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音響系統之漫漫長路(AE1 + XP-200 mono mono / Maranz HD-DAC1入手)

我是看聆聽時間,放假聽時會拆下
一般上班日下班時就沒拆了~

不過AE1的網罩難拆...很緊...


spring93936 wrote:
好奇問一下版大~~平...(恕刪)
spring93936 wrote:
好奇問一下版大~~平...(恕刪)

每天大概會拆一下來一次,因為自己平日每天會專心聽一到二個小時的音樂,專用Macbook Air來聽,過程比較麻煩,也就不在意每天拆裝一次了... 其它時間則都是用聲音稍差的HTPC隨便聽時,所以網罩則是裝上的狀態...

太緊的話,建議可以用刀片把塑膠頭稍微削薄一點點就方便拆裝了~


Rocana wrote:
如果喜歡Audiol...(恕刪)

自己目標是簡化系統... 一臺HTPC / 一臺CD+DAC(主要當DAC,CD偶而才用到) / 二臺後級... 所以如果需要的話,應該便宜的8200CD就夠了~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看來還是暫時維持裝上的狀態吧...
之前s520拆下都沒裝回去在單體外面就有一些灰塵...不過s520好像有保護的罩子所以沒差
spring93936 wrote:
看來還是暫時維持裝上...(恕刪)

裝上比較安全...

S-520/AE1高音都有鐵罩,所以沒問題,但S-520中低音懸邊是橡膠的,清理感覺比較安全... AE1用的是泡綿懸邊,看起來不是很強壯,所以少清為妙吧?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恩...話說看到另一篇s520上黑金石的文章忽然想到.
我的ae-1也有放黑金石不過有在喇叭下面墊陶瓷角錐~~應該來測試看看直接放在黑金石上的差別~~(由於沒買喇叭架 暫時用空心磚墊高)
$ XP-200 mono mono 加入 $

雖然第二台XP-200入手了快十天了,但正如買了AE1 Classic之後,每次更改個東西就得重新調整一番才能維持聲音的均衡...



AE1 Classic搭配我用過的DAC跟擴大機,基本上都還沒有那種聽不下去的感覺發生,所以要說它難推也不是,只是它很難搞... 重要是如何讓AE1 Classic發出均衡的聲音出來,想要在聽的時候覺得舒服自然的感覺,就需要非常有耐心地去調整一些小地方,比如電源線交換測試、喇叭架上升的高度調整,不同電腦播放...

有時比較貴的組合,搭出來的聲音沒有比較均衡,反而中間穿插便宜的DAC或小黑線,聽來比較舒服一些...

而之前HDP搭配一臺XP-200時,碰上的問題是線條太硬,所以讓清晰的Power 3.5接HDP,鬆軟的品嘉ACT紫水管接XP-200,搭配線條較柔順的同軸線,與喇叭架升高一些(聲音會較鬆),來調整到均衡的程度。

但又再進一臺XP-200變成mono mono後(用二條小黑線),正如之前提到,整個清晰度大增,但變得線條柔順起來,聽Jazz時非常的好聽...

但聽Rock時,慢慢又覺得低頻太過於鬆軟不過癮,於是又得調整,把喇叭架給降低到底增加密實度,聽了一星期,覺得還是得把小黑線給換掉。其實小黑線聽起來雖然解析稍降,但整體三頻的量感很接近我喜愛的均衡,因此決定在已經有的三條電源線上再買二條來用!

經過單台XP-200的測試後,以小黑線為比較基準,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老田 PROMISE MK3+
一換上,馬上聽得出低頻的密實度大增,但量感差不多,中高頻的清晰度也明顯提高許多,整體稍刺激。

*品嘉ACT紫水管
低頻的量感比PROMISE MK3+厚,但聽來較為鬆暖舒服,中高頻解析比小黑線好,但比PROMISE MK3+稍差。

*老田 Power 3.5
跟上面二條一聽就馬上感受到差距,空間感與樂器的分離感強上許多,低頻密實,量感比PROMISE MK3+稍多,整體雖然清晰度絕佳,但聽來卻不刺激。

原本是想再買二條Power 3.5,但一方面價格實在超過自己預算,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再增加低頻的量感... 相對於加強空間感與清晰度,我反而更在意整體的均衡感,而低頻量感與小黑線差不多,但卻提升解析度與低頻密實度的PROMISE MK3+比較符合目前的需求...

畢竟房間不大,低頻量太多的話反而不好處理,或許如果空間再大的話,Power 3.5會比較合適... 從這也看得出AE1 Classic的低頻能量,真的不太像這個尺寸的書架喇叭所發出的(第一次碰上怕低頻太多的書架喇叭:p )。



SO... 目前就是二條PROMISE MK3+搭配XP-200 mono mono了!然後再把喇叭架稍微升高一些些增加點鬆軟感!

