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開箱】買過最"瞎"的器材 大家來一起分享

01上經常看到先進前輩音響器材開箱分享,所有人都能同感歡欣喜悅,但肯定的說,每次入手絕對不會都是如此幸運,有興趣的來個另類的《開箱》分享,自我調侃一下。
文章關鍵字
拜讀完本文,牙垢似乎都比該音質調節器有價值..................
lingo1388 wrote:
01上經常看到先進前...(恕刪)

音響板上的名言,全新機30分鐘,還沒Run開。哈哈.....20年後再試試看如何?
以前有前輩在小弟的職場上分享過很有哲理的一段話
看到大師的成功 先不要急著羨慕
大師的成功 不一定會出現在你身上
但是大師犯過的錯 碰過的釘子 你肯定都會遇到...

有時分享失敗經驗 會比單純分享開箱還有來的有意義許多
如果每個人的音響搭配都這麼的好棒棒
那二手市場是在活絡甚麼的阿....

Lingo大有機會開「箱」上面那台輸出入,欣賞一下內在美。了解一下「正體」是什麼。

猜想所謂音質處理器應該是一台無增益的buffer,白話講是沒放大的前級。前級工作本來就是A類。

這台「看起來」很費工,還有電源分離,可能有阻抗匹配效果,輸出阻抗再降低增加驅動能力(所以取個A的稱號?)。如果是這樣,現在有很多「附帶」前級的訊源,輸出能力不像正港前級,這台可能可以上場。
假設是這樣的器材又接在一台能力更好的前級,反而壞事。
R式分享 wrote:
拜讀完本文,牙垢似乎(恕刪)

這詞厲害了,夠狠夠毒,學起來,感謝!

itsuone wrote:
以前有前輩在小弟的職(恕刪)

說的沒錯,但別忘了「玩音響」﹙與聽音樂本質不同﹚重點在「玩」,和玩車、玩攝影一樣,不必也不是人人都需要﹙或成為﹚一級賽車﹙賽車手﹚或專業器材﹙攝影師﹚,「玩」可以不用那麼嚴肅,當然玩也有玩出成專業﹙家﹚擁有一片天的。﹙用﹙﹚為減打字﹚
回首來時路很多令人不覺莞爾,現在睹物不是思情,而是「當初怎麼那麼蠢被糊弄」,唉~只能說總是要繳學費活絡市場的嘛!

先進前輩都沒有「瞎拚」過嗎?不妨分享讓後學晚輩們汲取些經驗!

網上我唯一可以找到之記錄。
時代背景不同,追求音樂之心不變。
可惜了。
Brian 168 wrote:
網上我唯一可以找到之(恕刪)


品牌一樣,可內容描述有很大差異,如:價格40萬!?30年前剛從中華商廠自有品牌升級,不可能有這個經濟能力,重量是不輕,但兩部總合不到20公斤,應該是小弟的檔次低很多,無法比擬。
kao_photo wrote:
音響板上的名言,全新(恕刪)


怎麼會有人和我想法相近!想說都拿出來了,當然要接上試試,說不定當年是因搭配檔次太低或水土不服表現失常,也可能時間久了聽感會不一樣﹙還沒Run開倒是沒想到﹚,於是稍做外部擦拭整理拍個照,接上電源,唉~所謂「機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過電﹙想想廿幾年了,外部電池絕對失效﹚!有沒有興趣借您維修試聽?
luxor_w wrote:
Lingo大有機會開(恕刪)


其實很多經過細節隨著時間都遺落了,努力拚湊出就是這些;說的很有道理和可能,可惜昨晚已經塞回原位,下次有「再開箱」再連絡寄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