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檔播放vs 實體SACD在SACD播放機播放, 是否聽感上有顯著差異呢?

想諮詢聽友 相同的一首曲目, ISO檔案播放, 與實體SACD播放, 是否聽感上有顯著差異呢?

我目前正在考慮購買二手的Esoteric SACD 播放器(預算10萬內, 如SA-10) 或是能播放ISO檔案, 例如 Zidoo 芝杜UHD2000

ISO播放器的好處是操作介面方便, 但不確定聽感是否會比實體SACD有顯著差異.

目前的配備尚在初級階段: 二手YAMAHA RX-A840作為前級(pre-out, 直通模式, 擴大機的渲染效果全數關閉), 佑昇JC-96B 5聲道後級, 訊源為SONY BDP S480, 落地Pioneer S-31

還在探索下一組配備(Sonus Faber Olympica III, 二手Boulder 後級, Marantz 環擴作為前級, 訊源還在尋找中 )


我自己做過的實驗, 以這一首為例:
JULIA FISCHER 茱麗亞費雪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IN D OP.35 柴可夫斯基 -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實體SACD明顯在樂器的厚實度, 與木頭味都有出現, 而相同的曲目, 以flac 透過YAMAHA RX-A840播放, 明顯空靈感出現, 空虛而不實體.

也有可能YAMAHA RX-A840撥放flac的數位模組一般所導致.

以阿妹 [記得] SACD版為例:
實體SACD的換氣, 阿妹的共鳴, 聲音的厚實感明顯, 而flac均出現明顯落差.


另一個無意中的實驗, 是偶然換接SONY BDV E370 播SACD, SONY BDP S480也只是一般的BD/SACD播放器而已, 而SONY BDV E370是更低階的一體機, 播相同的SACD跟FLAC曲目, 結果:
BDP S480 >>> FLAC > BDV E370

我也才意識到, 訊源還真的有差異. 而且只要後級有一定的解析力(之前還沒有後級, 就都一樣空靈, 一度誤以為SACD 跟CD的差異並不大), 就會明顯聽到差異.
這問題其實很複雜, 不是那麼容易回答.

先問你聽SACD時,你只聽二聲道還是多聲道?

如果只聽二聲道,那我建議你買Esoteric SACD, 它讀了SACD後就由內建DSD DAC轉,然後用類比的輸出從RCA端輸出來,你只要去買另外一台高音質的二聲道綜擴或前後級再配上好的喇叭,就可以得到相當純正與優秀音質的二聲道SACD. 但是, Esoteric SACD不能處理多聲道.

如果想聽五聲道,那麼DSD DAC則是內建在環擴(如Yamaha RX-A840)或是環擴前級裏(如Marantz AV8805). Sony S480只是讀取SACD資料,然後把DSD的數位訊號經過HDMI餵給環擴,然後由環擴輸出五聲道. 如果你買芝杜,其實它也沒有可解多聲道的DSD DAC,仍然要餵給環擴來解. 那這樣它的功能其實跟Sony S480用USB接上硬碟來播放ISO檔沒有兩樣. 芝杜有內建硬碟,而Sony要外接硬碟,但還可以播放SACD片.

置於播放ISO(或DSF)檔,理論上應該跟播SACD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還要看你用哪台機器來rip SACD,也要看你rip後是用native DSD輸出還是用FLAC輸出. 兩種不同的輸出方式自然音質會不同.
不同器材,不同格式(有Hires、CD、iso檔?無損檔)大亂鬥,當然會不一樣

這很難代表什麽?每次結果是器材還是格式差異?看得好亂

tommytsengiphone wrote:
我也才意識到, 訊源還真的有差異. 而且只要後級有一定的解析力(之前還沒有後級, 就都一樣空靈, 一度誤以為SACD 跟CD的差異並不大), 就會明顯聽到差異.


不同訊源及後級有差,不是自然嗎?SACD跟CD本就有差,數碼率差這麼多的兩種格式?

tommytsengiphone wrote:
明顯空靈感出現, 空虛而不實體


補腦型的聽感,空靈?不是好的形容詞嗎?空洞,空虛,空乏,空無一物...Errr
單純聽音樂的話當然是推Esoteric
就算只用到轉盤也非常值得
這種音響大廠做出來的機子
不是單純堆料拚規格而已
裡面還有電源隔離、抑震、調音等Know how
音質肯定是大勝

不過SA-10就太舊一點了
最起碼要買到能夠支援DSD5.6或11.2的機種
目前SACD最高只到5.6
數位DSD最高到11.2
找近代新一點的SACD機比較實在
這樣不管什麼檔案/SACD碟都能撥放

參考看看囉!
我從你的描述中,看到你分別比較了
1.sacd的播放,
2.flac檔案的播放。

兩者之間是不同的音樂格式,
Sacd是dsd格式,flac是pcm。

你說你可以聽出他們的不同,其實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一樣的東西。

你如果要比較訊源之間的差異,應該使用相同的音樂檔案格式。
不然就像兩個機器,一台放mp3,一台放無損音樂檔案,無法比較出訊源的真正實力。
一台2000元的CD播放器,都比幾萬塊的串流機好聽多了~ 是我的心得~
tommytsengiphone wrote:
想諮詢聽友 相同的一(恕刪)


1. Flac還是壓縮格式的音樂檔
你可試試看原檔wav或轉48khz WAV
不是所有解碼晶片都適合高解度檔案
有時適得其反

2. 一體機整體上會比較好,但別執著SACD
朋友,投資音響器材建議先從喇叭下手

我建議喇叭跟器材是73比,喇叭7,器材3

你好像倒過來了@@
從來源檔案就有差異了,dsd跟pcm輸出
1. SACD 僅支援一種取樣率,即 dsd 64 或 dsd 2.8,SACD 已問世約二十年,到目前為止還沒見過高於 dsd 64 的 SACD 片。

2. 以存放媒體來看,SACD 片的本質就是 DVD,長久以來 rip CD 會碰到的麻煩事,並不會發生在 rip SACD 上。

3. 樓主最先一開始的疑問,就跟「同一片 CD,用 CD Player 跟 rip 下來用電腦放,哪個效果好?」是一樣的。

4. 繼上,電腦播放的音質要超越實體播放器是可能的〈不論 CD 或 SACD,且聆聽設備不變〉,就看有注意到哪些細節,還有花費多少心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