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nce wrote:學了7年電子扯...(恕刪) 沒記錯的話,方波送入頻譜分析儀可以看出它除了基頻外還有無數的奇次諧波,印證傅立葉級數的證明,另外數位無線的傳輸,數位信號已經被調變在載波中,傳送也只會傳送已調變後的載波,接收端收到後再把數位信號解調變出來。
答案不外乎以下3個其中一個:1. 用一般交換器做音樂串流容易產生 "資料傳輸錯誤" 導致失真音質變差2. 一般交換器的 "數位雜訊" 會影響DAC或擴大機的類比訊號波形導致失真音質變差3. 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沒差,是 "心理因素" 作祟這類爭議(真有差vs心理因素)爭到最後往往不了了之,建議大家約一約來個盲測,依盲測結果當場再來個理論大辯論 .... 然後回到01公佈結論,這樣可能比較有建設性和貢獻
luxor_w wrote:很多稀鬆平常的東西,...(恕刪) 美國的 Audioholics 一直講,線材只要設計正確,效果是一樣的,因為頻譜看起來一樣。對我來說,數位也是一樣,如果前端數位器材可以對後段類比器材造成很大影響,代表後段器材對數位的處理能力不佳。 被人稱大師也沒用,有本事設計個 server board 出來。
steventsao.tw wrote:所謂的盲測都是類比,無法盲測數位 請先搞懂甚麼叫 "盲測"https://wiki.mbalib.com/zh-tw/%E7%9B%B2%E6%B5%8B盲測的 "變數" 不一定是類比或數位或 ....,此盲測的變數是網路交換器,而盲測結果目的是為了客觀驗證不同交換器對聽感(或樓主說的音感)有無影響? 音響的 "聽感" 要用人的耳朵驗收,而不是用儀器測量 "網路訊號",更不是用 "眼睛" 看器材
大家其實在此討論都是紙上談兵,沒有意義討論那麼多科學,沒有意義我是行動派,自己入手了:Bonn N8 > Melco S100 > 對岸的廖光電隔離(跟香港Ediscreation的差不多類型https://nandeaudio.com/product-category/lps/)網路線有3~4條不同價位的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確實很大的改善(不只是改變)串流音樂撥放品質大家入手,建議Switch 是Melco S100或SOTM或專用光電隔離(廖光電隔離or Ediscreation產品)網路線是Audioquest的鑽石或至少伏特加系列,AIM的NA7入手請自己試驗後看有無效果,再來這裡發言討論若覺得沒效果再出二手便是前面說沒用的,是自己沒實驗過只是紙上談兵的說有用的,也是用家自己有用了的感受我自己接觸的幾個音響群組,大家都是陸續換了中高價的Swich及網路線,因為玩音響的耳朵收貨鼓吹沒用的,都是憑科學理論知識,而沒親自實驗過的如前面我所說的,各取所需,但是自己親身沒在家中系統中實驗的朋友不需要直接否定
對岸討論區的幾個內容,可以參考看看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ht=melco%2Bs100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read&tid=739177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3773&highlight=uptone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light=aim%2Bna7非常值得參考,可以回應樓主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