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小看監聽風味的喇叭跟對岸的器材了,跟我以前聽的HiFi音箱方向完全不同,但我都蠻能接受的,都有自己的味道跟適合的歌路,這音色跟我以前聽的AE1復刻版及ELAC BS403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監聽味十足聲音真的乾淨沒加什麼料,但ADAM A4V在解析度及速度上,又比上面2款更好,也沒在管你甚麼中頻厚不厚實高音美不美的,監聽追求的是曲線平直,失真小,無音染,结像感很好,個人覺得聽雜食流行歌很好聽專業人士通常希望監聽喇叭不要有染色:1. 頻率響應較平直。2. 指向性較窄,以減少早期反射。3. 擋板避免呈現尖銳直角狀,以減少繞射。4. Step response較短,以呈現準確的瞬態及衰減,聲音也會因此較硬較乾。5. 低THD,以釐清低頻發生了什麼事。7. 主動式,因為沒有必要更換分頻器及擴大機來改變原來的音色。喇叭-ADAM A4V EVE SC204DAC -FIIO K17腳架-Kanto SP6HD
fei225 wrote:我在書房用螢幕的喇叭...(恕刪) 深刻體會您的處境也是身處在一樣的生活情景中適巧前陣子到朋友家體會了耳機系統又想享受好音樂的心情下毅然決然的進入耳罩的世界入手了 beyerdynamic dt700 pro x加上朋友借的左岸耳擴才重回享受好音質又不吵到家人的情境
nike6453 wrote:我以前小看監聽風味的...(恕刪) 應該不是小看只是不熟悉或不了解而已,就像用耳機聽音樂與用書架喇叭聽音樂,就像樓主之前說的數據派與聽感派一樣,有空間用落地喇叭聽音樂又是一番景色,換器材換喇叭換DAC換線材都不同風味,找到或調整到適合自己的風味最為重要。
敬覆3樓 : 對Beyerdynamic DT770 / DT880 / DT990 耳機, 拜耳三劍客來說, 內涵都差不多振膜一樣,磁鐵一樣,音圈也一樣...它是同一個驅動單體,只是阻尼量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外殼造型裡...770 封閉式,880 半開放,990 全開放式。如果你同意中性是最好的,而 770 高頻比較尖銳,或是聽感直白, 趨近於原味, 深得音評和音樂製作人喜愛, 而在音調上不如 DT880。很多純聽音樂的人都比較喜歡 880 勝過 770 和 990。身為同時擁有這三款耳機的人,我可以說 DT990 的阻尼確實有助於降低高音的刺激感。而尾音的延續和延遲, 讓聽音樂覺得是非常愉悅的一件事...除此之外, 三劍客還有一個消費型產品型號DTX800, 台灣代工, 早年在英國及荷蘭的寶格麗精品百貨, 得過年度消費型電子商品銷售冠軍...古早年代, 開封街店家曾見展示( 俺有進 )三劍客還有專業客製版 one pro , 和家中或旅途中享受音樂而設計的Edition 版, 可換線版...etc...以上描敘以玩家立場隨興沾來, 非專業...
小凡的凡凡 wrote:敬覆3樓 : 對Beyerdynamic...(恕刪) 感謝您寶貴經驗的分享在友人家試過 DT770 / DT880/ DT700 Pro X這幾隻後確實如您的說明最後選擇Beyerdynamic DT700 Pro X主要是~音樂性來說比較符合個人的喜好阻抗只有48歐姆不高不太挑前端設備加一個耳擴又提升一個檔次可以更換耳機線增加可玩性目前還是 Made in Germany 這幾個字心靈加分原想買DT880金屬銀的外觀顏質最高可惜600歐姆阻抗太難滿足隨意使用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