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瑟大樓】雅瑟USHER喇叭的使用心得


wlai0007 wrote:
先不說某R一直推亞...(恕刪)


個人覺得他家中高階東西(Mini系列起跳)不錯

P系列、T系列就毛邊重~~~~~~~~~~

說R兄(應該年紀比我小)是Usher的宣傳員實在有點好笑

我猜R兄應該是台灣某個電子業的員工而已啦 (搞不好還當過同事)

至於分享這檔事情,本來就是個人偏好,何必帶有色眼光
(多的是選百萬喇叭的時候說: xxx我聽了沒什麼感覺...,所以xxx一定很爛? 還是跟1000元的喇叭一樣?)

至於Usher喇叭上打2 - 5倍進口喇叭,這事情很多人也認同;但也有人不認同(是因為打2倍售價進口喇叭等同沒打贏嗎...)

市場就是各種偏好都有,好比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林志玲,難道這也需要討論


1000K wrote:
說R兄(應該年紀比...(恕刪)


說我是USHER的評論員也太抬舉了

論壇不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嗎。

如果R先生真的是評論員,肯定很多家都有請他,他的blog上至少有十幾種不同的產品心得耶。

而且連那種代理商根不想賣的產品(看看HD700那神奇的價格)竟然也願意花錢找他推薦。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1000K wrote:
說R兄(應該年紀比我...(恕刪)

jcsbnxue wrote:
如果R先生真的是評論...(恕刪)

這麼巧剛註冊沒多久就跑來相挺~
我也來推R兄熱心支持雅瑟
瑞士刀達人虐的老莫嫑嫑der..
最近USHER換老闆,重新出現在台北圓山音響展參展

有人去音響展聽過嗎????????????????

R式分享 wrote:
最近USHER換老...(恕刪)


都是老東西再繼續展,USHER換老闆之後,似乎沒有新產品推出,有點可惜(但產品線簡化到是不錯)

擴大機沒有更新,BT/Wi-Fi/HDMI/數位流...都沒有納入

論音質,USHER的產品還是很超值,即便很多新興國產品加入市場,並且訂價比USHER高,"感覺好像"更高階,但認真比較過就知道,USHER在音質上面是禁得起考驗的

但擴大機這樣的產品線似乎跟不上時代。相對於喇叭的開發,數位流擴大機產品的開發成本高得多,技術門檻也較高。

這幾年音響界的趨勢很清楚,過去的High-End概念逐漸被取代,消費者對於"方便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方便性的定義也隨著時代一直改變)

主動/半主動式喇叭、無線串流、空間校正、、、這些都是未來音響系統的趨勢。就音質而言,USHER的C/P值屌打一堆國內和歐美廠商,但就方便性而言,USHER卻顯得有點老....(一個企業的產品讓人覺得老,"通常是"很危險的事情...)

音響界如很多其他產業,其實也是喜新厭舊的,管你有改進沒改進(至少有改變),就是要產品更新,大吹一番。

更別說新世代的數位規格要跟上,讓客戶耳目一新。希望新老闆會推出新產品滿足新一代用戶的需求。
(除非USHER想把自己搞成一年只賣500套喇叭也活得下去的廠商,但這是很危險的策略...)

假如BE-717改成主動式,接受數位串流,也支援空間校正。信不信可以打死一票歐美外國"大廠"(會特別加註是因為...許多台灣很流行的歐美大廠,其實很多員工人數都....喵喵喵)。
之前用AU-8500II推BE-718...
AU8500聲音太組糙了..難怪只能放在門口放大聲...

DIY 喬治查爾斯 TDA-7293來推,聲音還不錯....
1000K wrote:
說R兄(應該年紀比...(恕刪)


雅瑟打價格2倍以上的進口喇叭...
如果看數據應該是可以..
但實際聽感就....
之前有對JAMO的喇叭,忘了型號,也差不多買4000塊左右
聲音就比S520耐聽...

S520改版很多次...我也買了好幾對
聲音最差的就是金錐版,偏偏就人就是喜歡炒作

目前是用山水的落地式喇叭
寬度跟S520差不多,少了腳架,聲音更厚實...
S520封箱很久了..
或許低價市場比較擁擠,S520和對手的勝負難說

但講到實際聽感,我也想知道有多少進口大喇叭盲測可以打過Be20?

USHER最強的產品就是Dancer系列和R1.5,Dancer系列大家在各種場合展覽都聽過,這裡先不討論。

如果論音質,說USHER R1.5比較弱,那我就很疑惑了,現今很多國產的小擴大機,售價動輒超過R1.5,甚至綜合擴大機價位超過P370 + R1.5的也大有人在。

本人因有特殊管道還真的比較過,R1.5比起現在國產更高價的產品,一點都不輸(講得很保守了,其實那些更高價的產品...)
比起進口品牌,雙方價差更是5~8倍(我確實沒去研究超過40萬的擴大機....但我猜C/P值應該低得可怕)

USHER的問題從不在音質上的C/P值,反而是技術更新上面,讓操作的C/P值降低很多

講High-end,很多人對於藍牙Apt-X的音質不屑一顧,但實際上Apt-X的音質很難盲測發現哪裡不對。現實是很多歐美High-End廠商急著納入藍牙(註: 藍牙高音值系統也逐漸成形,未來有可能取代Apt-X串流HD系統)? 更別提說利用Ethernet/Wi-Fi搭配App的操作方式

5~8年前逛音響展,看到大家都還用CD/LP一張一張放....(大家等在那裏很尷尬)

現在去音響展,有看到幾家廠商放CD/LP了(靜態展示而已)?

大家心知肚明,未來是什麼....如果Tidal在國內逐漸普及,KKBOX也提供24/96的HD錄音,缺乏搖控/App等基本配備的商品還要賣嗎?

更別提越來越普及的音場修正系統了,調控好的2.1聲道很容易屌打價位4~5倍的2聲道系統....趨勢其實不難看懂,就算音響市場比一般電子業變動得慢,但保守的廠商會遲早要面對困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