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聽不出高品質電源線的聲音所產生的差異?

139140F wrote:
玩音響就是純自爽,在...(恕刪)


先說..李老闆這樓談的是“電源線”..別拿其他的線混做一談

聽的出來差異的..換線,聽不出來的..用便宜原廠線
兩邊我都很支持...兩邊都好

我留言點出那樓李老闆前言不對後語的邏輯差異而已,就變成偷換概念?

我在留言也說我木耳,去測肯定過不了關,我曾經去兩家試聽,聽不出來電源線差異,搞的雙方有點尷尬,但我聽的出喇叭線差異,不幸的是,高價位的線我反而都不喜歡...萬一小弟到李老闆那又聽不出電源線差異,這該怎麼辦?總不能強迫自己說有差異吧...所以我佩服聽的出的神人..既然有能力,何必害怕去挑戰拿獎金?每個能吃辣的去挑戰大王麻辣乾麵也沒人人過關...

不然,李老闆感嘆沒人來,結果設獎金的對方也同時感嘆沒人來...真妙
superAC
如果真想探究真相,建議你帶著懷疑但開放的心態,去任何一家方便的音響店試聽,比在網路上無意義的爭論,會收穫更多!聽不出來小黑線繼續聽,不會有人笑,但也請別拿自己做不到的事,去要求別人,這種邏輯反而最妙!
李明益
設的不是獎金,是對賭10萬...這邏輯要弄清楚才好.
宅男工程師 wrote:
不要誤導 harmonic distortion 的定義. 提出你說法的來源, 看有沒有公信力


THD總諧波失真
總諧波失真


V1是fundamental frequency的振福。V2 是2nd harmonic, V3 是3rd Harmonic 以此類推


諧波 Harmonic
Harmonic

宅男工程師
steventsao.tw "而不是器材自己帶出的泛音列", 那個叫諧波失真.
steventsao.tw
宅男工程師 因為那是人不要的,所以叫諧波失真,但單以震動的本質來說,那是音響的泛音列,這樣可以接受嗎? 不然人稱道真空管機是為什麼? 音響設計其實有一派是把音響也當作樂器設計
宅男工程師 wrote:
底下是 REW 的 Distortion Graph, 用電子基音產生的諧波失真 water fall.
https://www.roomeqwizard.com/help/help_en-GB/html/graph_distortion.html



而真實鋼琴聲/小提琴聲的泛音列 waterfall 如下, 與電子基音的諧波失真 waterfall, 差異很大, 不是相同的現象.


回文前面那個張飛打岳飛的舉例我就不回了(舉的例子和核心問題沒啥關聯),就回引的部分


當然2者差異很大,所需的目的就不同了
REW或者AMIRM的測試訊號是用來測量被測器材的,我們當然希望只要測試訊號給機器就好,不要給出多餘的信號(即失真),會影響判讀

而樂器不一樣,人要聽他們的泛音,所以在撥放環節要盡量保留錄音檔案內紀錄的樂器泛音

追加結論:所以下面連結的論點非常奇葩

老實教抬出它的三清天尊之一: ASR 站長 Amir, 來評論 DAC 機.

量測派又犯了頻率響應測試的同樣錯誤, 還是拿電子基音當測試音檔.
難道不知道電子基音, 樂器音(基音+泛音列) 兩者的結構不同 ?
不會 or 不想拿真正的樂器聲來測試 ? 還是無法解釋樂器聲測出來的數據 ?
難道這些人買音響只拿來聽電子基音, 看一堆測試圖就爽了 ?
宅男工程師
REW 的諧波失真 waterfall, 與真正樂器的泛音列, 在衰減時間, 能量分布上, 可輕易看出差距, 兩者不是同一東西.
steventsao.tw
宅男工程師 當然不是,因為在設計初期就會要消除哪些東西,是受壓抑的。而樂器製造或調音是往增加的方向走
不管是電源線還是訊號線之類線材
都是拿來修飾你的空間與器材用的
貴森森的一條線材,固然可以強拉一些效果
但有沒有想過
你器材内的線材,喇叭内的線材長怎樣?
其實大多也是一堆普通素材罷了

當然高價線比較少缺點,好上手
但普通線也可以針對你要的,
或缺少的部份做修飾

任何器材,線材,電阻,電容,保險絲等等
調整,都是讓聲音加加減減的零合遊戲

所以回到一個調整的核心問題
就是系統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139140F
dirtsa 莫非你也是賣喇叭的老闆?
iauder220
dirtsa 空間本來就是音響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您怎麼知道我們空間沒有花錢處理?又在幻想了嗎?還是根本是你的心裡作用。您的論點,真的是很玄的玄學。
dirtsa wrote:
和幾百元的也差不多,相對於揚聲器,空間和擴大機的影響完全可忽略

在討論網路線時
我曾辦過一個活動...
就esoteric N-01XD SE與TEAC NT-505X做比較...
差異就是一條燦坤買的150元1.5米網路線跟日本AIM NA-9 1.5米,定價要3萬多元的去做比較...
76萬左右定價的N-01XD SE跟5萬左右的NT-505X在用150元網路線時,差距有多麼小!
但用到...NA-9時...有更多人可以明白...N-01XD SE為什麼可以貴那麼多...

