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擴大機,比較少數位輸入,基本整台都是類比元件,其實品相好的,還是很值得一試我整家的二聲道系統都是二手的,除了少部分的線材1. pass 後級,myav購入2. pass 前級,myav購入3. PS audio PWD II,露天拍賣從網友手上購入4. B&W PM1,日本店家展示品5. Oyaide 電源線,日本二手商店6. Yter喇叭線,大陸網友面交音響圈熱心的人很多,在mobile, ptt發問,都會有很熱心的聽友回信多問,其實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多比價,可以避免買到貴的玩二手的其實蠻有意思的,尤其對於一年半載就想換點東西的人來說,從二手市場找是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小弟這兩年也在二手區找到好幾項品項相聲音都當美的器材,不管是二手喇叭還是二手擴大機都一樣,這兩年有資金也幾乎都沈浸在二手區當中等待獵物出現~~~~~反而對於新品實在興趣缺缺妖瞳 wrote:早期的擴大機,比較...(恕刪)
新舊都在買,不過這幾年新的器材真不容易買下手。規格上進步最多的是「價格」進步不是靠工程團隊,而是靠行銷名詞或外觀設計。因為消費者不易分辨。前幾天在日本拜訪客戶「某老牌」電子廠,聽到這陣子電容大缺貨。這幾年音響電容好的越來越缺或停產,市場萎縮。有產能都挪給其它地方。剩下的因為要RoHS改成環保材質,結果就是沒原來老料好,科技進步反而新不如舊。
早上收到撈寶撈到的不知名 12吋 同軸單體,幾千元的白菜價格,初判不會輸整天聽得 Jensen H222。。。紙盆顏色接近 Rullit,Lowther 與 Fostex 的輕米黃色,絨毛懸邊(不是羊皮…)…尤其那顆子彈頭高音聲音可以衝得比 Jensen 那顆塑膠號角高,測試時 L-Pad 開滿格。迷失在新品牌價的初心者朋友除了新古器材以外也可以試試看找以前古董單體,與訊號來源只有用 mono 黑膠時代刻板印象,沒有音響性的昏、黃、老聲南轅北轍⋯⋯啊,擋到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