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筆預算想買書架型喇叭,網路上也做了不少功課,這種高價位的東西沒試聽過不敢亂買,但問題是,如果我去店家,就算有我清單內的喇叭,那肯定也是店長已經挑出適配的擴大機,聲音是肯定好的,可是我要的是 比較 ,所以需要有較多的喇叭做切換,我才能聽出差異,請問桃園有哪家音響店,有比較多喇叭,可以輕鬆要求老闆切換喇叭試聽的店嗎
「輕鬆試聽」意思指?如果是“隨便”“任意”⋯這類(最好還要附咖啡點心),只能說怎麼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呢?試想,就算商家已接「切換器」,客人進門:「1234(訊源)ABCD(擴大機)甲乙丙丁(喇叭)各種排列組合都來一遍」,你如果是老闆,爽嗎?願意嗎?電也要錢ㄟ,而且越來越貴。
建議,還是要有個底再去,才不會浪費大家時間,當然老板主動推介不在此限,但是不是你所望的就難說了。
小時候的回憶:
那時候的商店不是「服務業」,更像「審問所」。
你推開門,鈴鐺一響,老闆從櫃檯後慢慢抬頭,用眼神先打量你一遍——鞋乾不乾淨、衣服體不體面。
如果你只是看看、不馬上掏錢,他的臉就比門口的鐵門還冷。
問題多一點,語氣馬上變酸:「要買就買,不買別問。」
更妙的是,價錢還不是固定的——看人開,看心情報。
穿得體面一點,不太懂的,價錢自然就高;看起來寒酸,反而懶得賣你。
那年代,客人進店是「去請求」,不是「被服務」。

幾十年後,這樣的老闆覺得現在還有哪個行業找得到?
樓上L大描繪的十分真實! 舉凡買車、買房、去銀行貸款也是同樣的情境:豪車停門口、踏進門的是西裝筆挺,預算闊綽的顧客,自然被服務的周周到到、體體貼貼;反之,則是身上每一寸都被打量,如還問東問西、比較來比較去,老闆宛如後母面孔(心裡搞不好想著:要買快買,不要浪費彼此時間。)

不知道樓主所謂的一筆預算是多少?如果非上文所述之前者,且剛好也不排斥二手喇叭(好喇叭很耐用,例如Spendor BC1, Spendor SP1 四、五十年的喇叭,到現在都還有人在聽,而且很好聽)FXXXBXXK 上有很多音響器材的社團常有發燒友出脫喇叭,歡迎自取、試聽的。這些可以考慮看看!有些(我說有些)發燒友是很親切的(當然不是說音響店老闆都不親切,切勿誤會)
主動式藍芽喇叭比較適合你
小凡的凡凡
內行,桃園到鶯歌火車二站10分鐘,嫌遠就算了,沃夫達里220是7千,義大利SONUS美國REVEL基本款都2萬5,含運費,還試聽甚麼?串流和唱片,不同擴大機,調音擺位,居家環境不同,聽都會差...
hudson108n wrote:
我有一筆預算想買書架...(恕刪)

"想買書架型喇叭",目標明確,只買喇叭其他器材不用買嗎 ?

"網路上也做了不少功課",所以應該知道品牌或型號吧,直接問代理商桃園何處可試聽,

"高價位的東西沒試聽過不敢亂買",觀念正確但是對高價定義是多少呢 ?

"店長已經挑出適配的擴大機,聲音是肯定好的",當然要用好擴大機出好聲啊,

"我要的是比較,所以需要有較多的喇叭做切換",只能多跑幾家價格帶全聽一遍,

"請問桃園有哪家音響店,有比較多喇叭,可以輕鬆要求老闆切換喇叭試聽的店嗎",耳機容易喇叭很難,

網路一查桃園有很多音響店,一家一家慢慢看,或是11月音響展天天去看去聽吧。
我想你抱著自己的擴大機,走進店裡跟老闆說真心想買喇叭,一定會讓你試聽!
跟老闆講你有多少預算,他就會決定要配那些貨色給你試聽了
這樣對雙方都最輕鬆

如果你要指定型號來互相比較,那試聽的成本就很重
這個成本你會買單嗎?
有試過用AI 去比教看看嗎? 尤其是拿現有習慣的系統去讓AI 分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