>

最後說說,XP-200果然還是要上mono mono啊!

雖然XP-200一臺推AE1 Classic聽來並沒有覺得不好,但接上mono mono後,才聽出原來AE1 Classic水準不止如此。

一臺XP-200聽來的動態其實已經蠻不錯了,低頻量感也多,解析度也好,原以為mono mono聽起來會更來勁,但實際接上後,猛一聽以為動態變弱了,但仔細一聽卻發現線條清晰自然,相對之前一臺時的線條,反而覺得太過於硬調而顯得粗燥了。

如果有在玩相機的朋友會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有時候一張影像看起來非常的搶眼銳利,但實際上仔細看會發現是反差調得稍大,然後線條銳利化稍過頭的錯覺... mono mono則正如你用中型相機拍出來的那種影像,細節非常的清晰,但影像的色階卻非常綿密而過渡自然!

我想,XP-200 mono mono接上AE1 Claasic後所發出的聲音,應該就是所謂推力夠大,而讓整首樂曲都能聽來 "輕鬆自然" 的聲音吧?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繼續調整中...

之前XP-200 mono mono的電源線換成二條Promise MK3+之後,雖然聽搖滾樂覺得OK,但聽一陣子後,覺得低頻的量有點偏少,尤其聽爵士樂的低音BASS時更有明顯的感覺~

原來一臺XP-200的調整心得用在mono mono上還是得重新調整 :(
所以在網路上就找找二手電源線,讓原本已經有了一條的 品嘉紫水管 or Power 3.5 湊成一對來聽看看!

SO... 現在改成了Power 3.5一對來接XP-200 mono mono了!



一接上去,聽覺的音場馬上變寬闊了不少,深度也變深了,一貫我聽Power 3.5最先感受到的提升,解析度更高但反而比較沒那麼銳利,中低頻的量感與厚度也如預期中提升至剛好的程度!

唯一一個小缺點是某些專輯的人聲齒音稍微嚴重了些,聽來有點不習慣... 或許是自己用太多解析度高的組合的原因吧? AE-1 Classic / HDP / Power 3.5等都是細節超多的設備。

>

小結一下對於 Promise MK3+ 電源線的想法!



三頻的比例均衡,整體比小黑線都有提升的感覺!音場與深度改變不大,背景變乾淨了,解析度好非常多,形態也變更清晰,低音的層次都出現了,高音延升變好變亮而且聽來順耳。

在小瓦數的擴大機上(自己測過 Pioneer A-307R / DA&T U1 / XP-200單機),中低頻量感與小黑線差不多,但在中高瓦數的擴大機上(XP-200 mono mono),中低頻量感反而比小黑線稍少,有點不太合適... 曾看過網友提過,在截面積較小的原因下,Promise MK3+ 電源線不太適合較高瓦數的擴大機上面。

PS. 自己對於中低頻的量感要求並不算太高,而且AE1 Classic的中低頻算是剛好(大部份書架喇叭的中低頻通常都是不太足夠),所以對一般人來說,Promise MK3+用在較高瓦數的擴大機的不足,感受可能會比我更強烈吧?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繼續調整中...

...(恕刪)



哎呀
18頁文章爬完
能夠看到同樣原本是一台XP-200
艱苦支撐到最後還是再敗入一台來mono的樓主
清楚分享這中間的聽感與歷程
真是太有同感了

XP-200電源分離的設計
個人覺得對高檔電源線與入門電源線的差別沒那麼大
(但是發燒線跟小黑線比的確還是差蠻多)
我有試過老田的jungle
音場整個變得澎湃寬廣
但是因為再購入一台mono的時候
老田的jungle改新版了(也更貴) 跟我原本的古河頭不同
又不想再花錢買兩條新版
所以後來就買了2500的越點招牌電源線兩條
覺得也頗為中性細緻
jungle就用在我的電源分離式前級


在擴大機到位之後
對於DAC的升級也會更有深刻體認的喔(推~)
我覺得未必一定要配HA-2
多找尋幾種來搭配
會有很多不同的感覺
只是建議要買的話要選有音量旋鈕的
不要選按鍵式或級進式的

我個人是陰錯陽差變成DAC與前級分開
但現在覺得也沒有不好
因為好的前級(音量旋鈕零件)其實是不便宜的
附隨在DAC的前級通常比較陽春


期待樓主往後繼續費心分享心路歷程喔
目前我正在找適合HA-2的電源線~~不知道有沒有大大有推薦的
目前用的是從朋友那邊接手的不知名廠牌電源線
聽起來 清亮但是感覺細節不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