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電源線,USB線,其他線都是騙錢的,那如果討論到網路線不就...Wireworld Starlight 8

百多樓了,眼看就快隔空互罵了。
日後開樓還是標題明確一點,例如耳聽為憑者言,又例如從數據或理論來看。
eclair_lave
連一般線材廠商送測以合格線頭.線身製作都不見得能每次都送測合格,畢竟又不是沒有因為焊接失當或絕緣材選擇錯誤結果信號測試不過關重送測的案例[汗]
eclair_lave
除非有誰有網路測試儀套件能幫測,不然說真的沒人能確認這線到底有無達到其宣稱的Cat等級水準
一條網路線三米,三十萬元,不知有人想要嗎?
Buzz_Cookie
這價格應該不是這條,三米長的 Wireworld Starlight 8 美國官網訂價是美金 $425,之前樓主好像也說過這條一萬多(長度不知)。
echo101 wrote:
一條網路線三米,三十...(恕刪)


顆顆顆~~

看樣子戳穿盲腸了耶!!

音響線材/墊材/架子/貼紙/架線器/電源器。。。巴拉巴拉一大堆

除了音響圈9成沒有人要用根本被當成垃圾呢
davidcche wrote:
顆顆顆~~看樣子戳穿...(恕刪)


相由心生,想的是垃圾看到自然覺得是垃圾
echo101 wrote:
一條網路線三米,三十萬元,不知有人想要嗎?

這要賣得出去必須相當有本事...
WIREWORLD的旗艦網路線 PLATINUM STARLIGHT 3米台幣定價是8萬左右.
而產地售價大約是台灣定價6折....
一年我想都賣沒幾條...這需要怎麼樣系統的人來買單....

可是如果是做喇叭....賣30萬...甚至就賣10多萬....
這買單的人就多了...
而且還可以測量出圖....物理特性的什麼科學的都來....
這才真是生意...
李明益 wrote:
我就是這樣測試的...
用一條網路線撥放,過程中拔掉,音樂訊號還會繼續,而且聲音不會改變.
然後街上另一條網路線,這時約數秒後,馬上會覺得聲音的不同....
我個人是覺得其中的差異應該是人人都聽得出來.,只要比試的2條線不是太接近.

要說網路線對聲音有影響是玄學...那有沒有朋友願意來試試這種靈異現象?


當看到線有交換時,大腦的預期心理就會起作用了,尤其是對本來相信網路線有用的人來說

不彷做個小實驗,用一條網路線給大家聽,然後拿另一條差別很大的線換給大家聽,換的時候最好明顯的秀給大家看
然而播放時還是瞞著大家使用原先第一條線....看看大家的反應,應該很有趣

以上設計的實驗是我以前的經驗改編的,當事人是我自己,不過是因為接錯線以至用了原先的線

想要認真分辨這些東西有沒有用,最好的辦法不是A/B TEST,而是ABX TEST
多一個字意思大不同
ABX TEST詳解
https://en-m-wikipedia-org.translate.goog/wiki/ABX_test?_x_tr_sl=auto&_x_tr_tl=zh-TW&_x_tr_hl=zh-T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thH9BCclRM
覺得有差別 不等同 實際有差別
tedliu1024
樓主是不是搞錯了什麼,要做ABX當然是由聽的出區別的大大們來測才有意義阿?找聽不出來的人他如果通通說聽不出來你要如何分辨是不是說謊
tedliu1024
當然是找自稱找喝得出百事和可口可樂區別的人來做ABX測試有意義呀?保證誠實作答,看答對率多高,如果太低就自改三觀或揉掉忘記它
人類的基本認知
都花大錢了
我買的東西當然會有效果
要不然怎麼能說服自己呢!?
所以不用爭了
商人自憑本事賣東西囉!
願意相信的就會相信
不相信的永遠都不會相信的
這類商品本來就是賣給願意相信的人而已
宅男工程師
愛馬仕, 賓利, 瑞士 3P 表, 這類昂貴奢侈品牌, 花很多資源在公關宣傳客服, 有本事吸住全球土豪. 不常在網路/電視打廣告, 因升斗小民不是他們的客戶

奧德賽
wrote:
人類的基本認知都花大...(恕刪)

有經驗的發燒友玩音響線材,比較有管道的通常是先借來聽,覺得效果不錯才考慮入手。 有時還會找朋友一起來試聽,看看到底值不值得買。

當然也有看了廣告或別人的心得, 直接盲狙購買的,但這通常是小錢,買錯了也損失不大。 或者買的是二手品, 不喜歡再同價脫手。 有些人愛嘲笑大品牌, 實際上大品牌有口碑的產品保值,流通性高, 這是音響門外漢不了解的。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有經驗的發燒友玩音響...(恕刪)


確實如此,大牌子如AQ、B&W、麥景圖、柏林之音,還有之前被黑的Wilson等,只要品相好又在行情內,一定有人接。
宅男工程師
最近換機經驗: AQ E470一手5 折售出, C2850二手 6 折購入附帶2年保固. 買二手最怕沒有維修服務, 找到這家有維修師傅的二手店, 是比較安心的.
買音響器材需要錢,玩音響需要知識、技術、經驗、巧思、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時間、空間,有一些人還需要小孩的天真、老婆的體貼、丈母娘的慈愛、左鄰右舍的包容、室內設計師的認可…

但是最重要的不是上面那些東西,而是「自知之明」。知足者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足者富:降低要求、降低標準,都比自我感覺良好強過千百倍。

知人者智:不玩線的人就當他是窮到買不起、耳力差到分辨不出來、音響爛到敏感不起來。自己一定比對方有錢、一定比對方有鑑別差異的好耳力和鑑賞美藝的好品味、一定是音響設備比對方高檔而且聲音也更好。雖然 “精神勝利法” 很好用,但是「真相往往讓人難堪」。

自知者明:聽到音響老屁股教人 “耳聽為憑”,我想到的是「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聽到有人說 “不識貨焉識人”,我想到的是「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普羅大眾要當一個知味、曉聲、識器之人,都不容易,應避免自我膨脹、自認非凡。



再說一下「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建立衡量人事物的基準點很重要,沒有先定義中間,如何分辨偏左邊還是偏右邊,尤其當差異很微妙時。

在真正知味之前,至少要先知道自己是怕鹹、怕甜、怕酸、怕辣,還是貪鹹、貪甜、貪酸、貪辣之人,才不會亂怪別人調味料下得太少或下了太多。在真正曉聲之前,也要先認清自己的偏好甚至是偏見。

如果線材真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錦上添花是說好上加好,你怎麼知道自己的音響玩得已經夠好、聲音已經夠好;你知道程度稍微好一點的、不光靠花錢堆器材的同好,玩出來的聲音是什麼模樣嗎,如果沒有概念,你哪裡來的「好上加好的自信」?

有人希望線的影響越小越好,也有人希望線能帶來提升音質、美化聲音的紅利,在你能找到一兩條影響最小的線之前,你如何能明確的描述線的差異和你獲得了什麼樣的紅利?不需要玩線材也能玩調音,是比較會玩還是比較不會玩?
yngwiemore
012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