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i007 wrote:最近也在找電腦音箱...(恕刪) 差很大,尤其低頻部份贏過很多萬元書架強烈建議現場試聽憤青年 wrote:嗯,剛拿到不久,感謝...(恕刪) 看聆聽環境 若有旁人 適當音量即可若沒 建議可開大聲點 喇叭懸邊較快熟化不影響他人為主
kgi007 wrote:最近也在找電腦音箱...(恕刪) 不要看他小小的 聽完對它完全改觀了!!當時覺得小小一個應該不怎麼樣 結果試聽完當下就跟老闆買了 建議先去試聽 很值得去試試憤青年 wrote:嗯,剛拿到不久,感...(恕刪) 我自己的作法是 從自己覺得適當音量聽個幾天 在加大一點音量在聽個幾天 在加大一點音量 我是慢慢堆疊上去
為什麼DAC的音量有時候會開到最大?PS.應該不是突波吧? 因為之前的喇叭都沒這樣子過---------------------------------------------剛剛發現好像是會突然切換到喇叭調整音量,有人會這樣嗎?還是我買到機王了....= =
大大們,請教一下INCLINE的低音跟同為2.0的R2700比起來有比較好嗎?INCLINE的CP值有比R2700高嗎?在不考慮大小且只能買2.0 喇叭的情況下,不知道該買哪台好呢?目前也爬不到這兩台的比較。所以想在周末要去試聽前,想先聽各位大大的意見。謝謝
庫札克 wrote:為什麼DAC的音量...(恕刪) 電源 訊源線 都拔掉重插看看我都是電腦音量最大 在用手調整QQLA wrote:大大們,請教一下INCLINE...(恕刪) 我相信試聽之後 就會有答案 看你的需求跟環境若覺得DT比較適合你 價格OK就可購買朋友的DT等了半個月還沒到貨..........
QQLA wrote:大大們,請教一下INCLINE...(恕刪) 當初挑產品除了聲音效果外型也是重要考量說實在小弟承認是外貿協會.但就事論事無意詆毀他牌產品..edifier r2700音響體積較大或許聲音不差但是賣相實在太抱歉一直未曾列入考慮選項
rama2046 wrote:當初挑產品除了聲音...(恕刪) 外觀這類非常主觀的,但不得承認外觀設計就跟人的外表一樣,就算內涵再棒,在口耳相傳之前,大多數人還是會看外表我也曾經是外貿協會,甚至沒看到單體就會有點失去踏實感,選喇叭先看單體漂不漂亮,相信這樣的人不占少數不過要說的是不推R2700跟外觀沒有關係,而是市售很多喇叭,平衡性做的並不好,要製造出夠轟的低音,大一點的音箱配合夠大的低音單體,開個孔就能噴氣,但能夠聽的悅耳的不多,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為2.1就是威、音箱越大越好,這是個迷思去3C賣場晃一圈聽聽看展示的喇叭,能夠聽的舒服的幾乎沒有,低音糊、高音暗,那麼做的看起來那麼大又有氣勢才容易被看見被買下挑耳機喇叭最好都以耳聽為憑眼見為輔,不然到頭來不是拋售就是當裝飾品QQLA wrote:大大們,請教一下INCLINE...(恕刪) Incline的低音不用擔心,雖薄但它有個被動式輻射低音單體,配合上方的主動式低音單體在同一個箱體設計下可以打出質量不錯的低音下潛,這是如R2700這類大音箱低音口也未必能做出的水準體質上還不錯,不過台灣要價12k完全是R2700的兩倍多價格,況且去試聽時可能老闆會偷偷換電源線、訊號線讓你落坑除非是不玩線坑不然還會有額外的開銷,都是有感提升,原廠配件的聲音要說打趴2萬以上的主動式書架喇叭個人覺得還好,但只要換過線材,基本上是樂勝的我平常還會聽Hi-res檔案,就拿自己耳機系統的DAC 24bit 92kHz接到3.5 Line in,調音就跟內建DAC不同,再靠線材去彌補不足的部分聽起來就非常棒了,當然因為是耳機系統順便捅捅看,如果為此再買DAC的話還不如去玩被動喇叭嘛
我的是偏左邊, 今天我用耳朵近聽, 發現右邊的確很奇怪, 原原來右邊的二顆 4"喇叭沒聲音, 也就是右邊的中低頻是沒有, 難怪主聲音都偏到左邊, 看來要請露天水貨商幫忙寄回原廠看, 看來公司貨還是比較好一些憤青年 wrote:這個喇叭有人的右聲道...(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