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staurtsh wrote:
新-代Accuphase SACD 前輩可以去試一下,解析度好很多

如果理性的思考, 高階機來說accuphase跟esoteric的cp比起歐美機真是高多了, 有空我再研究看看.

之前想Rossini是一股衝動, 不過現在看看在那價位帶好像沒有符合我理想的產品, 所以也就冷靜下來了.
ldw406 wrote:
最近myhiend有人在玩SONY X800 +外接電供,中年大要不要玩玩看?花費比你提的這些訊源便宜非常多,但聽說聲音很不賴,如果不滿意,轉賣也應該很容易找到人接手。

這個這個..... 我的系統好像已經過了只講究平價cp的那個階段.

Sony X800首先它的承盤讀取系統就有先天的限制, 源頭不良, 後面再改善恐怕也是有限.

重點是我開始老了.... DIY的動力大幅減少, 玩不動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Sony X800首先它的承盤讀取系統就有先天的限制, 源頭不良, 後面再改善恐怕也是有限. 


也是啦,承盤讀取系統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Sony X800在這方面的等級確實差很多,對中年大來講應該不好入耳。
ldw406 wrote:
Sony X800在這方面的等級確實差很多,對中年大來講應該不好入耳。

X800再怎麼改, 要改到比DP-85好聲恐怕機會渺茫, 花了時時間跟金錢還倒退嚕, 那就沒意義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X800再怎麼改, 要改到比DP-85好聲恐怕機會渺茫, 花了時時間跟金錢還倒退嚕, 那就沒意義了.


X800能不能比DP-85好聲我不知道,不過有人用了X800改裝機後,就把30萬元的轉盤晾在一旁了。不過我個人還沒聽過X800,是不是真的那麼好,還是要親耳聽過才知道。
ldw406 wrote:
不過有人用了X800改裝機後,就把30萬元的轉盤晾在一旁了。

哇, 沒想到X800這麼厲害. 我上my-hiend跟新天新地看討論串, 改機好像很麻煩, 這真的要看個人功力了.

話又說回來, 有這種本領, 其他型號的播放機也都可以改了. 廠製機要考慮到量產成本控制, 沒辦法通通上好料, 應該都有修改提升的空間.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廠製機要考慮到量產成本控制, 沒辦法通通上好料, 應該都有修改提升的空間.


X800好像是強在主機板,不然其他部分實在乏善可陳(玩具般的外殼、弱弱的承盤、爛爛的原廠電源...)。我們可以把它的主機板想成是一個最新的音響專用CAT部件,所以DIY功力強的人,或許可以把X800的主機板拿來裝在舊款高階廠機的機箱中,搭配高階的承盤結構,變成很強的轉盤?
X800我有,剛好是我的現役藍光機,以他正常的售價我覺的還不錯,做工也還OK,拿起來重重的,不會有很塑膠的感覺,相對來說,X700就廉價感重很多,我也有買,兩台一比之下X700送掉了,不管是聲音或影像都比較差(都原廠未改)。
如果挖大要升級訊源/DAC, 可以等一下PS Audio 下一代的旗艦機,跟據現有的消息應該快出了,另一個是Esoteric的新K1, 缺點是沒有network, 好像高階機都這樣,有網路就沒轉盤,很奇怪。

Antus wrote:
缺點是沒有network, 好像高階機都這樣,有網路就沒轉盤,很奇怪。


可能是因為網路功能對聲音會有負面影響,所以乾脆犧牲便利性把它拿掉,就像使用CAT時會把和播放聲音無關的功能全部強制關掉一樣。
Antus wrote:
如果挖大要升級訊源/DAC, 可以等一下PS Audio 下一代的旗艦機,跟據現有的消息應該快出了,另一個是Esoteric的新K1, 缺點是沒有network, 好像高階機都這樣,有網路就沒轉盤,很奇怪。

PS Audio家的產品, 以往的印象就是物超所值, 代價就是外觀及小地方用料很普通. 例如, 我的P5是軟橡皮腳墊, 上了角錐馬上音質進化一截. 可是上角錐有點麻煩, 插拔線材時都要再扶正, 照顧上也要特別小心.

Esoteric的sacd機, 以往都覺得高不可攀, 可是心中惡魔出來後, 看看歐美產品, 再回頭看K1, 好像也可以考慮了. K1沒有網路功能, 我有想過可以搭配dCS Network bridge, 只是不知音色會不會變成大雜繪, 兩邊都失去特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