當天用的器材...總價我想超過200萬...
我是這樣做結論...要是你買了約200萬的音響,你會願意因為幾萬元的網路線...而導致..我提出來的聲音系統缺點嗎?
這一點..有來的幾乎都可以輕易聽出...但真有一位...他就是強調他聽不出來...這也是有的.
而這一點...其實很可能大家聽音樂時平常都沒注意到,只要有人提醒這個聆聽重點,很容易,而且很重要.
(有人說這是催眠)

那電源線也是一樣的...一定價位的器材..要因為這跟相對系統比例不高的價格,而扼殺這套音響的表現嗎?
這不是好不好聽的問題...都不影響聆聽樂趣.
反而是正不正確的問題....往往當"天眼"一開...有些東西就受不了了.
李明益
有些人是真的不知...我做展示時...有來過的都知道...主要說的是音場高低,寬窄與深淺...不是什麼會不會更好聽之類的...
李明益
應該說,這套200萬的音響,因為用了150元的網路線,會產生一個顯而易見的缺點.
李明益 wrote:
在討論網路線時我曾辦...(恕刪)

每個人喜好不同,發燒友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別人認為是缺點或不好聽,自己何苦放在心上
難道自己喜歡什麽樣的聲音,還要照別人的想法調整
這我也是醉了
我覺得音響是換什麽都會影響,但搭配性才是重點
有人叫我去試聽10萬到1千萬的音響有什麽差別
我真的覺得這個人還蠻好笑的
宅男工程師
原來樓主認為 [花150元去圓山音響展, 試聽 10/100/1000 萬等級音響系統] 是可笑的事, 算我多嘴了.
nike6453
沒事,我不是覺得可笑,是我買不起所以不敢去試聽,但不用聽我也知道差異很大,但聲音是其他因素照成的,電源線只是一小部份而已
nimulakilio wrote:
不管是電源線...(恕刪)

WE300B玩家果然是高手,一語中的!

「平衡」的音響系統不單只是聲音的平衡,也包含音響器材、零配件總體預算分配的平衡。我不懷疑一條數十萬電源線的優秀表現,百萬千萬的音響器材搭配適合線材,的確能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但我並不會考慮購買,因為在我目前的音響系統上已經反客為主,失去價格平衡性。

聽音樂玩音響可奢可簡,只要在自己預算能力所及,都可以玩的很開心,唯「平衡」二字而已!
李明益 wrote:
其實很可能大家聽音樂時平常都沒注意到,只要有人提醒這個聆聽重點,很容易,而且很重要.
(有人說這是催眠)...(恕刪)


我想稍微多談一下盲測(ABX test),在 [網路線聽感差異分析分享 ]這篇中也提到過,聽力分辨能力是可以訓練的,也不是催眠。

ABX測試(盲測)用在判斷是否待測物有差異時,特別是人的感知上,會受測試者對待測項目的敏感度極爲相關。並非直接代表事實(待測物是否有差異),而是測試者對分辨是否有差異的信心度。

測試前,可用大量樣本,讓測試者練習,清楚如何判斷差異,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重點在於正式測試時,測試者不能知道待測物為何。這才是盲測的價值所在。在沒有提示下,根據測試者原本自身的能力或學習到的經驗,沒有受到任何暗示或明示影響,做出選擇。

選擇結果與隨機選擇比較,得到信心指數。

例如10次測試,若都亂選,最可能是5次正確、5次錯誤。其他依次機率變低。就像丟硬幣猜對正反面一樣,就算10次全猜對也是可能的。但我們不會說你有天眼特殊能力,只會說你怎麼這麼幸運,機率這麼低你都能矇中。

回到聽感盲測,因為猜對的機率夠低,ABX測試結果就會以信心度來表示,若有8/10以上正確,會認為能正確分辨信心度高。

還是再強調一次,ABX結果不完全代表事實。若測試次數夠多,答對比例夠高,則這是事實的可能性很高。

反之,若正確率不夠高,也不完全代表否定。比較正確的解讀是測試者能對待測物正確判別的信心不高(簡單來說是分辨不出來)。
JohnTitor
iauder220 他那次不小心引入地迴路干擾,因為用了不合格的網路線(有遮蔽的,這種網路線不能拿來家用),而合格的網路線不會引入干擾,檔案上都可以看到
iauder220
JohnTitor 大家就互相尊重,您發表您的意見,別人發表別人的,如此就好。
李明益 wrote:
至少有些人可...(恕刪)

我個人的看法
差異可能是在你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你以為沒有聽出來
但其實是有差異的
只是你不習慣於這種差異
李明益
讚...我確實想講的就是這點. 加分....這種差異也很可能是不明白...
李明益 wrote:
dirtsa...(恕刪)


買了一套200萬的音響,本來聽的很舒服,後來因為換了線聽了,才發現原來200萬的音響有缺點⋯⋯


iceman這麼說其實也沒問題,那麼我換個說法。買了一套200萬的音響:本來聽的很舒服,後來因為換了線聽了,才發現原來200萬的音響可以更好。如此說法也不無道理吧。


以我自身為例,前幾個月店家送了電源線、喇叭線過來,我聽了一個禮拜把熟悉的曲全部聽了遍,只覺得聲音質感有稍好,但是完全不值得花這錢。


隔了一個多月店家應我的請托幫忙加工了喇叭腳墊後,我拜託店家把之前的線材再借我試試。就聽了一張片我當場就買單了,因為換了腳墊後再試這些線讓我的喇叭可以再多拉半米出來,而之前被換下來的線還都不是太差的線。我的心得是重點在找出自己系統的最弱的點改善。


其實線材也好、器材也好,聽不聽的出差異都有可能,一些DRC玩家更是繞過線材直接調到他爽。音響不像車、錶可以拿出去炫富,就是純粹的自爽而已,花了錢又搞到自己不爽就太不值得了。



宅男工程師
音響是系統, 非單一器材, 再加上空間複雜因素, 要搞出一套自己滿意的音響系統, 絕非易事.
139140F
小凡的凡凡 老闆拆過機中過獎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