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要在房間裝一套簡單劇院組合
房間大小約6坪 使用比例大概是:
40%音樂 40%電影 Netflix 20%電視
電視是購買入門的TU8500 65吋

房間的擺設大概是這樣~
房間音響設備的選擇

音響的部分有兩個方案
方案一 Soundbar:
1. Samsung Soundbar HW-Q60T 5.1 
2. Klipsch Cinema 400 2.1 
用Soundbar主要是為了方便 整合性好
但好像缺點也很多像是音質 / 擴充性等

方案二 組合音響:
擴大機目前的選擇是 SONY DH-590
搭配的喇叭是落地式 YAMAHA NS-F51
考慮到用書架喇叭可能會有低音不足問題
可能需要多一些預算購買主動重低音
所以想說直接用落地喇叭補足低音部分
不知道這款擴大機推不推得動這款喇叭?

猶豫了很久也爬了許多文章,還是有一些選擇問題需要板上的大家為我解答,再麻煩各位給我一點意見,謝謝🙏
電視壁掛牆上,SOUNDBAR應該比較洽當

不然,還蠻推薦SPOTLESS的音響的

Michael0707
真空管音響,真是漂亮
Ludy魔鬼
當時我對這也很有興趣,feversound.com有介紹!!該公司的喇叭架也很有質感!!!
參考看看 看到使用比例跟我很像

JASONMUGEN
光線真是漂亮,是搭配帝瓦雷的喇叭嗎?
twl168
Devialet 900 白色 那兩小顆 直接接電視光纖輸出 看Netflix 或YouTube。還可以連接Apple Music 或 Tidal 串流
滷蛋屁蛋 wrote:
最近想要在房間裝一套(恕刪)


第二方案也是不錯,目前DH 790有電商在送天空聲道一組(要登錄),感覺比DH 590划算。
再買個一組5.1聲道(或者先從落地開始買組2.0.2聲道也不錯),這樣看藍光、串流、高解析音樂所有格式通吃,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第一個方案,CINEMA 400就是支援的規格太舊,40%看電影的需求應該也有看藍光吧?感覺還有CP值更高的選擇。畢竟聲霸是擴大機+喇叭的ALL IN ONE產品,功能上與時俱進比較符合消費者的價值選擇。

從價位上來看,Q60T的確是比CINEMA 400還划算,不僅是實體5.1聲道(反射單體都內建在本體上,非後環繞設計),至少光纖支援DD/DTS 5.1兩種規格(HDMI只支援DD5.1),價格更低。不過Q60T本身的聲底不是很亮,所以得借助本身提供的EQ跟高低音調整來滿足聽感(重低音下潛有限也是個缺點),這點要注意一下。

個人的實際想法是....如果網飛40%電影20%,個人覺得Q60T或者CINEMA 400的確可以當作候選(因為網飛就DD5.1或DD+5.1的規格,用不到DTS)。但您的比例是相反的,就表示有可能看到DTS藍光時會轉為PCM2.0給聲霸處理,這樣環繞效果還是有差距的,尤其是2000年後比較大型、加入導演一些創意的場景聲效就體驗不出額外的驚喜。

建議考量有次世代音訊處理的機種:HW-Q70T(3.1.2)、HT-Z9F(3.1)、HT-G700(3.1)、LG-SN7CY(3.0.2) 其中LG這支價位跟Z9F差不多(含海外運費),也支援HIRES,音樂跟電影表現都不錯,就是得外購。

個人當初是13K入手HT-X9000F(G700比較新所以沒推),小坪數裡300W出力算很夠,各種次世代音訊都支援,比較各世代音訊後,還是覺得規格的支援度很重要,同樣一級玩家你用DD5.1看跟ATMOS TRUEHD看,細節跟震撼力就是差一級!!

為什麼?因為ATMOS本身不僅對3D維度的移動有刷新,對重低音的增強也有優化,第一關的金鑰匙跑車賽就把整個競技氣氛拉得很飽,各種超車時的聲響、軌跡,飛越碰撞的破空之聲,都比5.1版本還要銳利、清晰許多。384KBPS(DVD壓縮後還不到AC3最高640KBPS標準)還是比4.6MBPS的位元率表現有差距的。更何況ATMOS版本再把空間維度拉高拉深,光是透過聲霸就聽得令人非常投入,從此就回不去了

再來說到音樂,40%不算低,所以我才把第二方案挑前面說,用環擴+被動喇叭聽總比聲霸來得好些。音樂的調音跟劇院並不一樣,動態不同、要加強的頻響點也不同,音樂的調音需要更精準的DSP/EQ支援,而且對聲音解析度要求也更高(目前藍光電影最高24B/96KHZ,但絕大部分都48KHZ到頂),扣掉人耳聽不到的部分,20~20KHZ這塊戰場被動單體跟分音器做得好,搭配EQ聽起來一定舒服許多,而單體跟腔體就是聲霸的痛點,做得好要價高(深海AMBEO就是好例子),但燒友聽起來也只是「還好」而已。這個情形下,採用聲霸當作音樂喇叭就得有心裡準備。

