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o1388 wrote:
購進音響,再自購線材者,同時擁有小黑線和自購線兩條,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分別聆聽,至於能不能聽出差異,應該是因人而異吧!但肯定的是,玩家又不從事音響器材買賣也不以從事二手交易為生,有必要吹捧這一條線嗎?



我們的錢也不是風颳來的,真的沒差我幹麻多花錢
就像我前面說的,聽不出來的人就不用跟他們扯了.
哈哈哈


超高明自我安慰技巧,確實不是蓋的!!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vicence wrote:
別斷章取義讓人笑


我沒斷章取意啦 PASS大師早說過了這是娛樂業
玩音響就是娛樂用的 你不玩怎麼知道有沒娛樂到自己

看一下這篇的結論 Speaker Cables by Nelson Pass

If, like many audiophiles, you have spent a small (or large) fortune on your hi-fi system, money spent for high quality cables and connectors is a reasonable investment.
像許多發燒友一樣,您在 Hi-Fi 系統上花費了少量(或大量)財富,那麼花在高品質電纜和連接器上的錢是一項合理的投資。
支持電源線有差的人為何不做做看盲測呢?不認同盲測嗎?為什麼?

請別人幫忙換線,不告訴試聽者聽的是a線或b線,聽完再對答案,看能聽對多少次

門檻超低的阿
lingo1388
疫情前經常有人來我這裡聽音樂,從沒聽音樂還要打預防針!到底有什麼毛病?「到底給不給電話聯絡」是在把咩嗎?加LINE如何?不行就算了,別扯些有的沒的!要"不好相處"我也會,請列出器材先,看值不值去!
JohnTitor
Benchmark's AHB2&hpa4,topping d10b&d90se
路過...供眾看倌參茲:

1.僅靠電氣測量,並不能完全表徵放大器的聲音。

2.僅靠聽覺感官,並不能完全表徵放大器的性能。

3.僅靠明化聽試,並不能排除價值、價格...等先驗。

4.僅靠明化聽試,並不能真正了解自身對於音響事物的「可聞性差異」感知能力。

5.僅靠明化聽試,並不能真正了解在「純然的聽覺感官」下,自身對於音響事物聲音的「喜好」與「選擇」。

6.僅靠無變因控制的隨亂測試,並不能排除許多影響甚大之因子干擾。

......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lingo1388
別再剪貼了,那都是別人不是你!印象最深剪貼是有人說自己是美軍「沙漠風暴」拍揮官、美中央情報局長,要婦人匯機票錢;直接說,你要多少???
thxman.tw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514572&p=19#mid770736
me5888 wrote:
我沒斷章取意啦 PASS大師早說過了這是娛樂業
玩音響就是娛樂用的 你不玩怎麼知道有沒娛樂到自己

看一下這篇的結論 Speaker Cables by Nelson Pass

If, like many audiophiles, you have spent a small (or large) fortune on your hi-fi system, money spent for high quality cables and connectors is a reasonable investment.
像許多發燒友一樣,您在 Hi-Fi 系統上花費了少量(或大量)財富,那麼花在高品質電纜和連接器上的錢是一項合理的投資。


這篇看幾百次了,喇叭線有人聽不出來嗎?
speaker cable OK,後面負載是什麼?
老在斷章取義,不求甚解~
這跟電源線、數位線有何關係?
pass後級怎都只附一條小黑線?

