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物超所值的喇叭-USHER ?? (8/11新增 換FURUTECH 古河 喇叭線、訊號線)

鍋紅人 wrote:
我是擺客廳呀我的CP...(恕刪)


那這樣真的就很難搞嚕,
您自己加油先,
跟我一樣RUN它4個月後,看看有啥心得,再上來提點提點大夥兒


剛好路過~ 第一次到音響版回應~ 不專業不要打我阿..

家裡有買一套音響~ 老公買一段時間了~ 說真的也不常在家~ 也不像電腦天天開機..

我去看一下型號

喇叭是 B&W 604 S3 + 600 中置 + 601 S3
Marantz SR5200 + 自製擴大機一台
DVD是 SONY DVD-K380

接法有點怪 DVD接光纖到 Marantz SR5200 然後再接到每一支喇叭
但 B&W 604 S3 採雙擴大機 高音組用 SR5200 低音組用 自製100W 推
老公是學電子的~


當時為了減少回音還去買吸音棉來貼~ 當時剛貼好的照片...



此吸音棉最大的缺點就是貼兩個月就變黃了...


設備都很老舊拉~ 我們也不是發燒友~ 耳朵也聽不出味道~ (有的人文章寫:放音樂會聞到小提琴的松木味..)

我有親友去西薴買了一套國產音響? 價格也很貴~ 喇叭外觀比人高, 我去他家作客聽了一下~ 簡直就是卡啦OK的喇叭阿~ 而且它買的價格比我買整套的 B&W 高~

我也沒有很懂音響~ 知識也是老公碎碎念聽來的~
家裡客廳的音響買好幾年了~ 聽起來遠比親友剛買的國產品好很多~

我的想法是~ 有些東西能賣到全世界一定有它的原因在的,
國產喇叭不是不好~ 只是價格訂的那麼高,買回來確感覺不到它的品質...









這題目其實很好
只是剛好跟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有所衝突
所以變得有些火藥味了

物超所值
這是雅瑟之所以立足的根基
也是整個企業的行銷手法
運用"相較於國外同等單體的廠製喇叭"便宜的定價手法
教育了消費者數十年下得到的既定印象

這有錯嗎?
說實話
是見仁見智

對於
不注重"原創設計"
只注重"便宜"的消費者來說
這絕對是實話

所以雅瑟今天不管推audax單體(這是我個人第一對喇叭)、scanspeaker喇叭、Tad號角喇叭......
或外型學各個名廠,運用像是今天大陸廠商的"模仿已開發國家名牌",但是拼"俗又大碗"的價格戰手法
都會有人買單,並從中獲得"撿便宜"或"聰明消費"的快樂

(說到大陸,雅瑟有多少產品是跟大陸直接買的這些消費者又知道嗎?說台灣之光實在不如說是大陸之光啊,只是賣的又比大陸產品貴,這就很耐人尋味了.....到底哪裡超值?)

這沒什麼不好其實
說穿了
這就是"沒有原創能力"的廠商賺錢的方法

但是從另一點來說
這種手法卻對整個產業的進步
有著很不好的影響

因為沒有原創
終究走不到頂端

而回到物超所值來說
一樣的模仿
有些人寧願選DZ這種Diy網站推出的產品
那就更超值了

因為除了一樣沒有負擔研發費用的成本之外
還省了實體店面的營運成本

對消費者來說
就更實惠了

在這裡我也不想大帽子說一定要原創什麼之類的話
不過以一個人生第一套音響也是在雅瑟消費的過來人
我的經驗的確不是很好的

在對音響懂越多之後,越發現原來世上並沒有真正超值的東西
一些很了解的發燒友應該都知道
雅瑟第一批出貨的新喇叭
真的是用他們說的audax單體、scan單體....
可是第2批第3批呢?

真正會買雅瑟的人
只會買第一批

第一批也許雅瑟真的沒什麼賺頭
但是當作廣告費用
在第2批第3批之後costdown回來
他們當然很好賺
(這種手法他們用很久了,相信有心的人都能查到相關討論)


但是這也沒錯
這是人家做生意的手法

真要說錯的是
這是不是一家把資訊坦誠公開的廠商?

這個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只是對我來說:不是
於是我這輩子就跟這個牌子絕緣了

但這只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也沒興趣去影響別人

只是今天看到這個題目交流一下
不喜者看過就算啦





USHER的售價在台灣來說確實是CP值非常好的音響器材. 在手頭資金有限的情況, 最好買同一個牌子的 CD/AMP 來搭配喇叭. 或者是音響店配好的組合. 否則搭配起來衰聲比例很高.

DENON, ONKYO, MARANTZ, USHER都是物美價廉的好選擇. 前提是最好買同一個品牌.

