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最後一次聽 CD 是什麼時候嗎?
這次我拿出一台年代久遠的 Sony CD 隨身聽,
搭配家裡的小喇叭,
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重新聽音樂。
不是高階音響,也不是追求極致音質,
而是回到一種誠實、乾淨的聲音。
這支影片分享一種小預算就能體驗的「生活派音響」方式,
也聊聊 CD 本身的美學、封面設計。
如果你也曾經收藏過 CD,也許會有共鳴。

演示器材:SONY DNE800
PreSonus ERIS Studio 5
秋葉原音頻線3.5mm轉RCA

這不是發燒友開箱

只是想找回那種「老派卻誠實」的聲音

🎛 監聽喇叭尺寸怎麼選?
• 🔘 3 吋:適合桌面近距離聽音樂,
低頻較弱,但體積最小。
• 🔘 5 吋:小房間的黃金尺寸!
兼顧低頻與空間適配。
• 🔘 7 吋以上:空間夠大再考慮,
低頻飽滿但體積較大。

🗣 小提醒:
這裡講的是單體尺寸,不是瓦數。
主動式喇叭已內建功放,
只要接上聲音來源就能用,
不用另外買擴大機。
BLS wrote:
......用最簡單的方式重新聽音樂。
不是高階音響,也不是追求極致音質,
而是回到一種誠實、乾淨的聲音。
只是想找回那種「老派卻誠實」的聲音.....


BLS兄所言,小弟有同感。

「找不到(CD的)殻子」。哈哈,我是有時會CD放錯殻子,要歸回原殻,就要找半天。



CD Walkman是 PANASONIC SL-CT720 。
擴大機:RMS約5瓦的小巧EL84單端A類真空管擴大機(自從Naim Nait 2加入後,它便很少開機了),它後面那條黑色線係自製喇叭線(2mm單芯純銀線包熱縮套)
喇叭:(PIONEER S-CN301-LR)。

P.S.Walkman 平常大部份用耳機聽,哈哈。
我記得輪值戰情室時候很無聊,買了一台SONY CD 335麵包機 跟當時最新的生物振膜耳機MDR-E888

那個耳放音質真是宛如LP柔順
Changshilong
MDR-E888我總共用過2副,在當時真的是很不錯的東西
570
我至少換了5副以上,不是膠圈脫就是線內損斷,但那年代物美價廉實在沒話說,就當耗品,直到換產地才改攻鐵三角TI系列
Celibidache88 wrote:
BLS wr...(恕刪)

你那擴大自組的嗎,聲音應該暖吧
我吉他前級都是真空管推出來就很類比
但音量開不到2就被鄰居抗議了
聽音樂接就算監聽都得白天
之後也想找個好耳機帶全罩式的監聽耳機太熱了
570 wrote:
我記得輪值戰...(恕刪)

所以現在最推什麼耳機
570
舒服最重要,不舒服的就是大奧也沒用
不長久,
這種CD機用不了幾年,
雷射頭就葛屁了。
以前,雷射頭還到處有得換,
現在去那裡換?
BLS wrote:
你那擴大自組的嗎,聲...(恕刪)


不是我自組的喔(但願我有這個能力),其實它是廠機。以下介紹一下這台小管機:

它是從1962 年 Magnavox(Magnavox 是美國知名音響品牌,1917年創立,以動圈喇叭聞名。曾推出多款家用音響櫃,深受歡迎,後被飛利浦收購,延續音響產品線)型號 1ST285R HiFi 現代音響控制台(HI-FI STEREO CONSOLE)中「取出」來的6BQ5真空管後級,是我在ebay上購得,再給師傅整理過(加開關、音量VR),拿來放桌上CD直入聽音樂的。

聲音呢?請看下面的圖片,它都能驅動左右聲道各一組 3.5 吋單體+ 12 吋單體了(那年代Magnavox 做的天然磁喇叭與 Jensen 齊名(平價版的 Jensen)裝在這些所謂的 hi-fi stereo console 裡喇叭單體的大部份敏感度都很高,約90DB以上),應付小弟桌上那對用來近場聆聽的小喇叭,當然是遊刃有餘。

圖路上借幾張Magnavox HiFi Console 1962 1ST285R的圖供參考。

這種「大家具」(以下面這台舉例,體積重量大約 39” long x 27” high x 17” deep ,70 lbs.)在臺灣早期常常被當作有錢人家的女兒的「嫁妝」,這類的機器(同時期還有其它像RCA、Zenith、Motorola等大廠牌在做)可聽刻盤、拉吉歐、或外部訊源(卡座),放在家裡很大器(大搬)足以顯示大戶人家的豪華。不過也有一部份人會說那年代的音響器材有些會用到含多氯聯苯的油紙電容(多氯聯苯會致癌),但也有一部份人說PCB(多氯聯苯) 油極安定,不易氧化、電容量變化小、耐熱好,壽命長、聲音表現穩定,漏失少,正反兩派都有。這點也供諸君參考。













不好意思,好像有點歪樓了。
old_hsiao wrote:
不長久,
這種CD機用不了幾年,
雷射頭就葛屁了。
以前,雷射頭還到處有得換,
現在去那裡換?


當個收藏就好了,壞了後續真的很麻煩
Celibidache88 wrote:
BLS wr...(恕刪)
哇長知識,找誰弄的啊
old_hsiao wrote:
不長久,這種...(恕刪)

其實重點是在說聽CD這件事,
Sony舊的隨身聽其實解碼算不錯
加上主動式喇叭,把它當成消耗品
聽兩年好了其實一個月有可能花不到幾塊$

目前有出一些發燒級的CD player
其實現在已經開始有點價格越來越高的趨勢了
只要你一開機不喜歡丟上拍賣
就自砍幾千了

真的會算的話,這可是最不痛不癢的高音質方案
當然我是做復古科技的,所以只做舊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