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購得 Audio Research LS1
Pass Lab X150 前後级使用。
打算找個合適的空間 搭配喇叭。
訊源有AudioLab 8200及黑膠機Denon
更新補充線材部分
壁插IG8300
排插電源線 台灣手工自製牌2.5M
後級電源線 同上
前級 電源 原廠線
CD/SACD電源 Furutech手工自製線 2M
黑膠機電源 原廠線
以下訊號 喇叭線
後級-前級 RCA Furutech 手工線 1.5M
CD/SACD 前級 Neotech RCA廠線 1.5M
黑膠 前級 Audioquest Bigsur廠線 1.5M
喇叭線 Audioquest Type 4 手工線 2.5M
現有Tannoy低階喇叭打算小升級。
問問看有無經驗參考
lingo1388 wrote:
請說一下搭配TANNOY...(恕刪)
您好,太客氣了。
小弟是後學末進,擔不起您的稱讚。
目前的搭配說明如下:
訊源 黑膠 :Denon DP-1300MKII
蘇桑唱頭放大器
訊源 CD : DLS CD-ONE
前級 : Audio research LS-1
後級 : Passlab X150
喇叭 : B&W 805 Nautilus
Tannoy 喇叭因為電容有問題,暫時待維修。
就先忽略。
主要在聽弦樂以及交響樂居多。
人聲表現不如管弦樂,鋼琴,樂器表現。
擺位目前暫定,對於共鳴的部分尚可滿意。
前後級的搭配,理論上前級需要用更好一些,
不過,經費實際面上,沒有再追求的打算。
以前搭配其他喇叭,所知道此擴大機特色,
後級為反應迅速,表現直接,有足夠的推力,
可以驅動手上大部分喇叭,
音質純淨可壓榨出喇叭的表現力。
前級 普普,但是取其搭配後級輔助良好,
並且在聲音的修飾上,有比較圓滑一些。
但,畢竟只是入門前級,改善有限。
音樂聲音表現依照訊源有所不同。
黑膠的聲音比較自然,柔和,有開闊感,帶甜味。
CD的聲音,已經較無金屬感,但是部分段落
還是難免有刺耳之處。小細節不錯,我認為90分了。
整體來說,已經有進入氛圍,享受音樂的表現。
人聲的部分另外在調整一台綜擴,
Luxman 配合書架喇叭,分開使用。
最近比較少聽這台機器。
敘述不是很到位,只就可見部分草草整理。
再請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