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對中生代的影音玩家來說,2015 年上映的《瘋狂麥斯:憤怒道》,不僅是末日題材的經典代表作,更是《瘋狂麥斯》系列中當年首部導入 Dolby Atmos 音效與 4K 解析度的神級作品之一。它以「後末日世界」為背景,描述人類在資源枯竭下的世界中掠奪與生存,《憤怒道》更榮獲六項奧斯卡大獎,說是後末日類型電影的視聽天花板也不為過。
2024 年推出的《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則是前作女主角“芙莉歐莎”為主角的前傳,補齊《憤怒道》中角色與劇情的背景脈絡。與其說是番外篇,不如說是為整個「瘋狂麥斯宇宙」補足了更多支線任務,與強化更深的故事基礎。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延續《憤怒道》的末日廢土美學,番外篇中仍以大地色系為基礎,畫面上,少了第一集中的膠卷感,銳利度却好上許多。色彩運用上更加大膽。比起前作的厚重與枯黃,番外篇中加入了更多鮮明的色彩對比,使畫面在廢土氛圍中仍能保有視覺張力。這種處理讓「女性主導」的敘事更突出,強化了以女性為主線的核心。跳脫以往「暴力美學」為主的男性視角。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芙莉歐莎》與《憤怒道》都偏向暖色調的大地色系,很考驗色準。有一次與真平布幕孫老闆閒聊,那一部電影較能快速的讓玩家察覺色彩正確的重要性。其實我相當推薦使用《瘋狂麥斯:憤怒道》。影片中,為了將後末日世界中,荒煙蔓草、塵土飛揚,一片淒涼的氛圍忠實呈現。色調上會偏黃。
不少玩家口味較重,會自行手動將飽合度或紅色往上增加。但是基於標準色彩的原則。這樣單一的增加其實是不太正確的。肉眼能察覺色彩的改變,其實從量測數據中,他的偏移是非常的大。當改變其中一個顏色,其實六色的座標整體都會偏移。所以跟我一樣崇尚標準的玩家。一台經過標準校正的顯示器上,盡量不要自行DIY。尤其對應到HDR 上,色偏會更加的明顯。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小芙莉歐莎由童星艾莉拉•布朗飾演,成年版本則是由“后翼棄兵”走紅的安雅•泰勒-喬伊擔綱。兩人容貌相似度極高,並不是單純挑演員,而是後製團隊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將成年安雅的臉部特徵按照年紀的比例,合成進童星臉部。導演透露,小時候的芙莉歐莎,佔 35% 的安雅臉部特徵。巧妙維持觀眾對臉部特徵的連貫性。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從《憤怒道》延續至《芙莉歐莎》,不得不說一下他的音響效果,記得雷霆機車出場的那一幕嗎?渾厚的引擎聲漫佈在空間中,35~45HZ。在空間中微微的震動。
非常考慮系統的暫態反應,也許有人說這是速度,也許有人說失真夠低。都無所謂。這類型的音效表現,最怕過量。一過量!機戰就變坦克了。
芙莉歐莎第一次出任務,武裝運輸車遭受突襲。也是滿滿的示範級音效測試。我有花了一點時間上網作功課。“安雅”其實沒有駕照,但是他的開車特技,連導演都稱讚他點到+9。

如果論及音響效果,對《芙莉歐莎》印象最深刻的場景,莫過於雷霆機車出場的那一刻。該段音效的表現實在令人印象深刻,渾厚的引擎聲漫佈在空氣中。引擎聲響的低頻延伸下探至 30~40Hz,伴隨大音壓的環繞效果,經過良好調整的多聲道劇院系統中。清楚感受到空間的沉浸感與微動態表現。
這部電影的音響效果,對暫態反應要求極高。不僅要有充足的量感,還要能「收放自如」。也許有人說這是速度,也許有人說失真夠低。都無所謂。但是只要低頻過量,機車就會變坦克,原本該有的沉浸感、影音合一都不見了。

另一幕不可錯過的橋段,是芙莉歐莎首次出任務,駕駛武裝運輸車遭伏擊的戰鬥場面。四面八方來襲的攻擊,在Atmos的加持下,精準定位的第一人稱視角。直接將觀影者帶入戰場。調整到位的系統中,明確的方向性與精準的低頻的效果。我將本片列入我的影音測試片之一。
有趣的是,安雅•泰勒-喬伊其實並沒有駕照,但在片中卻進行大量實景特技駕駛,導演更戲稱「她開車的熟練度已經點滿」。這樣的細節,不僅令人佩服安雅的專業,也讓我們更加融入片中的真實氛圍。強烈推薦給愛看電影的朋友或是音響發燒友,軟體架上少不了的經典測試片之一。

