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antz PM15-S2 加前後級問題

Vienna Acoustics Beethoven Baby Grand應該是20萬元內,
喜歡MARANTZ為何不直上PM11S2呢?
KKscott wrote:
A:不要誤會,我沒有要跟你爭pchifi或是CDP哪個比較好,我個人倒是全面放棄pchifi,我個人是用macmini+itunes來播放,然後丟給北極星dac32,現在幾乎不這樣做了,因為音場跟解析差了不少,而且好訊源不會因為聲音大小改變其本質,所以我覺得問題可能會在這,這個得靠你自己去test了。(我覺得你的器材有一定水準了,不太可能因為聲音大小就會改變訊源的品質)

嗯 關於數位流跟CDP 部份,其實我也知各有所長, 高階的CDP 我之前也曾聽過Sonic Frontiers 這類老一代的轉盤 印象深刻, PC直出要可能得用M2TECH EVO 這類的高階DD 才比較有拼面, 不過對我來說方便性也是我考量點, 不然光保存幾百片CD也算不小的空間, 不過就像我一個朋友 他寧願去日本標一些日系的高階的老轉盤加DAC 組他的訊源, 對我推他的USB DAC 諸如North Satr完全不心動, 真的各人的點不同

至於我說的較小音量播放並不是指音質劣化, 而是小音量很難避免,勁道讓人有意猶未盡, 或是線條的刻畫較為薄弱的情形 , 除了EQ 調整 , 空間改善外(這是最難的) , 試著看能不能從現有系統進行某種程度的昇級來提昇平日晚上的缺憾

KKscott wrote:
A:我的建議,如果真的要換,一次買齊,尤其同品牌的前後級,這個我覺得會出現沒升級感的可能性極低,但是不太建議前級這個牌子,後級那個牌子,我的經驗是調整要花上一番心思,可能獲得的結果自己不滿意,乾脆一開始就砍掉重練


你說的我懂 只是現在Marantz 不出前級的產品線了,要丟下PM15-S2 還是有點...

KKscott wrote:
而且對於你喜好的音樂,幫助不那麼大,你可以把這個當做是一種微調概念去看。

之前曾聽過ELAC 的 4拍香菇頭 , 對於小提琴的空氣感 還有泛音的表現相當驚艷,只是那個價格
等我先搞定暗譜再來笑想好了
You're my only star wrote:
良心建議(有預算的話)直接換一台10W以上的擴大機或前後級
不用花太多心思調整就可以達到很棒的聲音了
不然永遠都會覺得聲音少了些什麼...


這是最簡單最直接 (現實面)
也是最難的 (心裏層面)
只是該從那裏重新開始 , 有想過 DENSEN ,各方面都很喜歡,極簡例落體積輕巧大電流設計 (除了那該死的電源接口, 大型端子進不去)

濟經一點的 Audiolab 8200P + 8200Q
還有國產的雅藝風華 不過用過的人不多

太佔空間的 黑色面板的都不考慮
leslie0938 wrote:
Vienna Acoustics Beethoven Baby Grand應該是20萬元內,
喜歡MARANTZ為何不直上PM11S2呢?


當時只是用來推 Sonus Faber Toy 小書架, 換
Vienna Acoustics Beethoven Baby Grand 後 想說效率頗高,
我以為功率只要剛好夠用就好 ...


這一題粉經典喔 !

樂迷們想在現役配備中, 做一些質的升級
心中惡魔蠢蠢欲動 .......


宅爸走過這條路, 分享一下
1) 500W 後級推 93 dB 喇叭, 雜誌小編曾狂言 A-15 就夠了 ....
結果換 1000 W 又是脫胎換骨,可知推力不嫌多的真理
底聲更形飽滿紮實, 對中高音(超高音) 平衡性會更好

能否往上加蓋 ...... 由地基/地下室決定, 也就是底聲要好
不是單論加蓋高樓層,景觀一定變好 <-> 超高音提升泛音,空間感 Bla,Bla,Bla

衍生題 供參考
能否往下擴充 ? 大口徑單體, 大推力後級, 2.1 重低音加持 ?
空間整治更重要, 目前有 DSP 幫助 Room mode.

