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z9596 wrote:
請問這種一般的訊源線...(恕刪)




只能講...任何線材包括USB線等數位線材....不是沒有差...並不是每個買高價線的人都是有錢的笨蛋...
但所有的音響設備與周邊的等級不夠.表現微弱訊源差異的能力有限
耳朵也沒有很龜毛的...
還是把錢花在其他地方比較好...
570 wrote:
假如能造成差異,必然...(恕刪)


呵呵 ....
在端正視聽前是否先去嘗試過再駁斥
不然以上見解純屬貽笑大方

發現真的自以前部份音響人士就對線材說嗤之以鼻
但是反對人士是否有深刻去嘗試或是甚至去找學理來試圖做部份解釋 ?
我想會做的...少之又少
難道這世代研究精神都已失喪 ?

建議還是跟別人借一條高貴

的USB線材回來測試看看吧

我自己是有買了一條500元的USB線材

可能是器材等級太低了

並沒有明顯改善...
continuum wrote:
呵呵 ....在端正...(恕刪)


網友你要不要移駕myav,hdclub去看一下相關論點,要不要順便回覆一下我提出的論點.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355876&perpage=12&pagenumber=1

有位可憐我沒有研究精神的老兄, 在我陳述一些事情後,就不知去向了.
我用的雖非神兵利器,但歷年來也跟普羅大眾有所區隔,我自身是有在注重這塊領域
我也想跟他見習他歷年來的歷程,但他吝於分享..................

而你提到的線材說,我很同意,只是我在講的是usb針對封包傳送有沒有後遺症
不是你這句廣意的線材說來打翻,我這樣講你了解了沒有.

會用usb dac 的人士,我想來源端就只有電腦,而主機板上的usb port "乾不乾淨"的差異化,跟整台電腦萬千組合有所影響,這是我這個非工科人士都知到的事 .

我先前有提到 dac 受到電氣甘擾應該不是非戰之罪,而是要去克服的,
這點跟討論usb介面伴演的角色沒有關係.
blacknote dss 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你也可以引經據典,下個指導棋,而不是丟下一個笑字轉身, 那倒底誰好笑各位看倌自有定見.
570 wrote:
網友你要不要移駕my...(恕刪)


自從友站比較多商業色彩高手漸漸潛水後早就沒去了 ....
另外...我必須承認 USB to DAC 高端線沒用過
因為淡出好幾年了
只是當初同為數位傳輸的S/PDIF倒還玩不少...雖說都不算高價

...... 怎又扯到訊源端 ?
我同意你訊源端的說法...雖然也有發燒友去作一些努力
但是....
lossness格式外加近幾年高位元/取樣檔案的風行下 + 可能的干擾 vs CD + 可能的干擾
說真的第一部分我沒去努力過不敢講
但是也不敢說 computer + 高位元的lossness格式會多遜
Black dss ? ...脫離了幾年真的脫節了
但是剛剛去survey一下倒也非真的飛天遁地
假設它都是對的..那為甚麼它沒大賣 ?
其他廠家的商業手段嘛 ?
它的確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否是 "完全不犯錯的頂點" 小弟抱持保留態度
音響各種產品都牽涉到人的喜好..
在喜好下對某些人來講是優對某些人講是劣
就像有人認為 Squeeze Box 或是 nas的作法反倒c/p更高

小弟上篇主要還是對您所說的差異不可能發生而是純商業手斷這話有懷疑
差異不該有嗎 ?
那哪一個才叫做最正確的訊號 ?
哪一個點是基準點 ?
與其懷疑是商業手段何不去親身體驗試試看 ?

p.s. : 很好奇 myav那篇也兩年有了(剛去看了) 閣下後來有去借過貴森森HDMI來嘗試嘛?
還是流於論壇端了 (抱歉沒看得很仔細)

p.s. : 光傳輸的 toslink 也很多年了..為何到現在還是非主流...值得思考思考
有沒有用我是不知道
如果有多的錢的話 我會買
因為看起來比較爽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坦白說,以KECES的DA-151 MK2這個價位來說,
我不認為換USB線材是一項划算的選擇。

不過個人的理解是雖然USB是用數位訊號傳輸,
但線材還是會有影響,
在檔案的傳輸上,上面的站友在MYAV中是以圖片傳輸為例,
但不知道你有沒注意到,在圖片檔的傳輸過程中,
他是以整張圖片作為單位,傳輸結束後,
電腦端會做一個整體檢查動作確認來源端與目的端的檔案大小是否一致,
然後才能進行開啟圖片的動作,
但是在於USB DAC上,聲音的傳輸是用即時解碼的,
非整首歌傳輸完後確認檔案無誤才播放的,
因此傳輸過程中收到外界的干擾等等,雖不一定造成檔案缺失,
但可能會造成本來應同時到達的訊號有所誤差,
而線材所影響的,便是減少外界干擾的影響。
有沒有差?

盲測一下不就知了

不過每次聽到盲測發燒友總是有理由

怪了~不是換一條線就可以讓器材飛天遁地、脫胎換骨嗎?

那盲測應該可以輕易分辨吧


continuum wrote:
在端正視聽前是否先去嘗試過再駁斥


我聽說從 20 樓跳下來會摔死

我認為是對的

但我也不會想去試試看

vaio-fans wrote:
但是在於USB DAC上,聲音的傳輸是用即時解碼的


USB 每一個資料封包

都會有 CRC 去檢查對錯

但是因為傳輸速度真的很慢

所以很少有封包錯誤的情況發生

Audio 在 USB 上被歸類為同步傳輸

基本上 DAC 收到資料就用, 不需再去檢查 CRC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