投影機:BENQ W4100i
布幕: GRANDVIEW UHD130 135吋
擴大機;emotiva 前後級
喇叭:雷爾斯號角
超低音:秦朝3115D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經典影音測試片《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很棒歐
這兩片我都在家中看 UHD 版 (覺得電影院音效比不上家中, 也不想跟人排隊)
我覺得 "憤怒道" 在場面/主角刻劃/劇情/音樂方面, 遠勝 "芙莉歐莎", 而這些都反應在票房收入上.

"憤怒道" 的沙塵暴追逐戰, 是近年來少數讓我記憶深刻的場景. 也是讓我遺憾沒去看 IMAX.



左邊是 UHD 版 + UDP-203 HDR ON + KS7000 HDR ON. 右邊是 BD 版+ HDR Off.
現階段 HDR 的亮度與色彩層次豐富感, OLED/LCD TV 還是比投影機的 CP 值高

它的配樂 "Strom is coming" 揉合重金屬吉他+震撼打擊低音鼓+悠揚古典小提琴, 多種曲風.
我先是用 UHD 的 Atmos 7.1 + Marantz SR 7011 + B&W 803D2 + CM Centre 2 S2中置喇叭聽,
對比 Qubuz Hi-Res 24bit-44.1 kHz + N-01XD SE + AQ C2850/A80 + B&W 803D2,
後者的聲音細膩度, 解析度, 音色 比前者好太多. 當然前者的低重音與音場, 勝過後者.
我有去屏東一家燕旅舍 民宿。
這家民宿有一間獨立的音響室,
可以算的上南部的經典。
有機會可以去那邊住看看,老闆非常熱情~
我第一次看這一部片,就在這邊。
感受到音響效果的強大,回來之後再溫習一篇。

altis0533 wrote:
很棒歐(恕刪)
非常認同。第一集各方面都超越第二集。
聽音要再拍下一部曲了。
好期待

宅男工程師 wrote:
這兩片我都在家中看 UHD...(恕刪)
"憤怒道" 的沙塵暴完勝沙丘2, 前者是釋放壓力, 後者反而是增添內心壓力和仇恨! 恨+恨...何況色彩的鮮豔度' bit度...根本無視觀者的視覺存在, 讓我懷疑該換投影機否 - 我承認我沒深度
沙丘的重點在他的宇宙觀~~哈哈!凡大您客氣了

小凡的凡凡 wrote:
"憤怒道" 的沙塵暴...(恕刪)
小凡的凡凡
宇宙觀? 或許5-6年前HBO影集版那部沙丘拍得比較有懂
HBO的沙丘, 早電影沙丘保羅亞崔迪誕生前的一萬年...說的是宗教' 政治與社會組織集一體的'貝尼潔瑟瑞德女修會'的起源故事, 影評說HBO拍出了電影拍不出來的東西...
不怕燒腦或被罵膚淺, 請再看網路數十篇原著討論...
回到現實面, 不談姊妹分嫁引起的殺戮, 有香料' 有石油' 有沙蟲和超現代科技, 甚至於意識控置機械, 卻永世窩居洞穴於無垠沙漠, 我在某些論壇略提對大自然演變的看法, 被罵膚淺, 破壞導演演員對意境和人類天性著墨的表達...
佔樓主版面, 扯離話題深致歉意, 但電視沙丘還有四集, 而電影裡女主角震醒出幾隻沙蟲,都請拭目以待...
MarsAudio wrote:
對中生代的影音玩家來...(恕刪)

這兩部真的是經典影音測試片
很分明震憾
應該找不到比這兩部更好的了
分享歐美燒友常用的Reelwood 2019 Demo Clips Collection
收錄共300多個電影、演唱會、音樂會、示範片段,原檔rip藍光m2ts檔案,非YT上那些都已經被壓縮過的AAC5.1
雖然只到2019,但絕對夠用,都是經典電影經典片段,要測試環繞系統低音爆棚音樂音質都很適合
總容量差不多280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