2) 底聲 擴大機推力的幫助, 如上例

3) Densen 等許多大廠有自己的見解
已知 Dynaudio 不用 Bi-wire, Densen 也不希望自配電源線
消費者可自行判斷, 是廠商不夠考究 ? 自己僵化 ?

Densen 前級(綜擴)可改善平價 DAC 的音色, 但有一定價位 不算便宜.
音色走向 : 活潑耐久聽 專治 "偏解析" 器材, 如宅爸的 Pioneer SC-57
解析極佳不是壞事, 唯可能不耐久聽.

畢節望族後裔
AT-Lin wrote:
平常除了假日外可以聽音樂的時間大部份只有下班後的晚上,
因此希望系統可以在較小的音量仍能維持聲音的細緻度以細節...(恕刪)


如果不想在原有的喇叭系統上"小升級大花費"
那回到基本面的需求(晚上聽音樂不想吵到別人),
或許添加一套耳機系統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而且相對兩聲道來說花費不用太高就有很不錯的音質
當然聽耳機和喇叭的感覺是不太一樣的
就看自己取捨了...


Vienna Acoustics Beethoven Baby Grand
我沒機會聽過
但看網路照片 是很漂亮的喇吧
AT-Lin 大 聽過石頭湯的故事吧
Vienna Acoustics Beethoven Baby Grand 是石頭湯裡很棒的石頭
根據之前的經驗
AT-Lin 大 應會花兩倍以上喇吧的錢
然後家裡又多了第二組系統
期待你的開箱

PS 我以前也是不調 EQ 的基本教義派
後來想想自己聽 AV擴大機的時候 還不是轉到 night mode
加上最近又常常 PC 轉 DAC 聽歌 就沒這麼在乎不調 EQ 了
AT-Lin wrote:
嗯 關於數位流跟CD...(恕刪)


不要碰EQ,個人建議
我覺得,總之你要換要三思...可能會多一套系統出來

You're my only star wrote:
如果不想在原有的喇叭...(恕刪)


不是很建議玩耳機,不是耳機不好,我就是過來人
因為二聲道你實在太熟悉了,你在去玩耳機的會發現,自己其實是用二聲道的標準在看耳機
那會....蠻辛苦的。

我第一次碰耳機的時候,我就一直問我自己,音場勒?音場到哪去了?即使多頂級的耳機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例子...連買的器材都會有二聲道傾向,耳機都開放式,我的耳擴spl phonitor為什麼買它?

原因有二

1.我不喜歡過多有染的音樂
2.它有個功能可以像調喇叭角度的功能



教練:我想要聽二聲道阿...
KKscott wrote:
不要碰EQ,個人建議...(恕刪)


我也還是處於不要動EQ的那派...
不過EQ應該早就在錄音師身上執行過了@@"

不過從定義上來看
-6dB聲音強度就只剩一半...
這可能是各位要注意的點...

我也是很難接受耳機的音場表現
真的要把耳機跟音響完全分開
心裡頭才會好過一些吧...
不然以我的感覺
有些廉價耳機(AKG K514 MK2)對我來說某些部分還好過高價耳機...




功率問題
我沒用過管機所以不清楚所謂10瓦內推得很好之類的說法
(聽管機可能都喜歡那個音色跟較慢的速度感吧..)

但感覺上晶體機的話我也覺得通常較高功率表現得較好
但也看設計吧..A類設計都不會很大瓦數
很是聽覺上就覺得比較不會有晶體機太硬的感覺

ai_0301 wrote:
這一題粉經典喔...(恕刪)

嘿 宅爸你好像也是高階 DENSEN 用戶 , 不過我手骨沒那麼粗哩
目前可能先往加後級, 或直接換成前後級 , DENSEN 帳面上功率比較小,
但倒是真正大電源設計, 不過相較起來 Audiolab 比較經濟划算,窮人家的思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