把小數的部份全轉成整數, 這樣才有辦法用 16 bits 的整數去描述.
但也因為這樣, 數位訊號就是在取樣 -> 紀錄時, 產生了避免不了的失真.
而如果是類比訊號的紀錄, 就是把這連續的電流值,
放大之後去驅動刻錄的裝置, 電流高低直接影響刻錄時的深淺,
所以刻出來的軌道, 其高低變化是連續的, 而不像是數位方式一階一階的,
當然, 類比錄音也有類比錄音要面對的問題,
比如怎麼保證電流高低和刻槽深淺是線性的變化?
(這個問題數位紀錄方式一樣會碰到, 也就是 ADC 的工作特性曲線)
不過基本上, 記錄下來的類比訊號是連續變化的.
不管是數位或是類比, 記錄有了, 那接下來就是播音了.
這個就是大家最常接觸的部份.
數位資料因為不是連續的, 而電流, 空氣的振動都是連續變化的,
於是我們需要一個 DAC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把原來的數位訊號轉回連續的類比訊號,
而 DAC 的好壞, 就大大的影響了還原後的波形.
最差勁的 DAC, 就是只把每個點之間的電流值, 用線性變化帶過去,
也就是產生出來的波形, 是呈折線狀.
而較好的 DAC, 是會經過一些演算法(各家有各家不同的演算法),
讓產生出來的波形圓潤且完美的通過這些點,
但問題來了...越好的演算法頂多就只是越接近原始的電流波形,
永遠都沒辦法完全等同於原始波形.
類比資料呢? 因為本來就已經是連續的了,
所以不太需要經過什麼處理, 直接讀出波形來就可以.
不管由數位訊號轉回類比, 或是本身已經是類比訊號,
再把這類比訊號經過擴大機, 再經過喇叭...最後讓單體的振膜振動,
於是還原回了聲音.
此階段也全都是類比的事.
(D 類或 T 類擴大機在這個階段也是有將類比轉 PWM 訊號, 再轉回類比的處理過程,
只是這過程算不算是做數位化處理, 恐怕不太好定義.)
也就是說所謂的數位流在整個音響系統中,
其實做的只有"記錄"這件事而已(當然要不要做額外的訊號處理先不談),
也就是從麥克風記錄到儲存媒體上,
以及從儲存媒體讀出來,
在記錄之前全是類比訊號在走,
讀出來後也是還原回類比訊號再播放,
也就是在儲存資料之外的部份, 全都是類比訊號的事情
而這幾十年數位科技在音響系統上的進步,
只是在更小的體積上有更大的容量,
讀寫速度更快, 取樣和解析度更高(意思就只是更逼近原始類比資料),
然後 DAC 的處理速度更快, 演算法更好(意思還是更逼近原始類比資料),
或是比如要增強高音, 加重低音, 或是濾波等等.
而且也便於儲存/攜帶/複製.
但要是要對類比訊號做一樣的處理,
以電路上來說可是複雜得多.
(當然是指做到一定的水準以上, 而不是隨便做做.)
而在音質上, 其實沒什麼提升.
(除非指的是新的數位流去比舊的數位流,
而不是數位流去和類比作比較)
所以如果要做個結論,
整套音響系統的好聽與否, 絕大部份的比例是取決於這些類比電路設計的好壞.
數位流所負責的, 不過就是儲存資料而已.
只是現代人接觸的電子電路...大多是偏重於數位電路了,
因為現代就是個數位化的時代吧, 簡單, 方便.
類比電路可是難得多的東西啊...
數位系統從錄音開始就先破壞一次破壞,後面的重建真的是技術
哪種好?未定
但哪種方便保存 數位資料,故黑膠保值
但聲音的純真度我認為是數位系統,因為現在的DAC機子D/A都很精確
類比系統可調成自己偏愛的聲音,故失去了精確性
但好聽?未定 看個人調教功力
但數位系統很麻煩
需精確控制環境參數
如是CAS性統又更複雜
但個人偏愛CAS系統,很有挑戰性
調教的好,花費不是天價,但聲音直上天堂
但CAS不是廠商喜愛的系統
因為沒賺頭
兩種系統哪種更花錢?
未定
It's up to you
玩哪系統更高級?
無解
哪種需專業知識
都需要
至於系統的選擇,It's up to you.
有人偏愛用金磚堆出來的系統
有人靠自己慢慢的一點一滴改善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