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HT-CT800/HT-X9000F/HT-Z9F內建的DSEE或者DSEE HX的確對立體聲16BIT/44.1KHZ(或者48KHZ)數位來源音樂有升頻作用。目前DSEE有原版、HX、EXTREME跟最近推出的ULTIMATE四個版本,其實版本主要差異在升頻後的效果逼近自然音(NATURAL)、高解析音(HI-RES)、還原音、原音的程度。(後面兩個版本連SONY自己也找不到更好的詞了,只好我自己掰了

看一下DSEE HX跟EXTREME的升頻圖表就知道這技術想做什麼了:

在野人獻曝8中曾經介紹過如何用HT-X9000F的音場功能來聽音樂,但當時對於SONY內建在聲霸中的DSEE並沒有用出正確的心得(什麼!),雖然文中某部分是對的(如自動音量與DSEE功能占用同一個DSP進行聲音補償),但當時並沒有測出(或者說用出)DSEE的功能,一直以為DSEE這功能沒什麼作用。目前得知,DSEE跟VERTICAL.S/CINEMA分別屬於DSP的兩個模式,沒辦法同時作用的。這也合理,畢竟音樂的調音跟劇院的調音本來動態就不一樣,聲音的升頻範圍也各自不同。
能夠讓DSEE/HX發揮功能的關鍵有幾點(手冊講的一定要做到,那是基本):
1.來源是立體聲數位音源(mp3, m4a,.aac,mp4,3gp,wav等):如果用聲霸的analog in或者藍芽、內建CHROMECAST 音樂是無法啟用DSEE低。也就是HT系列幾乎是用聲霸USB或者HDMI IN的立體聲(非杜比2.0)才有機會使用。
2.立體聲輸入下,SOUND MODE只有MUSIC可以啟用DSEE,AUTO(CLEAR AUDIO+)可以使用前提是系統自動抓到MUSIC模式,否則DSEE是沒作用的。那麼,當我用了VERTICAL.S功能時,DSEE就沒作用了,系統就把立體聲升頻為2.1.2的下混格式,不是單純的立體聲訊號了。當然CINEMA或者VT.S也有另外一種風味,但她的空間感跟人聲都被拉伸補償,估計最高到24BIT/48KHZ左右(可以看CT-800的顯示得知)。
3.在音訊設定中開啟DSEE之外,一定要把[音量自動調整]OFF:自動音量調整也是一種DSP補償功能,他在播放聲效時把三頻倍增,作為對電視播放廣告時的動態差異的一種補償。所以此能開啟時,你看網飛節目時音量開到30%就很大聲了,但相對的聽音樂時DSEE沒有作用,你聽到的歌聲就比較平一點,原本的人聲會比較薄,反之則人聲比較厚,空間的延伸性會高些(沒那麼窄)。低音也會比較強(我都再降低一個DB),但看網飛時得把音量調到60%左右才覺得正常。
通常大家在#1就很容易犯錯,因為使用USB聽音樂的人愈來愈少了,反而SPOTIFY跟CHROMECAST AUDIO用的機會大,也因此這兩種APP不是用藍芽就是本身格式DSEE不接受,開頭就錯了,所以不管怎麼設定DSEE都不會有作用。
所以,如果你比較過後還是喜歡用CINEMA+VT.S來加強音樂表現,那可以無視DSEE HX。反之就選擇關掉自動音量,讓聲霸以聽音樂為主,看網飛時自己調高一下主聲道的音量即可。記得要用AUTO(讓系統自動抓到音場切換),否則就得記得手動切換MUSIC。
最後,請看一下RTINGS的X9000F與Z9F的頻譜比較:
左邊紅圈是Z9F的高音極值(-6DB的拐點)約在7.9K,而X9000F是19.6K,不知道RTINGS的量測工具為何有這麼大差距。不過,由於測試截斷在20K的點,所以可以看到Z9F明顯是往上走的,表示20K之後還有一段工作頻率沒有揭露(因為不是評測重點)。

CT800這方面跟X9000F差不多,就不拿來比了。
覺得聲霸買來就是各種功能都要玩透的朋友們,手上的USB音樂可以拿來玩玩看囉。
PS:新歌我是盡量用YOUTOBE的MP3線上轉檔來轉存MP3檔案(16BIT/44.1KHZ),並且轉成320KBPS的位元率來存到USB碟給聲霸播放。既有CD是轉成16B/44.1KHZ的flac無損檔案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