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的電腦喇叭超小的!


小杯子 wrote:
Mobile 01的...(恕刪)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我對喇叭這個領域沒什麼研究
最近幾天才開始在爬文

想要換一組好一點,體積又小的電腦喇叭
又厭倦了踩地雷般的消費模式(只參考廠商的銷售文案風險實在太大)
所以到處蒐集一些可以考慮的相關型號研究中

我最近也正在考慮入手M2

我是做音響報導的,卡巴斯、muon、Krell、wadia、柏林之聲、南瓜Nagra、Tannoy、Dynaudio等等都聽過,可是我還是會忍不住想買M2

前面很多大大提出bose聲音的假,悶,三頻不到位,這些我都同意,因為從最開始的Mediamate 到mediamate II,到C2我都有在用,就說mediamate,用創新的T12在中低音量下就給打死了,因為聲音太糊,不通透。T12已經算是悶的了,高音偏暗,因為用了被動無源盆,低音有時會收不住,饒是這樣都能在中低音量下幹掉貴幾多倍的Mediamate,但是時代是發展的,用兩千年以後出的新品跟十多二十年前的舊品比有欠公允,但就聲音而言是不容爭辯的,公司很多同事不懂音響,閉著眼睛也能聽出創新的好來。

重點來了,創新的T12真的只適合中低音量,音量旋鈕超過12點位置,喇叭會跳的,好像甩乾時的洗衣機,可是mediamate開到過3點的位置會失真(本來就不真,但失真的很明顯,高頻變得刺耳,突出來)卻巋然不動。

回到前面討論,很多人請大大們推薦跟M2或者C5、C3相當的喇叭:這個相當有兩個含義,體積相當,價格相當,聲音的話bose真的沒啥可比性。可是我從第一頁看多最後一樓都沒看到真正有在推薦符合這兩個相當的,也有說Elac或Kef在美國或者英國或者德國買更便宜,可是我要說的是bose在美國買不也是更便宜嘛。體積相當的,大大有提到Elac,我曾經在音響展上聽過一套MicroStar 2.1,前提是搭配了MicroSub 2010 BT,那個聲音真是正,爽,沒啥可說的,可是價格呢,單就一對Microstar 就三萬多了,那個超小顆超大功率的低音炮(難怪叫BT了)已經過五萬了,哇,我還是老老實實聽M2、C3、C5吧,不要幻想好聲音也可以有好價格,真的是一份價格一分貨。

此外Elac、kef、wadia等等它們也有在做蘋果配件,可是我都沒看到有品牌直營的店鋪,通通都是代理,代理的價格真的會有很大差距的,遠比匯率加稅費高得多,從購買上Bose可以跟官方網購保證正品和維修,Elac、kef除了找代理,我都不知道還有啥可推薦的購買方案,yahoo、amazon老實說並不是很多人懂拍的流程的,比起官網的可靠性也差很多,跟代購差不多風險。

此外bose聲音雖然假,但卻是聽感很舒服,不用鑽研三頻和擺位,bose能簡單就讓人聽著舒服的音響。有大大比喻咖啡,好喝但不健康,我瞭解大大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我還是覺得不太妥當,從聲音角度說,任何一套系統聽過一段時間,如果不做比較的話,人對好聲音的記憶是會變化的,會適應現在的聲音(極少數記憶力驚人的大家除外)。爲什麽很多音響圈裡強調的AB對比都在幾秒鐘之內完成切換,道理就是這樣,對於大多數人,在沒有心理暗示的條件下,超過5分鐘都不會記得很清楚之前的聲音究竟是什麽樣——當然能夠進行AB對比的喇叭或器材,前提是比較接近的,如果用地攤貨跟B&W比,豬也能聽出差別來。

也有大大提到B&O,我覺得連日本立體聲Stereo Sound雜誌主編都在家裡擺上一堆BeoLab 5,說明B&O這種偏重設計的喇叭是有其可取之處的。

這個道理我覺得也適用於Bose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大們有沒有看懂

就是說會買bose的人有些可能真的是比較有米,又不太懂,聽過一耳朵覺得ok又或多或少受了bose銷售人員的蠱惑,也就下手了。
有些真的是想簡簡單單,好聽(沒有惡聲)就行了,老實說能夠把不同品牌放在一起試聽的機會真的不大,搭配、風格、音源都有蠻多差異和影響的,說道海枯石爛也說不完。
有些就像我這樣,真的知道bose聲音不算好,可是仍然要入手,因為比他好的聲音更貴,難道就因為這個原因我就要繼續聽地攤貨或者放棄所謂假的低音bose去聽真的中高音Creative?HD50的聽感真的遜色m2太多。