用聲霸聽音樂的策略,個人建議是拉高規格,沒有HIRES單體至少可以播放HIRES檔案(FLAC, ALAC, DSF),聲音聽起來還是比MP3飽滿一個等級。(單體贏不了被動喇叭至少支援的音訊規格拉高。)Q70T、Z9F、SN7CY都可以拉入清單考慮。藍芽至少有AAC支援。聽交響樂時可以有音場(MOVIE、VERTICAL.S、3D SURROUND、ADAPTIVE)支援,當然好不好聽自己切換。(G700這方面只有藍芽AAC合格,沒有USB播放)

至於個人為何當時採購X9000F?因為這隻聲霸也可以播放FLAC、ALAC、DSF等高解析音樂檔案,也有DSEE引擎升頻數位音樂到24B/96KHZ,藍芽支援到AAC,音場也能使用CINEMA、MUSIC、STANDARD、VERTICAL.S互相切換,算是守備範圍蠻廣的產品,聽HIRES音樂時,也有一定的清晰度與深度,算是滿意了。

同樣的單體,卻因為韌體功能限制無法播放更高階的音訊,也算是另一種浪費呢。當然對廠商而言這樣才好賺,但對消費者而言,用一段時間總會知道產品的功能限制,但那時錢也花下去了,值不值得大家心裡都瞭,對吧?

以上,供您參考
滷蛋屁蛋 wrote:
最近想要在房間裝一套(恕刪)


您40%都聽音樂,這預算最好不要買劇院,組2.1比較實際

如果要均衡聽音樂取向,落地是不錯

但一般二聲道擴大機不一定能單獨調低頻,您另外40%看電影可能會覺得無力

我個人傾向組書架喇叭+主動式重低音

能在差不多預算下,獲得一個可自由調整低頻的重低音喇叭

好的書架喇叭搭配重低音不會輸落地

日後升級劇院也能繼續沿用,pre out給主喇叭的擴大機

不但毫不浪費,正統二聲道喇叭看起電影還比劇院喇叭更優秀


否則,這價位的環擴拿來推喇叭,你會以為買錯喇叭

怎麼聽都不會感動

接下來您可能會:
1.不斷賣掉、再買新喇叭
2.放棄不玩了

結果只是在多繳學費

Soundbar...基本上就是玩具,除非真的空間上沒辦法

不然為了環保還是別買吧,別再製造電子OO了
smdavid wrote:
第二方案也是不錯,目...(恕刪)

謝謝David的詳細解釋~ 就先不考慮Cinema 400了,當初看YouTube 評論算是滿推這隻Soundbar的CP值。 目前會一併將HT-G700納入考慮,其他幾隻有點超出預算😆 之前有去賣場聽過Soundbar聲音會有扁扁的感覺,我想是因為Soundbar本身單體的關係⋯ 有支援Dolby Atmos的產品價位比其他產品又高出許多,必須要再好好研究一下!
smdavid
不客氣,聲霸的特色就是賣場聽的跟帶回家的感受不一樣,回家後空間封閉效果更好。當然聲霸是無法開太大聲啦,腔體的問題,但我一般開到22%聲音就很滿了,祝採購順利![加持]
DumplingC wrote:
您40%都聽音樂,這...(恕刪)

謝謝DumplingC的回答!
DH-590是我在有限的預算下找到感覺CP值滿高的一款擴大機,不知道一般擴大機跟環繞擴大機推出二聲道聲音是會不一樣嗎? 

其實家裡還有一組十幾年沒有在用的組合音響,擴大機的功能不多(不支援HDMI ARC等等),搭配書架型喇叭(Cerwin Vega 5吋),聽感是不錯,但可能如您所說還是要加主動重低音整體聽起來才會好聽。 想說還是自己組一組音響會比較合適一些!
DumplingC
二聲道擴大機和環擴聲音差很多,除了成本從2聲道分攤到多聲道就有差,環擴還是比較偏音效取向,音色上就相對沒那麼要求。即使你買到很高階的環擴,音色也是不怎麼樣,聽音樂相對不適合
DumplingC
不過再怎麼樣都比大賣場賣的喇叭好就是了,如果你現在用的喇叭沒超過2千倒是可考慮
後來又做了一陣子的功課,大致決定要購入RP-6000F落地喇叭配上Pioneer SX-S30擴大機(串流功能方便),之後若低音不足再補上一顆主動式低音。我想這組擴大機應該是還推得動這對喇叭吧? 五坪多的空間不確定是否會不夠這組落地音響發揮⋯
smdavid
應該很夠囉......兩個全音域40*100的單體跑起來就整個四坪空間都是聲音了,更何況是落地喇叭更大的尺寸,又是97db的靈敏度,絕對是滿滿的好聲音啊!
至少樓主選落地式喇吧就方向對了.真的千萬別買Soundbar,買了之後一定會後悔.又浪費錢.如樓主說的,資金上的考量,重低音可以先不買,先2聲道為主.等再存夠資金再添加就好了.RP-6000F CP值還算不錯.再怎也比Soundbar好太多了.至於搭配的擴大機,就留給專業的人去解答了.一起享受音樂吧.
滷蛋屁蛋
目前喇叭已經買了RP-6000F,擴大機還沒有購買,想說要在日本Amazon買X2700H,爬文好像滿多人推薦Denon的聲音。 因為預算問題就暫時沒要購入兩台擴大機分開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