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關於劇院及兩聲道共用喇叭的問題

PMA-S10II、以前我也超愛搭B&W CDM-1NT或7NT真的很有韻味。
minminboe wrote:
我愛綜擴厚實有力的嗓(恕刪)
我跟你有差不多的經驗,目前還是整合了。
不過精簡多聲道,目前在主系統上加上oppo 203充當多聲道前級加上小後級、小中置與環繞、小超低音,看個電影或玩玩電動足以。
maskDK wrote:
要劇院與兩聲道共存這(恕刪)
思索攝影 wrote:後來買入門的綜擴後
單獨讓綜擴推
我覺得跟環擴聲音沒有差很多(恕刪)
請問您原本的綜擴 環擴是哪一台呢?
謝謝!
maskDK wrote:
要劇院與兩聲道共存這(恕刪)


想想當年也只是買台DVD+AV擴給小朋友看迪士尼英語
論壇認識一群壞朋友
被推入坑,無法自拔
走走跌跌到玩管機
一堆管子可以當傳家寶了

現在簡簡單單用電腦+耳機
不吵人、不用空間搞得被罵
什麼都可以聽,跟兒子一起研究
也不賴
steventsao.tw wrote:
1. 請問你是聽那首...(恕刪)

老實說沒有特定哪首音樂,最一開始沒有打想要的聽感,就是也怕不是很準確的描述,會誤導方向
而且不同的音樂,錄音方式不同,這部分應該也不太一樣?
會有這個形容,只是在比較小時候,曾經有買過新耳機,當下覺得音樂裡的女聲很乾淨,整個空間感,就像有人在很安靜的地方唱歌給你聽這樣,就懷念這樣的感受@@

Mr.SHADOW wrote:
我覺得帶喇叭去試聽、...(恕刪)




之前也有用umik-1麥克風配合REW測量頻響,不過當時忘記儲存,就沒PO上來了
當時看的曲線,蠻平穩的
nike6453 wrote:
聲音不夠清晰空靈、不...(恕刪)

想請教一下,8300A是不是沒有串流的功能,所以要有串流,要在前面再加一項器材?
另外想問影響"音色"成分比較大的,會是哪個部分呢? DAC? 前級? 後級?

另外如果要比較單純+後級或加綜擴,我的理解在聽音樂的時候是以下這樣,對吧?
1. 原本AV擴pre out->後級->喇叭
2. AV擴pre out->綜擴->喇叭 (聽音樂時AV擴不用開機;看劇院時,綜擴當後級用)

如果我的理解無誤,如果要去店家比較這兩項,不就同時要帶原本AV擴和喇叭,似乎有點困難

lee04017 wrote:
來插花一下!!

+USB DAC,這部分是單DAC嗎,還是合併前級呢?

570 wrote:
實務層面上就是bypass...(恕刪)

謝謝您
那想請教,如果依您的看法,會建議是多功能一體(串流+DAC+綜擴)的機種
還是像有些大大提及的,用一般傳統綜擴再去加?
雖然就環境和簡單程度,個人比較偏好多功能一體,但這東西品質穩定度真有那麼堪慮嗎?
paul10623 wrote:
想請教一下,8300A(恕刪)

8300A是一般傳統標準綜擴(前級+後級),不含DAC也無網路串流

聆聽距離約2.2M,空間也不算大,M16靈敏度86db普通且阻抗最低仍有4歐姆以上,所以選擇擴大機可考慮 "重質不重量"

其實,二聲道與劇院共用喇叭的方法有三:
1. 有bypass前級(直入後級)功能的綜擴(環擴後級輸出空著)
2. 有輸入選擇(如平衡/非平衡選擇)的獨立後級(環擴後級輸出空著)
3. 環擴與綜擴完全獨立,兩者輸出經喇叭切換器後再接喇叭,好處是擴大機選擇性較多,不必侷限有byass功能者,且用環擴時綜擴或後級不需開機,缺點是要多一個喇叭切換器,且要注意切換器接點的阻抗和品質,方式有3:
a. 手動喇叭切換器(如樓上有人建議的鍘刀開關)
b. 遙控喇叭切換器
c. 自動喇叭切換器,由綜擴或環擴triger-out接繼電器連動,不知有無現成品,也許需DIY

