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播、AV、HIFI三合一多声道系统与数码音频载体的未来

Audessy 和前級應該是不同的做用,Audessy 是在數位部分的演算,前級是類比放大。
整個過程細化應該如下:
原始數位訊號---數位演算(像是5.1變7.1,或down mix two channel, or 4.0 channel etc...)---數位room correction or Audessy 等空間運算--- 給DAC轉類比訊號--- 類比放大---前級放大---後級放大---喇叭。
Analog out 就沒經過前級,但可以做down mix or room correction.
這篇看的很過癮.很棒的交流
Antus wrote:
Audessy 和...(恕刪)
Antus wrote:
Audessy 和...(恕刪)




Audyssey On/Off 聽感差異不小
試聽強調低頻的樂曲 + 大能量器材,空間低頻乾淨很多

AV8801 不錯,畢竟只是 3000 鎂機子,能有 4500 鎂以上兩聲道前級串聯,負責訊號放大
當更上一層樓,數位與類比各司其職
前所未見 media out 竟留下這個伏筆

os : 一般都是 pre-out, AV 前級參與音質加工,
考究的兩聲道玩家不屑平價的 AV amp 參予其中

AV8802 數位格式支援升級,類比放大精進,是否可一機兩用 ?
兩聲道玩家的前級價位仍在其上者眾
放著不用 ? 說不過去
Pre-out 兩次放大 ? 音質會 mix-up
若都是馬牌 應該 ok
若音質屬性不同的它牌,見人見智喽
畢節望族後裔

Monte920 wrote:
應該是這麼說吧: ...(恕刪)


确实是应该两种接口都试一下,自己感觉哪个好听就用哪个。

Antus wrote:
Audessy 和...(恕刪)


应该是这样的

ai_0301 wrote:
Audyssey On...(恕刪)


兄弟所说,都是亲身实践的结果


Pre-out 两次放大,有兄弟用的,请看:



前面,陆陆续续谈了构建超越传统的数播、AV、HIFI三合一多声道系统。

为何要这么选择、这样去做呢?根本原因就是近几年音频载体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而我辛辛苦苦折腾器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所以,下面接着议论一下数码音频载体的优劣与未来,也就是把音乐软件与器材硬件结合起来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当前,属于HIFI范畴的音频载体主要有四大类:LP,CD、SACD,BD,母带级数码文件。它们,孰优孰劣?

几年后,它们,谁进谁退?

此问题,关乎爱乐者的今天与未来,涉及每个人的取舍和选择,也关系到如何能够更方便、更便宜、音质更好地欣赏(除现场以外的)自己喜欢的音乐,等等。

还望大家继续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看法。
1. LP

LP,从音频载体到播放过程,从头到尾都是纯粹的模拟模式,有着独特的韵味和不可替代的某些优势。

另外,模拟录音时代的不少LP至今没有CD化、数码文件化,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

当然,LP的保存、播放等相对麻烦,则是其短板。

与其他数码音频载体相比,纯模拟的LP无疑是小众的。但是,由其特点所决定,它不但会长期存在下去,甚至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发展。
2. CD SACD

CD,最早的、普及率最高的数码音频载体;SACD,90年代末推出、类似DVD的数码音频载体。哥儿俩,虽然都是有所压缩的音频格式,但SACD的音质大多优于CD。

CD保存方便、播放容易,SACD的播放则要求较高。一直以来,CD曾经是最大众化、最为普及的数码音频载体,SACD则主要是追求更高品质的音乐、音响发烧友的稀有宠物。

现在,环球、索尼、华纳等大集团CD的销量每况愈下;SACD主要为几家日本公司等在倒腾,量少价高。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