B&W 的喇叭曾經用過一陣子603S3, 也搭配過日系DENON Hifi AMP, MARANTZ 5200 AV AMP. 得到的結論是. B&W 不愧是國際大廠, 最大的優點是音域高中低非常平衡, 最大的缺點是高音解析嚴重不足. 其中 5200 AV AMP 解析又不如 DENON hifi amp. 這是以差不多兩萬元左右的來相比.

USHER 的喇叭便宜的首推 520. 這個價位以他的全面性來說, 幾乎無人能敵. 跟ProAc類似的設計. 搭配自家的AU9000就有不錯的表現. 另一款落地式近三萬元的CP系列也不錯. 高音質感不錯. 他們家的喇叭, 價位低的都不是很好推.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另外, 他們家比較常放小品音樂. 這樣比較不會顯露難推的問題.

BOSE的喇叭聽過301系列, 要放大聲才好聽. 大聲的意思是要像唱片行這樣的空間來放.
amouchen wrote:
這題目其實很好只是剛...(恕刪)


可是我覺得還好耶...

至少他給試聽.而且是聽到爽你在買也沒關係,

聽不爽不買他們也不會怎樣啊...

所以可以多家比較再決定要不要買阿!!

若是這樣聽到爽還買錯喇叭的話,

那要怪誰呢??

再來我先說,我不是袒護雅瑟,(我家喇叭是JBL的)

但是您說的

"真正會買雅瑟的人
只會買第一批

第一批也許雅瑟真的沒什麼賺頭
但是當作廣告費用
在第2批第3批之後costdown回來
他們當然很好賺"



我也不否認,

但是我認為重點還是"聲音"啊

若是試聽室那對喇叭聲音你喜歡的話,也可以直接搬回家阿!!(我親戚搬過..我們一起去的,老闆說缺貨,他就直接跟老板說要試聽的那對)

http://img14.imgspot.com/u/07/233/09/555.JPG[/img]
faintt wrote:
可是我覺得還好耶...

至少他給試聽.而且是聽到爽你在買也沒關係,

聽不爽不買他們也不會怎樣啊...

所以可以多家比較再決定要不要買阿!!

若是這樣聽到爽還買錯喇叭的話,

那要怪誰呢??

再來我先說,我不是袒護雅瑟,(我家喇叭是JBL的)

但是您說的

"真正會買雅瑟的人
只會買第一批

第一批也許雅瑟真的沒什麼賺頭
但是當作廣告費用
在第2批第3批之後costdown回來
他們當然很好賺"



我也不否認,

但是我認為重點還是"聲音"啊

若是試聽室那對喇叭聲音你喜歡的話,也可以直接搬回家阿!!(我親戚搬過..我們一起去的,老闆說缺貨,他就直接跟老板說要試聽的那對)



這個有點前後矛盾吧

1.基本上大部分的人去試聽完後都不會搬現場聽的那對喇叭,而是從倉庫拿出來的"新喇叭"(缺貨除外)
2.買音響當然是現場聽到爽再買,但是.........如果現場聽到的是第一批沒有costdown的喇叭
可是送到你家的是costdown後第2批第3批的喇叭............你在家聽到的聲音還會那麼爽嗎??

faintt wrote:
amouchen w...(恕刪)



您說的沒錯
消費者自己聽的爽要買
自然沒有要怪誰的問題
這點我絕對贊成

不過可能大多數剛入音響大門的消費者
並不知道"空間"對聲音的影響有多大
不知道在雅瑟精心設計的試聽間聽到的聲音
是"絕對"不可能在自己家中沒有聲學設計的客廳重現的

我碰過很好的店家
會說明擺位跟空間、電源的基本處理原則
讓我知道我買回來的東西
不會像在店中聽的那麼好聲

基本上我是比較喜歡這種店家
至少他給了消費者正確的觀念不是嗎?


faintt wrote:
可是我覺得還好耶.....(恕刪)



而且現在的重點是"物超所值"
不是"聲音"呢

要說聲音的話
至少討論JBL
全音域的ET8跟號角的s143、9800
都是我很喜歡的好喇叭

雅瑟真的不是我的菜
我只是來討論物超所值的


嘿咻王子 wrote:
這個有點前後矛盾吧1...(恕刪)


好吧,這樣基本上是無解的...

商業手法吧~~

也不能怎樣啊,,,頂多不買...
http://img14.imgspot.com/u/07/233/09/555.JPG[/img]
amouchen wrote:
而且現在的重點是"物...(恕刪)


也是啦..

我沒說過他有"物超所值"算是我答非所問吧..

不過我真的不認為會有啥物超所值的東西耶...

基本上我覺得最超值的東西就是二手貨,

其他說有多超值我也不相信...

不然幹麻不賣他所值的價格....
http://img14.imgspot.com/u/07/233/09/555.JPG[/im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