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盤如何升級提升音質??

fyl0206 wrote:
(恕刪..)PS....(恕刪)

關於DAT的部分,如果你看英文版的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Audio_Tape
上面有指出DAT不是第一個數字音頻磁帶,而是早在DAT之前,就有其他的數字母帶了,也指出denon在1972年就開始使用數位母帶

還有你秀出來的那些有強調Digital唱片都是80年代的,我在disogs所看到70年代中期有強調digital的也只有Denon,你所列舉的歐美廠有強調digital的都是在70末了,大多是在80年代中期左右,那時數位錄音已經很發達了,所以你說的數位版黑膠年代沒有數位母帶好像不太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RS_code
這裡有些唱片DDD的年代也是差不多同時期

duca wrote:
關於DAT的部分,...(恕刪)


是的,我上面有說最早的數位訊號是被刻錄在磁帶上,我沒有說 DAT 是最早的數位母帶(嗣因因應其他網友所提..)。就是我在第 130 樓的第一張貼圖⋯⋯

請回過頭看敝人第 97 樓的發言,它們只是多經過了一道數位濾波器降除雜訊,本質上那些還是老類比的產物(Digital Recording Vinyls..)。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我對數位黑膠這名詞有興趣

雖然幾位大大交火下也帶出了許多有趣的知識

但看到最後我還是未能確定數位黑膠是數位母帶還是類比母帶?

節錄各樓層對話如下:

==========

97樓
fyl0206 wrote:
數位黑膠大部分是指錄音還是後製的過程中採用了數位化的濾波技術後製處理,跟數位錄音(什麼 "0" "1" 紀錄的老論調..)無甚關係

這裡看起來是說數位黑膠還是類比錄音, 跟數位錄音無甚關係

128樓
Monte920 wrote:
你還是沒回答數位黑膠當初的錄音源到底是類比還是數位?

回推來看, fyl0206在97樓已經回答過數位黑膠還是類比錄音, 跟數位錄音無甚關係

130樓
fyl0206 wrote:
很好,我們再回頭過去看日本 Denon 的 PCM 編碼技術

貼圖PCM錄音描述文章下方有介紹PCM錄音製作的LP, 標題 "數位錄音之類比唱片"

所以fyl0206推翻了自己在97樓說數位黑膠還是類比錄音的說法?

132樓
fyl0206 wrote:
請回過頭看敝人第 97 樓的發言,它們只是多經過了一道數位濾波器降除雜訊,本質上那些還是老類比的產物(Digital Recording Vinyls..)。

貼圖內容我應該沒有理解錯誤, 數位錄音之類比唱片, 並非單純類比錄音多經過數位濾波器降除雜訊

=========

不管磁帶, LP還是CD, 基本上都只是載具

在上面刻錄數位訊號並不意外, 一開始應該是難在數位訊號如何擷取? 規格怎麼訂?

只是以我的認知LP上如果刻錄數位訊號沒什麼意義, 效果及穩定都沒有具保護層及雷射讀取的CD好

因此LP唱盤還是紀錄類比資訊才有它的存在意義, 所以數位黑膠的刻錄應該確定是類比訊號


而"來源"的部分, 目前還是看不太清楚

fyl0206稱的"數位黑膠"到底是"數位錄音之類比唱片", 還是"只是類比錄音多經過數位濾波"?

兩邊都是他說或貼的, 以爬文來看, 應該是"數位錄音之類比唱片"

也就是以數位母帶資訊, 經過D/A 還原成類比訊號刻錄在LP上 (DA過程就可以加上濾波等數位處理)


理論上, 唱片or錄音原廠的D/A器材絕對比一般用戶好且專業很多, 訊號後製也強

因此以數位母帶製作的類比LP唱盤就存在很不錯的價值了, 至少用戶就不用擔心DAC好不好的問題

我想這也是後期數位錄音取代類比錄音的原因

但不否認, 聲音錄製一但數位化, 跟類比錄音相比就已經存在取樣率的差異

後製跟DA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跟原類比一模一樣

但可以盡量相同,且更大眾化, 多應用化, 對唱片商也減少成本, 整體優勢比類比錄音強

所以我是相信數位黑膠是數位錄音還原成的類比唱盤, 而不是類比錄音只多經過數位濾波的產品

(所謂的數位黑膠, 應該也包含少部分類比錄音只多經過數位濾波的產品, 但從目前探知的訊息來說, 擺在檯面上的"俗稱數位黑膠", 應該主要是指數位錄音還原成的類比唱盤)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少量的類比錄音類比製作的LP, 仍有相當價值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我對數位黑膠這名詞...(恕刪)


80年代以後CD開始上市,在那個時候唱片公司通常發表一張專輯,都同時有CD, 黑膠, 卡帶三種不同形式發售. 當然它們的最初錄音來源都是相同的數位錄音,所以黑膠或卡帶也會標上"Digital"的字樣.

