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思維的音樂世界 Densen B-275 & Marantz AV8801



閃過 system crash

AVR day_2 重溫 多聲道 Lichtmond 3D
96 KHz/24 bit DTS-HD 7.1 高解析音效 震撼至極
每個聲道 獨立音效,音場多變 舉凡 包圍/旋轉/彈跳/隨機/超高 <-> 超低頻大動態變換
可謂 "三溫暖" 測試音樂, 宅爸曾納入 Hi-end 推薦專輯

DTS-HD 7.1 夢幻般的音效 超過 Stereo scope
這時還蠻希望有一台 Hi-end processor 如 Anthem D2v 主挑大樑
唯 Pioneer SC-57 績優二軍 表現算稱職.

畢節望族後裔


常聽前輩云 Pioneer 解析粉棒但不適合聽音樂
Maybe true in the past, 宅爸先前的 SC-37 機殼不會熱
原以為這是 AVR 常態 ?

後來看到它牌 AVR 不少品牌需要小風扇散熱 (參考網路一堆散熱巧思)
換了 SC-57 後, 機殼熱多了,音色隨之改變 帶點暖調
注意, 以上兩例 只使用前級功能,speaker off, 後級不勞 AVR 費事

AVR 機殼發熱 vs 音色變暖 似乎存在一些關係 ?

反觀 Densen B-275 前級 則完全不發熱, 但音色比 Pioneer 更活潑一些
Anyway Pioneer 改變了, 機殼熱了, 音色也暖了.

畢節望族後裔


用心的樂迷 可以發現一個分水嶺
耐久聽的兩聲道 vs 精準的多聲道/空間校正
各有擅長的廠商
這一點在 "前級" 分屬兩個領域 , 二合一 往往陷入取捨兩難

Densen 進階版 surround board SB01,標榜 市售平價 AVR 絕非其對手
宅爸估計 20 one 內的 AVR 大概難以超越,即多聲道共用 DAC 的中高階型號

Anthem D2v, Lexicon ....等, 各聲道獨立 DAC 的多聲道旗艦,
這類機仔 會用上廠商全部 Know-how, 重本製造 則代表另一個境界.

Pioneer 音色走向 類似 Anthem
畢節望族後裔


早晨泡杯 Coffee ,坐在沙發上
拿起 iPad, 開啟 Pioneer iControl_AV2
(1) 喚醒 AVR
(2) AVR 喚醒 NAS 進入專輯選單
(3) 選曲播放
AVR 的 RCA 訊號 or 12V trigger 分別喚醒 多聲道後級群
mono X2/ stereo / multi-channel & Subwoofer
(4) iPad 隨心情, 樂曲特色 更換 AVR 音場模式, 2.0~9.1
(5) 玩家級樂迷 可擅用 MCACC 6 種記憶模式變化

以上是宅爸知道最愜意的"數位流"
老少咸宜,透過平板 操作一切


有無可加強的地方 ? 有 !
(1)比 Pioneer SC-57 貴一截的 Densen B-275 沒用到
(2)iControl_AV2 專輯/樂曲選單太小, 一次只能看四行
(3)多元化不足, Denon DAC 音色 宅爸也粉欣賞
(4)電費較高, AVR & 後級總動員 十分耗電


音質要更好兼省電的話,稍微麻煩一點, 程序改一下
(1) iPad 喚醒 Denon Audio player
(2) Densen Gizmo 開啟 B-275
(3) Denon Remote 選單一目十多行,可識性好粉多
選曲播放
(4) Denon 喚醒 NAS ,Densen RCA 喚醒 Mono X2 & Subwoofer
其餘後級 要手動開啟, 沙發起身,走兩三步 => ok 啦 !
(5) Denon/Densen 風味 Main/side/FH 2.0~4.1 變化
(6) 僅開啟 FH 2.0 聽音樂最省電,約當 $50K 兩聲道書架......宅爸 Weekday 常用

p.s
宅爸這套系統不適合聽 Net radio (320k 聲音太鬆散)
前輩所云, 軟體錄製不好的,缺點放大 是對的 !
以 mp3 去試聽器材 會誤殺忠良 !!!


