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家裡的音響電源專線終於建構完成, 這裡做個總整理, 跟大家分享.



2017.12.06 (開版提問):

以前一直覺得架音響電源專線, 是個大工程, 想都不敢想.
不過這幾天研究了一下家裡的電線配置, 如果不考慮地線問題,似乎簡單的電源專線也是可行的.

目前家裡的電源情形如下:

1. 錶前線徑不確定, 我在家裡是有看到100mm及30mm的線.
2. 有多個電錶, 可以騰出一個來做音響電源專用.
3. 錶後線到家用分電盤, 水火線是太平洋14mm, 地線是太平洋5.5mm.
4. 現有地線阻抗不詳, 要請水電師傅來測量才知道, 當初(約16年前)如何建置不知, 但若按音響標準重打銅棒是有困難的. (住馬路邊)
5. 電錶到音響樓層, 若重新拉線到音響空間, 單條約需15米, 需要跑明線及銑牆鑽孔.
6. 家用分電盤到音響器材的插座, 約3米.
7. 目前使用PS Audio P5電源處理器, 電源未處理前失真率THD IN依時段不同約0.8~ 1.7%之間, THD Out 0.1%.

請教各位前輩,
1. 如果只是嘗嘗鮮, 從家用分電盤總開關前, 配線到音響用分電盤, 這樣改進效果有感嗎?
2. 錶後總開關需不需要換一個比較好的?
3. 如果將來直接從電錶拉線到音響配電盤, 是否只要一條可以耐20A的音響級電源線即可, 不需水火地分開各一條?

謝謝.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錶後總開關T50: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2018.1.10 (33樓)

師傅有來量地線阻抗,這陣子有下雨,阻抗會低一點. 我家現有的地線應該是有按規矩施工, 打在地下的銅棒雖然看不到, 不過用的線徑很粗, 地線出線是太洋38mm平方, 經過地下室銅排後, 以太平洋30mm接到1樓電錶箱. 本來還打算從地下室連地線, 結果量1F電錶箱地線的阻抗就已經在1歐姆以下, 非常理想.

下面照片是師傅量地線阻抗的方式, 參考點紅線跟黃線抓的是門口兩邊.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2018.2.08 更新: (60樓)

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 對於電源專線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昨天施工, 家中的電源專線完成了大約90%進度, 就差最後的排插就完成了.

目前的做法是給音響系統安排一個獨立電錶, 提供雙線115V, 中性線及地線則是跟家中現有電力系統共用. 2火線及中性線是使用14mm工業用線, 地線22mm太平洋. 來了三個師傅拉了幾個鐘頭, 將線材穿過牆壁內的預留管, 所以除了最後一小段一公尺多走明線, 沒有大工程鑽牆打洞.

目前我的音響系統電源是處於退化狀態, 因為原本電力是獨立樓層, 現在是跟臥房樓層共用了. 昨晚觀察, THD從原本的1.6%退到2.0%. 電壓下降了近2V , 剩下113V. 因為樓上開了4台冷暖氣機, 而我這一樓層也開了1500W的葉片式暖爐, 吃電太兇了. 1500W暖爐關掉, 電壓立刻回升到115V.

音質來說, 因為有較多雜訊或失真電源的加持, 很明顯的厚度稍增, 聲音變比較澎鬆, 清晰度, 線條感稍退. 簡單來說, 就是聽得出來聲音變爛了.

雖然電源專線還沒上線, 但我已經先體會到不良電源帶來的不良影響了.


2018.2.11更新: (67樓)

前兩天安裝好了排插, 然後今早師傅又將錶後開關箱的中性線及地線原有的動力銅排換成鍍金銅排, 我的電源專線算是完成99%了.... 剩下的1%是永遠無法完成的, 因為將來可能心癢換排插線及插座. 發燒之路就是不斷的換換換啊.....

關於鍍金銅排的必要性, 我個人是存疑的. 因為可以藉由將專線與源頭鎖在同一顆螺絲上, 不用再經過銅排, 接環改成導電性較好的的比較實在. 不過鍍金銅排金光閃閃, 漂亮呀!

換銅排要斷電. 因為時間不大夠, 怕影響樓下開店時間, 除了音響用的線路有換成鍍金接環, 其他樓層就維持原舊接環了.

(錶後開關箱鍍金銅排, 源頭的中性線太粗, 浪費了一個螺絲位)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上了專線後改進的幅度如何? 看THD IN是沒有進步, 還是在1.7~2.0%之間...這大概最近台電出來的電就這麼髒. 不過聲音還是變乾淨了, 可見PS Audio P5測出的電源THD就是參考用而已. 通常中午時間THD IN會比較低, 以往可以低到1.0%, 這兩天中午大約在1.3%, 不過中午的THD雖低, 聲音還是比不過半夜及清晨.

大概是原本我的音響空間的電源就比較乾淨, 新的線材及插座也要run一陣子, 升級電源專線後, 一時間也說不出升級的幅度多少. 不過跟前幾天的合併電源相比, 倒是進步得很有感. 基本上聲音變乾淨了, 更加的通透.

排插及排插線帶來的聽感改變, 是未來調整的一個課題. 我在前兩天上了排插開始啟用專線後, 隔天就將其中一個插座換成Wattgate 381 AU了. 畢竟以前都是用381, 換成他牌的, 真的聽不習慣.

至於上了專線, 能不能就不用電源處理器P5了? 我以往一直是後級直入壁插, 前級及訊源接P5, 結果上了專線, P5還是拔不下來..... 有電源處理還是有差別, 上了專線一樣有效.

