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嗎

lee_yu_ju wrote:
從1091樓分享之後(恕刪)

感謝熱心分享心得,讓剛接觸串流音樂的人有個參考方向,找時間去音響店聽聽。

會對網路交換器產生興趣,是因為裝了ROON CORE小電腦後,發現高頻會有細微雜音,就像在聽收音機時受到干擾一樣,猜想可能是幾百元的網路交換器的關係,於是上網找答案。結果發現冤枉了便宜的交換器,剛剛拉了一條農夫地線到小電腦,高頻雜音立即不翼而飛,聲音又恢復原本只用串流機的乾淨聲音。沒用過電腦當作訊源,ROON CORE小電腦只接了網路線、電源線,沒想到電腦雜訊的影響卻是如此巨大啊!
lee_yu_ju
3C產品設備每台在內部都用很多交換式電源降壓,所以這些不同台串接起來的噪訊就會加總後在某些頻率電幅特別高,所以地盒降低這些電幅也是種方式
j我覺得寫得太好了,非常好的心得分享,加分加分


lee_yu_ju wrote:
前陣子對改善電腦NAS交換器或Airport Extreme
電供部分用的電源🔌,結果對前端處理的串流,Roon Server / 串流等音色有感更加有暖度細節類比感的提升⋯⋯自己對自己系統很滿意了

這一兩個月,和同事樂友閒聊討論,得知我是用一般兩台交換器隔開,用蘋果MBP光纖輸出⋯⋯就衷心的告訴我,說我也下功夫音響提升到一個層度了,強烈建議我可以開始改善1. 捨棄電腦訊源,並建議我用最好用又不貴的樹梅派取代。 2. 網路數位交換機這塊要用好,交換機電源用越低漣波噪訊的電供;
因為我的系統已到了改什麼設備或器材線材等,都是可清楚聽到的同一首歌,有什麼不同差異;所以我若朝這方面去下手,就可明白數位到底對類比有何影響
基於好奇心⋯⋯所以規劃了提升步驟
1. 把靠近音響的交換器,換成租來的Sotm 最低階的交換機⋯⋯聽了後,天啊明顯感受到我的音樂聽到的細節動態更類比更密,以及音色更飽實感
就好像多年血管突然打通感覺⋯⋯第二天就買下來Orz
聽了數曰後,終於我下單的EAhibrid 特斯拉電池電供來了,
2. 上了電池電供後,也是天啊,我的的聲音音場變的有深度,聽麥田之歌的天籟合唱的大空間感給變得更有感⋯⋯全面各方面又再大幅提升
再聽了數日後,終於到了重頭戲,就是把我當任HQplayer NAA 的蘋果MBP換成一台口碑不錯的ifi Zen Stream+iPowerX
3. 換上後,聽了不到半小時⋯⋯我立馬把蘋果MBP移走,真的有一種感覺;天啊,我在朋友一直吹噓我的MBP出來聲音讓我有多滿意⋯⋯原來人家是客氣不想戳破我這井底之蛙⋯⋯上述1/2再催下去
lee_yu_ju wrote:
因為我的系統已到了改什麼設備或器材線材等,都是可清楚聽到的同一首歌,有什麼不同差異


這就是個人覺得。為何常常有同好 說音響是玄學的問題所在?
常常用0101或是訊號的理論來爭論 線材/交換機/電源… 大多是心理作用的根本所在?

如樓主題。
之前我也是半信半疑… 原本用dlink一般交換機…
後來 上了Sotm sNH-10G 交換機 +外部時鐘 ,就發現有差異。 細節更清晰… 增加層次感…也更深隧…
只是 這樣子的聲音…是否更真實? 更符合自己的喜好? 那得自己評價…

單就有沒有差異? 或是有沒有影響? 這事的回答…肯定有差別的…
前題是 『你的系統是否有一定的水平?能聽出來差異了?』

而我想答案應該可以用常理或是金錢推論的…
正常而言…
十萬元的音響系統 和 二十萬元的音響系統 和 五十萬元的音響系統 和 百萬元的音響系統 和 千萬元的音響系統
會是一樣的嗎?
只是 那些『差異』。真的差那麼多…90分 vs 95分 vs 98分 vs 99分 vs 99.5分
也許一個鄰居的噪音 就扣10分了… 一個聆聽環境本身就只能80分上限… 拿90分的設備 有用嗎? 能聽出差異嗎?

音響個人覺得是匹配的藝術… 是合不合適的藝術…

而不是有沒有異別的議題。
stevenkc888
講得真好,發燒友就是要自己親身實踐去體驗,而不是只憑空想理論來論斷.給你加分.
feoroom wrote:
也許一個鄰居的噪音 就扣10分了… 一個聆聽環境本身就只能80分上限… 拿90分的設備 有用嗎? 能聽出差異嗎?


