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266分
文章編號:83105905
bond_007 wrote:其實一般人只要去稍微有點規模的音響店, 都聽得到, 而且是精心調配過的, 並配合空間處理, 達到一定程度的音響效果. 不然音響店如何叫人乖乖掏出錢來? 在這種情況下, 比的其實是用心, Focal Utopia 就一定比雅瑟好嗎 ? 更別說, 音響展時, 很多銘器中箭落馬, 反倒是 中低價位的 藉著良好處理, 得到不錯的效果. 而我去試聽時, 會帶著自己的 CD, 有時商家會問我, 哪裡買的, 我回答, 出國念書時買的, 好音響, 沒有好音樂相搭配, 也是枉然
要批評hi-end高端與高價的音響,請真的去聽過,聽出高價和低價音響的聲音聽感差別,並且能清楚地用語言說明此差別,如此才能說服那些非常熟悉hi-end音響聲音聽感的發燒友。
再者 , AQ + Tannoy Gold 8 ? 你不會覺得這種配法很奇怪嗎 ? 而且萬一別人的訊源是像 CHORD HUGO TT 這種level, 還硬要加前級, 不會覺得很好笑嗎?
然後, 講到電路和元件, 這二者基本和聲音 正相關, 尤其是一些老物件, 都有其獨特之處, 但, 利於水者不利於火, 碰到屬性相反的音樂時, 就會有很大的缺陷. 你仔細去聽這世間的聲音, 去近距離聽 樂器的聲音, 然後去找音響. 而不是一頭熱, 栽進去然付出高額代價, 結果卻在某地方聽到讓你心動的聲音, 而且還是些名不見經傳的機器, 豈不嘔死.
所以, 要聽, 而且要聽懂, 可以的話, 去了解一下電子學, 二者相加, 才不會變成商家 的 盤中飧.
然後, 有幾點要思考
1. 多少東西是源自日本一般價位, 結果被拿去改標後貴上幾番 ?
2. 錄音室都沒使用的 Hi-END 設備, 卻希望 家中 HI-END 設備 可以產出更好的聲音 ?
3. 如某人所言, 只有純音響 才有機會算是 Hi-end音響, AV 機 不在此列, 那 之前討論得很開心的 switch, router 是 ?
再引一次 張繼高先生說的:『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
最後, 請參考 wiki 對 high-end 的解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end_audio
個人積分:1266分
文章編號:83106034
steventsao.tw wrote:
我也完全贊同, 我反(恕刪)
一直隱諱系統最關鍵的喇叭,按照擴大機猜測搭配
⁕CX-A5200﹙AV擴大機﹚
⁕Cyrus III﹙90'S綜合擴大機﹚
⁕NAD 3020i﹙ 沒接電排除﹚
喇叭最有可能就是劇院用喇叭,大部分配合ATMOS﹙呵呵!你的AV擴大機還沒有,假裝有吧!﹚不會有太大範圍差的擺位,用這樣的腦袋來教人,嗯…你真的應該要再思考!
【luxman D類 , 和仿47lab gainclone的 無迴授電容DIY 機】
呵呵~~讓人聯想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透過點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饑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的飛天鑽地,除了口沫橫飛外什麼也沒看到,別再澎風了,不!應該說來篇【開箱】讓大家景仰。
這裡有一小撮人反Accuphase,基調是「貴」,當然是商品市場競爭的卑劣﹙複製主動喇叭的﹚手法,回到「價格」的立論,現在100W大概﹙可能,太久沒做功課﹚在10~20萬間,這個價格在台灣音響市場算貴嗎﹙隨意取樣﹚?
▶30年前:
NAD3020i:國外6000元不到,國內萬元
Accuphase:10~15萬間
▶現在﹙網路詢價﹚:
NAD M10:10萬、NAD M33﹙200W﹚:25萬
Accuphase E470﹙180W﹚:<20萬﹙18~20都有﹚
上列都擠不上百萬俱樂部!其實,價格不是重點,而是取得「喜歡」聲音和經濟「負擔」的平衡,別再這麼敷淺的只用「價格」來看;至於DIY要拿出來接受市場考驗啊!孤芳自賞只會淪土砲不如。
還是一樣強烈的建議你,把音響系統建立起來﹙雖然用的不是太好的鋼琴,但也有一定水準,重點是「蓋著」然後說的一嘴好鋼琴←同理﹚,談前級要有﹙聽﹚前級、談主動喇叭要有﹙聽﹚主動喇叭…不是嗎?不要只會說的「一嘴好音響」,期盼你買賣要有職業道德,也請不要再嘴砲了,果真如此,眾人之幸!