樓主不想發燒,系統架構和預算也未定,則二聲道可考慮以下幾種架構:
1. 環擴pre-out > 後級
2. 綜擴(含網路串流+DAC+前級+後級) 如H90
3. 網路串流機 > 綜擴(含DAC+前級+後級)
4. 網路串流機(含DAC) > 標準綜擴(前級+後級)
5. 網路串流機(含DAC+音量控制+前級) > 後級

大家可以分析以上每個架構的優缺點,並建議樓主採用哪一個架構? 或不建議哪個架構? 推薦哪幾個具體設備型號? 可否從規格或設計做初步過濾?
感覺擺放方式還算規矩,但主喇叭高度看起來有點低。如果高音單體能夠正對耳朵,聲音會變好上不少...
另外8300a的確無數位流的功能,就是單純傳統綜擴,如果你不怕麻煩樹梅派也是不錯選擇。
我也自行組一個起來玩,隨便拿一個沒在用的小USB DAC,使用其數位輸出至DAC。
網路上有很多樹梅派安裝撥放軟體的文,你可以試試看。(網頁式音樂撥放超方便)




自己做的小電源供應器、加上DAC充當DDC,雖然看起來有點傷眼但聲音還真不錯!!
外觀雖糟蓋上盒蓋,藏起來其實都一樣


paul10623 wrote:
老實說沒有特定哪首音(恕刪)
paul10623 wrote:
想請教一下,8300A(恕刪)


想請教一下,8300A是不是沒有串流的功能,所以要有串流,要在前面再加一項器材?
另外想問影響"音色"成分比較大的,會是哪個部分呢? DAC? 前級? 後級?

ANS: 對 , 加一項器材.
ANS:
隨經驗與預算向上拉到某一個等級後,你講的這三個部分的權重界線沒有那麼明顯
音色這個詞彙無法比較啦,但是聽多看多了以後,你會知道有些聲音一開嗓就是代表這
是$$$$$$$$砸出來的。
頂多我可以告訴你,我去參觀某甲設備以後,我可以很快地告訴某甲,那邊可以無痛加
強,可從參觀某乙的狀況來看,答案又不一樣了,故你說這不花長篇大論去條列分析,
哪能三言兩語道盡呢?
============================================================
另外如果要比較單純+後級或加綜擴,我的理解在聽音樂的時候是以下這樣,對吧?
1. 原本AV擴pre out->後級->喇叭
2. AV擴pre out->綜擴->喇叭 (聽音樂時AV擴不用開機;看劇院時,綜擴當後級用)

ANS:
是可以這樣比較沒錯,站在方便簡約的立場下當然可以
可你這樣做就把綜擴本身優勢破壞殆盡,因為前篇已經提到環繞擴大器的音量控制部分
先天設計採數位資訊調控就沒有高級綜擴採用完全類比這麼考究,還有就是AV AMP頻段校正問題相關的功能

請詳 便宜擴preout+後級 vs 高檔擴大機 ?

====================================================
如果我的理解無誤,如果要去店家比較這兩項,不就同時要帶原本AV擴和喇叭,似乎有點困難

ANS:
所以廣結善緣重不重要! 如果老闆或好心人士可以(願意)有對等競賽器材讓你比較,至少不用盲狙或看人臉色就能掌握八成以上的結果。
======================================================
那想請教,如果依您的看法,會建議是多功能一體(串流+DAC+綜擴)的機種
還是像有些大大提及的,用一般傳統綜擴再去加?
雖然就環境和簡單程度,個人比較偏好多功能一體,但這東西品質穩定度真有那麼堪慮嗎?
ANS:
我認為"自帶訊源"一體機只要具備前後級分離、橋接應用啦、級進電壓電阻調控音量,都可以算是彈性最大的一體機。另外我自己跟我認識雙修的人至少主系統都是再去加訊源的。

品質的話,如果沒有公認災情,那就看人品,有些代理商、原廠很機車的,如果有
強力的經銷商老闆幫你撐腰,你的問題也會少很多喔。

====================================================
我是這樣接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