還有大大說如果bose那麼好爲什麽音響展從來看不到它的身影,我覺得這個應該是跟bose的市場定位有關,那音響展也從未見到BRAVIA電視(不是sony投影機),但是Pioneer早年的等離子就會參展,Samsung也不會把自家的東西帶到音響展,但是代理就會,這又牽涉到直營和代理的糾葛,以下省略八千字。。。

一句話,要享受更好的聲音,一定是要付出更多的,除了金錢,時間、精力都是付出,有人覺得這樣付出值得,有人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付出,所以bose的爭論焦點不在虛榮不在聲音而是“值得”二字的認同度上。

再多說一句,Linn,玩音響的都聽過,LP12那是屹立不倒的經典。。。我要說的是Linn DS系列音響,他家在調音方面真有一套,DS系列播放流媒體(MP3、Flac之類的數字壓縮格式)的聲音比一些器材放CD原音還漂亮,圈內也有很多人對此頗為不齒,但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聽著好聽動聽遠比爲了三頻爲了擺位糾結、消耗更值得。

這也是爲什麽發燒圈永遠都是小眾的原因,無論是音響還是改裝車甚至購物狂,永遠都是一小撮人自娛自樂而已。。
CROCKETT wrote:
BOSE 好不好其實不需要做無謂的討論 ,

各位只要去每年在飯店辦的音響展 , 看看 :

1. BOSE 有沒有參展 , 如果有 , 音效跟附近不到1萬的 USHER 喇叭相比音效如何 ??

2. 如果是對音響沒概念的 "新手" , 去聽聽 "真正" 的音響大牌如 B&W , DYNAUDIO , MARK LEVINSON , KRELL , MBL , 我不是教你買這些百萬音響 , 而是去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漂亮又好聲的東西 .

3. 如過是要比美觀跟大小 , 不好意思 , 如果不是把聲音放在第一位 , 那還是去買 BOSE 好了 ....

4. 如果是自 "潮" 人仕 , 手機跟NB一定要APP , 包包一定要波特 , 褲子上衣一定要有人猿圖樣 , 不好意思 , 閣下還是去買 BOSE 好了 .....

5. 如果閣下認為把音響外殼拆開看到滿滿的 WIMA , HOLCO , 大如罐頭的電容, 比拳頭還大的變壓器 -- 會覺得比BOSE任何一款機器外型還美的話 , 恭喜你 , 歡迎進入音響世界的殿堂 ....
.(恕刪)


音效跟附近不到1萬的 USHER 喇叭相比音效如何 ??

小弟一值很好奇近不到1萬的 USHER 喇叭,到底要配多少錢的擴大機,才能run出好聲音?
因為前陣子,還有人在問搭配 USHER 喇叭的擴大機????,......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2066230&p=1

加起來...體積能縮到2X Bose® Computer MusicMonitor®......價格如果不超過14000元,小弟馬上砸掉手上的 Bose® Computer MusicMonitor®.................


一旦明白了世界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就擁有了寬容與智慧,{城府}可以讓我們游刃有餘的行走其中。

小杯子 wrote:
加起來...體積能縮到2X Bose® Computer MusicMonitor...(恕刪)


根據您引言的第3點 您用bose是對的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lcs673 wrote:
根據您引言的第3點 ...(恕刪)


我家的黑膠早在小時候就被我搞毀了............
一旦明白了世界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就擁有了寬容與智慧,{城府}可以讓我們游刃有餘的行走其中。

小杯子 wrote:
買了約1年半~~~~...(恕刪)


我家裡有 bose acoustic wave music system ,

聽CD時,居然只吃19瓦的電,

用外接音源更是降到13瓦,真的是無法想像只消耗13瓦出來的聲音會是這樣.

而且吃的電少,代表發熱也小.

夏天用來聽音樂最好了.

真搞不懂, Bose 在家庭劇院的市場, 有很多負面的評價, 但是在高級車的車用音響, 確有很多都採用 Bose 的系統. 這是為何啊?!!

liangys wrote:
真搞不懂, Bose 在家庭劇院的市場, 有很多負面的評價, 但是在高級車的車用音響, 確有很多都採用 Bose 的系統. 這是為何啊?!!(恕刪)


阿災~~~~~當一個品牌價錢是那麼透明化,.........
是否還有其他利潤空間給他人?
當若基於商業利益考量......是否難免會有些斐短流長?
不知道,也不想去了解~~~~~~~~~~~~
一旦明白了世界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就擁有了寬容與智慧,{城府}可以讓我們游刃有餘的行走其中。

liangys wrote:
真搞不懂, Bose...(恕刪)
因為車商通常不考慮音響效果,我的audi tt的bose音響聲音還沒有freeca的好,除了低音較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