你自己好好買賣就好,連個證據都給不出來,只會栽贓,然後自證嘴砲加國學程度不足。真是禮義廉豐富的一個人。
個人積分:1266分
文章編號:83109391
lingo1388 wrote:
一直隱諱系統最關鍵的喇叭,按照擴大機猜測搭配
我一直懶的更正你, CX-A5200 是環擴前級, 後級是 MCA30, 喇叭是 Triangle Celius 202, 沒有中置, 沒有環繞 ,沒有重低音.
反正早知道你會 鄙視 我的東西, 所以我早貼了 陋室銘. 算準你的反應了. 我沒在這裡講, 但 Myav 裡早公布數次.
喔, myav 你應該不去的, 因為網站名字不是發燒音響.
我已經一再強調我反對的是啥, 結果你連M10, M33都搬出來比價錢
反正沒文化的人就只能比價錢, 早知道你就這點能耐, 連我的鋼琴是什麼都不知道就潑髒水, 還說我賣二手貨和爛片,又無法提供證據, 這只充分代表了你的沒品. 其實傷的是你自己, 想必你對此舉還得意洋洋, 真是可悲.
都自證嘴砲加沒有國學基礎, 也不知道藏拙, 無言.
音響都是身外物, 自身修養(人品) 才是重要 , 沒有那個做基礎, 你再會聽也是流於表象.
我思故我在, 故我思想所達之處, 我亦在. 你再修練個20年吧 , 看能不能懂我的意思.
現在因為還沒有老婆管, 才發燒得起來。
版上很多大大家財豐厚, 因為老婆不准, 所以發燒不起來。
steventsao.tw wrote:
其實一般人只要去稍微有點規模的音響店, 都聽得到, 而且是精心調配過的, 並配合空間處理, 達到一定程度的音響效果. 不然音響店如何叫人乖乖掏出錢來? 在這種情況下, 比的其實是用心, Focal Utopia 就一定比雅瑟好嗎 ? 更別說, 音響展時, 很多銘器中箭落馬, 反倒是 中低價位的 藉著良好處理, 得到不錯的效果. 而我去試聽時, 會帶著自己的 CD, 有時商家會問我, 哪裡買的, 我回答, 出國念書時買的, 好音響, 沒有好音樂相搭配, 也是枉然
再者 , AQ + Tannoy Gold 8 ? 你不會覺得這種配法很奇怪嗎 ? 而且萬一別人的訊源是像 CHORD HUGO TT 這種level, 還硬要加前級, 不會覺得很好笑嗎?
然後, 講到電路和元件, 這二者基本和聲音 正相關, 尤其是一些老物件, 都有其獨特之處, 但, 利於水者不利於火, 碰到屬性相反的音樂時, 就會有很大的缺陷. 你仔細去聽這世間的聲音, 去近距離聽 樂器的聲音, 然後去找音響. 而不是一頭熱, 栽進去然付出高額代價, 結果卻在某地方聽到讓你心動的聲音, 而且還是些名不見經傳的機器, 豈不嘔死.
所以, 要聽, 而且要聽懂, 可以的話, 去了解一下電子學, 二者相加, 才不會變成商家 的 盤中飧.
然後, 有幾點要思考
1. 多少東西是源自日本一般價位, 結果被拿去改標後貴上幾番 ?
2. 錄音室都沒使用的 Hi-END 設備, 卻希望 家中 HI-END 設備 可以產出更好的聲音 ?
3. 如某人所言, 只有純音響 才有機會算是 Hi-end音響, AV 機 不在此列, 那 之前討論得很開心的 switch, router 是 ?
再引一次 張繼高先生說的:『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
最後, 請參考 wiki 對 high-end 的解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end_audio
個人積分:1266分
文章編號:83110703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