前面DUCA大大引的資料說到甚至連黑膠有時也會跟CD一樣,標出DDD的字樣,因為在錄音,混音,與編輯的過程中都是用數位方法在進行的.當然,到了最後製作階段,那些數位資料仍然是要用唱片公司專業的DAC來轉成類比的母帶才能刻製黑膠,或者是卡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RS_code

至於那些更久遠的原始類比錄音,如果唱片公司用CD發行,則通常用ADD的方法,或叫做Digital Remastered. 而這個Digital Remastered的字眼就不會在黑膠上出現,因為直接用原本的類比母帶就可以用來製作黑膠了,不需要從數位再轉個彎,而這些黑膠自然就不會有Digital的字眼,因為最早錄音的源頭是類比.

另外一篇很好的參考資料,就是前面tkdiven大引過的這篇: "數位錄音之類比唱片" 這個名詞唸起來有點繞口,但意義上應該是最精準的.
http://www.southaudio.com.tw/Music%20AC0WH01.htm

Monte920 wrote:
80年代以後CD開...(恕刪)


ar3a wrote:
我對數位黑膠這名詞...(恕刪)


你們的理解有誤...

首先在 80 年代那個時候的人對什麼叫做 「數位」本身就是半知半解、模模糊糊,更不用談在現在去說 80 年代的那個時候甚麼叫做「數位母帶」。我們用後來的眼光當然是駕輕就熟,我們再回頭來看當初的 5.25 吋軟碟的容量不過 1.22 MB,3.5 吋的軟碟容量不過 1.4 MB,那連紀錄完整的音樂都還有問題,硬要扯什麼叫數位母帶嗎?!別忘了 MP3 這個速食音樂的格式才慢慢被淘汰,那你要拿 flac 還是 aiff 出來嗎?硬要說數位母帶,那 MD 跟 DAT 還勉強沾得上一點邊...不會覺得某(些)人的主觀意識太重(而且還錯的離譜..)言語又機鋒盡露嗎?

另外,數位黑膠本身他上面拾刻的訊號雖然還是類比,但是它前端已經先經過一道數位濾波器(紀錄雜訊反相訊號,電源的極性相反還是 XLR 的水火對調再經過一個帶通器即可,不難。只是因為它紀錄雜訊反相訊號的容量所需很小可以利用 "0" "1" 的摩斯編碼紀錄..)濾除雜訊,如果你有時間研究一下就會知道跟現在的 DSP 的方法不盡相同(這不是又玩孫子娶祖母,岳飛當張飛了嗎?..)。

PS.:另外,''DDD'' 的最後那個 ''D'' 是指光學讀取機構的載體(disc..),所以就是說黑膠唱片是不可能有那個 ''D'' 地。您老人家該不會跟 ''DMM'' 搞混了吧?!又是一件老哥不懂裝懂,混淆視聽了(真的是哭笑不得,就連英文版百科的轉述也有誤..)⋯⋯

PS01.:數位母帶也不是經過 DAC ,他本身經過麥克風拾音下來就是類比訊號了根本沒必要再經過 DAC 去脫褲子放屁了。他反而需要經過的是 ADC 去 convert 成 數位訊號哦!然後再拿去燒成第一片的數位母片(還不是數位母帶哩!母帶是在硬碟上面的,OK?!..),第二件老哥不懂裝懂!混淆視聽了...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ar3a wrote:
我對數位黑膠這名詞...(恕刪)











跟現在的 DSP 完全不一樣,當初的電腦要處理現在的 DSP 一不是熱當,二則是速度太慢,等於是天方夜譚(笑..)。供參!~


PS.:我想我說的跟舉證的內容夠多夠豐富了,真的還解讀不出來請私下搜尋找答案,訓練一下獨立思考的邏輯能力。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其實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搞懂了數位錄音黑膠唱片是什麼玩意,唱片上面都寫得那麼清楚了
Digital Recording
Denon PCM Recording
PCM Digital

我們就放過吧


白鷺鷥 wrote:
其實我發現大部分人...(恕刪)


我也搞懂聖經說的凡被貶損的,反被抬高。被抬高的,反被貶損。所謂人必自侮而人侮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同勉!

PS.:閣下不認同我的看法,請直接按上一頁,還是不要參與討論來得好!公眾網路發言有風度一點還是有建設性的參考資料多提出一點,並不是每個人對於網路霸凌都是什麼都不懂的沈默羔羊。我也沒義務教會您什麼,能嗎?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PS.:第三個 "D" 看得懂漢字的話,它是不是說明 「只有數位」 而已嗎?

(refer to:https://zh.m.wikipedia.org/zh-tw/SPARS碼)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fyl0206大觀念正確

70-80年代數位這一個名詞的概念還很模糊

有些東西該如何定義實在是非常的複雜!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是

在說出數位化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數位混音也算是DIGITAL的一種

今天真是學習到了!感謝!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