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Kali Audio之所以出現,跟JBL被收購於南韓三星電子所有,有著莫大的關係。
有一說一,我是看了對岸叉燒網網站的介紹才認識Kali Audio。因此,將資訊證成還是有必要,而有此文誕生。
接下來不免俗的,讓我們一起看圖說故事(註:務實上建議優先對比JBL LSR305,會容易觀察些)。
基底以Kali Audio LP-6為主,我個人將標註五點來說明:
a.散熱片;底下應該是D類功率放大IC。雖然JBL兩款都沒有使用散熱片,但是,有預留鎖孔。
b.在輸出至喇叭之前,這區塊的零件有很大程度相同。
c.跟LSR305對比,雖然不確定是否品牌名,但大電容上確實有相同字樣:「K3J」。
d.電子零件佈局左右對調,上下都是。
e.如果留意看,三款整張電路板大小是相仿的!
同場加映:那麼,Kali Audio V2(二代)的內部電子工藝又如何呢?!附圖為LP-6 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