怎感覺你跟前面某位只會拉連結
卻總是一知半解讓人爆笑
很像耶~
玩音響不知電學常識,卻聽信神論、玄學
到底在玩什麼?
錢多自爽無所謂,但少在這誤人子弟
Kuo21
增加一個美學吧!一個擴大機買百萬用小黑線?好看嗎?那麼大台放地上用小黑線?配了好幾百萬的器材,用原廠線的有幾位?沒到大燒該有的格局還是要有…
ju5888
兩光又人格下賤的人頭或商人,只會留言一些垃圾話[幫不了你]
thxman.tw wrote:
路過...供眾看倌參...(恕刪)

t大所言甚是,聽是經驗法則累積,不能一味的否定或直接栽贓是腦補!同樣量測數據絕對可供參酌,但必需中肯而有權威的説服力。
音響性能常以達到完美線性為目標,但人類聽感卻是非線性,以線性來滿足非線性本來就不屬於完美的組合,作為相罵本倒是有很多本錢
superAC
光看可聞、不可聞,就想打瞌睡了!
lee-ting wrote:
t大所言甚是,聽是經驗法則累積,不能一味的否定或直接栽贓是腦補!


供參

1. 經驗法則,本身有經過簡化,不保證在所有的情形下都嚴格準確或可靠。

2. 個人經驗易出現的錯誤:過度通則化、選擇性觀察、過早妄下斷語、月暈效應。

3. 因此,須藉由方法、理論、邏輯、技術、科技...等以補其不足,並謹慎地進行驗核。




lee-ting wrote:同樣量測數據絕對可供參酌,但必需中肯而有權威的説服力。


供參

1. 對於俱一定嚴謹性的測量數據,多具有其參考、參準、參據之價值。

2. 對於測量數據的解讀,需有相關之學理、知識、技術、試驗方法、試驗過程、試驗儀器...等之認知與了解,權威者之語,參考之,有能有機會,驗核之,才能明析其真偽或適所性或侷限性或缺漏處,如此才能進行不足處之研究,科學很多是如此推進。







lee-ting wrote:音響性能常以達到完美線性為目標,但人類聽感卻是非線性,以線性來滿足非線性本來就不屬於完美的組合,作為相罵本倒是有很多本錢


供參

1. 世上人造之物,沒有完美的。

2. 音響性能的線性度,可降低放大或縮小的失真。

3. 人類感官的非線性,是老天給的特性,但不等同於音響性能全都得跟著非線性走。

4. 世上會發聲的器物,往往都有其非線性態,其非線性特性與人類感官的非線性也不同,難道這些器物也得跟著人類的非線性走?人類的非線性上還尚有每個人的差異存在。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lingo1388
不行就不行,裝文青拿道具……、不行還是不行,你聽不到不代表別人聽不到。
thxman.tw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514572&p=14#83857311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514572&p=14#mid766422



供參

1. 「聽力是否正常」,可就各相關聽力檢測中心進行聽力檢測。

2. 對「聲音辨識力及素養」,可就下開處軟體進行測試,若不足者,可就此軟體進行訓練。
http://harmanhowtolisten.blogspot.com/2011/01/welcome-to-how-to-listen.html?m=1

3. 若有機有緣者,尚還可取個證書。
ex.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585125256-How+to+Listen+%2F+Listening+Test+%2F+Golden+Ears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lingo1388
誠摯建議您一定要去"看醫生"!@不是罵人哦,是順著您的話@拜託!別再剪剪貼貼了,以後有屁請直接放!
thxman.tw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514572&p=14#83857363
半年前在大陸網站上看到討論美國V-cap電源線~
浅谈我用过的电源线插头,wattgate瓦特,oydie欧亚德,桥本,...

原先看其不怎麼粗的線徑,既沒有屏蔽又沒地線,所以也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但一想大陸的酸民比台灣更多,這條線卻可以一賣六七年,雖然售價並不貴,
卻也不乏原本使用高價電源線的玩家,而且就算被騙也不過二千多元打水飄,
於是託朋友在淘寶網購回來,再另外購買藍星無鍍插頭,首次DIY了二條。

經過二天煲線後,再反覆與原先的電源線互相比較,果然寬鬆、活生、自然,
也更適合我的250W MONO後級擴大機,然後就一直用到現在。

僅是個人不科學心得分享,不懂學理,沒有盲測!想知道數據的科學小飛俠,
麻煩請自己寫信去問美國V-cap公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