Net radio, mp3 ... 改由桌上型 2.1 PC speaker 則勝任愉快

畢節望族後裔


熟悉 DLNA 數位流的樂迷們 可能已經注意到 Magic 6


DLNA audio player 漸漸高規格化
Twin Wolfson WM8740 DACs & ATF2 audio up-sampling to 24-bit/384kHz
網拍價低於 $1000 鎂 的機仔, 值得觀察

宅爸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
AVR 綁住一些不需要的功能, 如 DLNA player & 後級
規格做高 (各聲道獨立 DACs)還是綁上述 應分家的功能.

p.s
其它 Audio 大牌 Net player 售價動輒超過 $3000 鎂
畢節望族後裔


初試數位流 宅爸以 mp3 為主,mini-NAS,window media player 搭配電腦喇叭 Logitech
不同房間以 Home plug (電力網) 做為 Home network
花幾個月 來 提升數位流操作熟練度
中年大叔心得 ......................跨區播放,檔案儲存管理,有方便到 !
再回頭用圓盤 ? 回不去了.

音樂空間建構完成後 3C, 影音器材升級 數位流已有常識
改以 Lossless 為存檔門檻, iOS remote 取代電腦,滑鼠 & 鍵盤
再回頭用鍵盤 ? 回不去了.

但短短一年時間,發現網路上 高解析音樂 比重漸多,DSD,192K,DTS ....等
抓不準主流規格, 觀望能有格式通吃的播放機
暫以 Foobar 應萬變


音質有沒有差 ? 呵呵, 看 file size,bit rate 就知

為了解決高解析音樂格式支援問題
常一邊上網看球賽 , 順便串流 foobar server for decoding

操作上仍以 iPad remote control Denon music player
路徑 NAS -> PC/Foobar -> Denon music player
畢節望族後裔


續上,這些高解析檔 常出現一個兩難的情況 , NAS as source, 高解析音樂檔播放

1. DLNA 高清機 decode -> AVR -> DTS-ES 正港多聲道
2. DLNA Foobar(decode DTS->Stereo)-> Denon/Densen -> Extended 4.1 兩聲道延伸

硬要打分數, 45:55 高階兩聲道延伸 4.1 拜器材優勢,稍贏一些

何謂器材優勢 ? 音場寬,形體感大,底聲優,零底噪 while Densen vs Pioneer

AVR DTS 各聲道獨立分離,正港環繞音場,Room correction 追回不少分數

沒有通吃的機仔前, 聆聽方式 只得二選一

Both are great ! IMHO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又聽了幾天 DTS-ES 優質錄製的專輯 (不論幾聲道,訊源都重要 !)
(雖然 SC-57 不是發燒機 , Room correction 基本功能, 32 bit DAC 有一定水準)

搭配 BD 平價化,網路化 => DTS-ES Music 有潛力 !

2.0~7.1 隨心所欲 樂迷之福
畢節望族後裔


AVR(DLNA), 高階藍光機(DLNA) or DLNA Audio player 皆有不錯的 DAC

#20~35 樓,提過 DLNA 數位流的世界 彈指可切換 DAC
細細品味 各家特色.

DAC 是音色的靈魂. 換 DAC 即換靈魂.


畢節望族後裔


DAC 的彙整

2010 香港前輩的整理 實在詳細 !
樂迷們不妨耐心爬完

Audio board 是 播放機 or 前級 音質的精華 & Know-How
內含 DAC 數目的多寡 則是一個快速參考指標

一般大哥旗艦 至少 8 顆以上 for 7.1
二哥機種 如 宅爸的 SC-57 就 5 顆,2 channel/DAC , total 9.1 as 10 channels
但 Pioneer 蠻早採用 32 bit/192 KHz DAC
聲音表現十分犀利, 電影特效明顯, 大編制也是好聽

平價機 則一顆 DAC 吃到飽.

日系 AVR 顯然不讓 Pioneer 獨走, 各廠陸續朝 32 bit DAC 進化中, 未來應是標配

多聲道數位流發展至此, 靜觀大廠新旗艦 能配上 uPnP & Remote App

畢節望族後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