一個好的聆聽環境,隔音本來就很重要
但你有沒有想過
一套正統好音響設備
弄了那些高級變壓器、整流、穩壓、超級裝甲、高檔晶片
本身屏蔽(隔音)該好還是不好?
難道越高檔器材越受外界雜訊干擾,更容易聽出影響聲音的變化?
越高檔器材越敏感,以我的經驗
在類比傳輸上還有點道理,但變化不等於變好
事實上,有些高檔品牌設計的高阻抗傳輸介面就是要避免這影響
而同規格的數位傳輸上有變化,基本上純粹都是發燒友的幻想
除非資料被重組變動過
vicence wrote:
變化不等於變好


大大,您的確表達出,我想表達的事!

『變化不等於變好』
你只是 有機會/條件 能夠 讓系統產生 可『變化』

不代表 是變好(好的定義:在於你自己來定義啊)

所以,只是 有沒有擁有 『可選擇性』。

從來沒說過 一定是變好。

個人曾 加上 隔離電源 。加在訊源上… 我覺得表現出來的聲音變差(或講我不喜歡)… 我就不裝了…

故千萬別盲目 換設備… 要能匹配… 才有可能有『選擇性』… 不然換再多 也是 換經驗而已。
feoroom wrote:
大大,您的確表達出,我想表達的事!

『變化不等於變好』
你只是 有機會/條件 能夠 讓系統產生 可『變化』

不代表 是變好(好的定義:在於你自己來定義啊)

所以,只是 有沒有擁有 『可選擇性』。

從來沒說過 一定是變好。

個人曾 加上 隔離電源 。加在訊源上… 我覺得表現出來的聲音變差(或講我不喜歡)… 我就不裝了…

故千萬別盲目 換設備… 要能匹配… 才有可能有『選擇性』… 不然換再多 也是 換經驗而已。


別斷章取義,我說的是類比訊號
在傳輸阻抗變動下,造成音頻改變
但是不是好,因人而異
好的器材在傳輸介面的設計,理應避免這種狀況
這點Nelson Pass也提過

請你告訴我
數位訊號如何在資料未變動下,造成聽感的改變?
千萬別說網路傳輸也有jifter問題
網路架構與通訊界面底層已決定資料傳輸的完整性
假設原通訊介面會有遺失或改變
請問這設備用什麼方式解決
難道燙個品牌鍍個金就不一樣嗎?
這就是心理層次問題了
vicence
聲音喜不喜歡是主觀沒錯,但音響好不好是客觀,不是一小部分人神話說好就是好。多理性想想,聽聽別人意見才不會走冤枉路
pipi678
數據派也是一種形式的主觀意見,跟以耳朵為主的是另一種主觀感受,大家所想看到的證據不同,ASR的數據派爭議很大,測試數據是客觀,但是解釋好壞就是主觀了,這並不存在客觀
feoroom wrote:
如樓主題。
之前我也是半信半疑… 原本用dlink一般交換機…
後來 上了Sotm sNH-10G 交換機 +外部時鐘 ,就發現有差異。 細節更清晰… 增加層次感…也更深隧…
只是 這樣子的聲音…是否更真實? 更符合自己的喜好? 那得自己評價…


請問您網路線是否升級了?不同價位的網路線聽感如何呢?
SOTM確實在國內外的評價都很不錯
再往上只有Telegartner M12 gold及Ansuz的幾個型號了
stevenkc888 wrote:
請問您網路線是否升級(恕刪)


您好。
網路線,我有換 NEET-1008-1M UP-OCC Silver 。
但聽感上,與原本裝CAT.6E的網路線。
我無法感受出來明顯差異!…
一、網路線材可能無法有重大影響。
二、我的系統環境,無法反應二者細微差距。
三、超出我的聽感反應靈敏度。
很多人都用理倫來想像音響。都搞錯方向

其實越貴的機器,越敏感,越不容易好聽。

如果有去音響展的都知道有些上百萬的機器,說不好聽的人很多。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經驗? 就是廠商沒調整好,就這麼簡單。 其實都是錯殺忠良。

大家如果有一定的玩音響經驗一開始入門,不相信電源不相信接地不相信避震不相信音響架,一定會常有換喇叭換東換西。其實就是你沒調好,並不是設備的問題。 不給好的電源給音響設備,設備亂堆亂放。 你永遠都在換設備換喇叭換不完,結果都沒去搞好電源避震接地等,玩到最後,退燒不玩了, 錯殺忠良就是這樣來的。

百萬音響就是因為太敏感了,所以才要搞好的電源,調好的SWITCH,接地,避震,來支撐這一套音響,越貴的音響其實才要花更多的錢跟周邊來調整。

所以百萬音響的音響架,排插,電源線這些東西等都用的靠北貴,你有想過為什麼嗎? 如果你還是想說是騙錢用的,隨便買個耳機聽聽手機就好了,反正你也聽不出來,那你還是趕快退一退燒不要浪費錢了。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這種事
可能永遠沒有結論

就跟世上有沒有鬼一樣

看到的人篤定的說有

看不到的人說都是心理作用
心理影響了你的生理

去年買了MSB DAC + CARDAS Nautilus X2
R2R真的太爽了
終於可以退燒
但也懶得弄個開箱文

音響就是大人的玩具
百萬音響自己聽爽爽就好...................
訊源:Accuphase DP-70V 管機:Melody SP9-R 訊號線:TaraLabs The One 喇叭線:Shark 406、AT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