(錶後開關箱, 音響電源用breaker換成西門子的)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音響電源開關箱, 還缺一個壓克力保護板)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排插)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開關箱設在櫃子裡)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2018.2.12 (70樓):

專線的關鍵不是在外觀, 好看的專線就跟高價音響架一樣, 就當成是裝潢及品味生活吧!


2018.2.15更新: (81樓)

在還沒安裝專線之前, 我音響系統的電力應該也算是乾淨的. 音響空間的壁插迴路所接的電器就只有音響, wifi router以及一台葉片電暖爐(很冷時才開). 後來2F的電力來源改成跟4F合用一個電錶, 音質就比較差了. 可見同一個電錶迴路, 還是會有互相影響的.

專線啟用了幾天後, 我再將音響插到非專線壁插上比較, 馬上可以比較出專線帶來的巨大音質提升.

原電力系統: 電錶-> 錶後總開關箱 -> 2F樓層開關箱 -> 音響空間壁插CB -> 壁插-> 音響系統.
專線電力系統: 獨立電錶-> 錶後總開關箱 -> 2F樓音響專用開關箱-> 排插 -> 音響系統.

材料差別如下:
錶後開關: 西門子50A vs 士林電機BH 50A.
火線水線: VCT 14mm*3 vs 太平洋14mm *3
地線: 22mm太平洋 vs 太平洋5.5mm.
樓層開關箱總CB: 西門子 vs 士林電機BH
插座迴路CB: Schneider 20A vs 士林電機BH 20A
CB到插座的電線: 音響等級排插線 vs 太平洋2.0mm單芯.

如果再從電錶往上推一層, 其實來源也都是同一組錶前線. (台電入屋內線是100mm平方的, 讚!)

請問音響電源專線 (2018.2.15更新心得)

我推測電源專線帶來的音質提升, 有很大的程度是因為迴路上使用的是材質較好的CB及電線.
拉專線還是要找專業的人
才有辦法解決您的問題
只是一般的電源線都有30安培的額度了
您既然決定要拉專線了
卻只拉一條20安培的額度
這似乎不符合經濟效益耶


除非用發燒級電源線
否則拉線的工錢應該比線材多很多
應該要拉額度高一點的
才不會在日後音響又升級後不敷使用就尷尬了
目前使用的太平洋14mm, 負荷到50A沒有問題.
如果要再加粗一點, 可能要跟台電申請開電錶箱, 換成粗一點的線了.
不過我目前的系統, 15A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我目前的考慮是, 到底要不要走明線牆壁鑽洞, 拉一個15米長的線進音響室.
另一個是考慮, 這個線是太平洋就好, 還是要換發燒一點的線.
如果從電錶拉線出來, 用太平洋走明線, 那還不會太難看.
如果是用發燒線, 那可能就一堆水管線在外面跑來跑去.....
而且我看發燒線大多只耐到20A, 導線本身不粗, 粗的是外面的包覆.

我是感覺專線早晚要做, 現在是規劃及收集材料階段, 收集好了, 就請師傅來施工了.



我的專線是走明線
本來以為會很難看
但是施工完成後
有加裝飾條就不會很明顯
要走明線
電錶箱要挖洞才能讓電線跑出來




s2265 wrote:
有加裝飾條就不會很明顯
要走明線
電錶箱要挖洞才能讓電線跑出來

太平洋之類的細線才能用小裝飾條, 發燒線可能要用很大支的長條盒子來蓋, 感覺是不大好看, 不知有沒有木紋貼皮的長型蓋?

我家的配電箱是搭配裝潢嵌在牆壁裡隱藏式的, 所以搭接發燒線會變得很奇怪很難看.
不過如果從電錶拉線鑽牆打孔, 那就不用經過配電箱了..... 一路醜到底.

說起來, 專線大家都可以搭, 怕不怕醜而已.
s2265 wrote:
我的專線是走明線本來...(恕刪)


我記得s2265大的房子是租的
房東肯給這樣搞還不賴

我現在房子也是租的
而且是40多年的老公寓了
也不知道還能住多久
總覺得拉專線不太划算
施工那天我忘記拍照了
我也不知道電源線有沒有品牌
我只知道把電源線的皮剝開之後
裡面的金屬蕊超粗的
與一般皮厚蕊細的不一樣


連同接地一共三條線
要塞在這麼小的飾條真的很困難
而且還要隨著牆角轉彎
施工會更加困難
我問為何不用比較粗的飾條來施工?
他們說因為這樣比較美觀


結果四個師傅搞了二小時才完工
目前音響老闆還未向我報價
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ldw406 wrote:
我現在房子也是租的
而且是40多年的老公寓了
也不知道還能住多久
總覺得拉專線不太划算

專線如果只用太平洋之類的, 從總開關前面開始拉線, 貴就只貴在配電盤而已, 以後搬家也還可以拆下來繼續用.
不用修飾條的話, 電線進蛇管放地上, 房東絕對不會有意見.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專線如果只用太平洋之類的, 從總開關前面開始拉線, 貴就只貴在配電盤而已.
不用修飾條的話, 電線進蛇管放地上, 房東絕對不會有意見.


我是想說老公寓沒接地,入戶線應該也不到14mm粗,這樣子拉專線的話,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所以乾脆放棄,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懶XD (懶人不適合玩音響啊)
ldw406 wrote:
我是想說老公寓沒接地,入戶線應該也不到14mm粗,這樣子拉專線的話,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所以乾脆放棄,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懶XD (懶人不適合玩音響啊)

入戶線可以打開配電盤看一下就知.
地線聽說架得好的才有加分, 我先前也是因為沒辦法做完美地線情形才一直沒拉專線.

電源專線大家都講得那麼神奇, 不裝好像音響系統就有什麼遺憾, ldw406大大還是研究一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