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個人使用過市面上大多數擴散板的經驗、還有到其他空間的聆聽經驗來說,
擴散板在使用上沒有一定的準則
小空間吸音、大空間用擴散這種說法似乎有點籠統
就像第一反射點到底是要用吸音還是擴散一樣,沒有一定的標準
不同的空間大小、比例、器材、常聽的音樂類型等可能都會有不同方式,
只有自己拿回去試才知道適不適合(應該說喜不喜歡這種"效果")

再來擴散板廠商會跟你說放太少效果不明顯沒錯,但不會跟你說放太多也會有"副作用"
因為每種擴散板都有其作用(擴散)的頻率範圍,同一種類的擴散板放太多不是好事...
(因擴散板的種類太多這裡就不多說了)
而放置的位置、距離聽者距離、數量多寡、固定方式、擴散板的材質&種類又是一門學問了~
(吸音材的部分也是一樣)

最後還是要說一下,別把擴散板的效果想的太神奇了,
簡單的說那是在營造一種空間感的"調音道具"
喇叭&器材(軟體)本身才是最基本、最關鍵影響聲音本質的東西
(空間因大多數的人都無法選擇就不提了)

PS:這樣說對樓主有點不好意思,個人覺得那個保力龍板價格實在貴了點,差不多價位也可以買到木質的擴散板,但它的設計跟重量放在天花板(輕鋼架)很方便就是了~(還有白色放久了會變黃...)
+1
樓上說法粉中肯
不是二片擴散版就能有粉大改變
我也這麼覺得..
其實我也有點木耳.
試了吸音..跟這擴散
覺得好像都一樣.
應該只是爽度..
大家見解..提出來討論.
也可以給剛進入音樂世界的同好參考
才不會多花錢..
像我只能自己摸索..
也沒這方面的朋友
可以交流討論

這白色的部份過完年會漆成黑色
最後會固定在天花板..
免的佔位置
刪~~~~~ 有問題~~~~~~~~~
1.擴散板是"聲學處理工具",並非營造一種空間感的"調音道具"

2.擴散板有其作用頻率、作用範圍、作用特性,其需先經過聲學分析,如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eGGA8ugW4gKlg-/article?mid=80&prev=91&l=f&fid=17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eGGA8ugW4gKlg-/article?mid=91&prev=138&next=80&l=f&fid=17

3.擴散與吸音並不是沒有標準,而是其皆經過一定的聲學分析,然一般音頻玩家是無此種專業能力,因此便不知其如何規劃'設計使用.

4.保利龍的擴散板並不是不好,其目的在使擴散板輕量化,因此在保利龍的2D擴散板上多以PRD為主要設計的多,若使用木質材,則以QRD等為多.

5.對於擴散板的"放置的位置、距離聽者距離、數量多寡、固定方式、擴散板的材質&種類",主要的學問是聲學,這些運用係根據聲學分析.(吸音也是如此)

6.對於音頻重播而言,當前設備的不均勻性與空間的不均勻性相比,是很微弱的,因此若有足夠的經濟力,在追求音頻重播上,便當整治聲空間,若經濟力不足,就只能將就與妥協了.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說的真好.
空間是玩不起了.
所以滿足現狀就對了
想東想西也改變不大
沒看錯的話是舒樂的擴散版吧~
個人目前也有使用~

效果...見仁見智,
我是覺得書牆反倒比較實用且美觀,
但兩片坦白說是沒什麼效果啦~
如果後面想繼續加購,
不妨去找木材行訂製我照片中那種兩片或三片式立架,
我當初是自己設計尺寸,並且請木材行幫我車好溝槽來固定擴散版,
材料使用南方松就可以了,比廠商所販售的鐵架便宜多了~
很讚的空間..
喇叭真美.
人生一大享受
You're my only star wrote:
以個人使用過市面上大...(恕刪)

vaio-fans wrote:
沒看錯的話是舒樂的擴...(恕刪)


我也有買二片來用,本來想多買幾片來用,去音響展的時候直接問老闆,結果老闆一付要理不理的樣子,所以就沒再多買了,以後也不想再買他們家的產品了
那感覺真的很不好
小弟上班的附近也有一間音響店
曾經去過..結果老板娘一副"你買不起"的樣子
愛理不理的..真的是
生意做這麼多年..態度很要不得
殊不知..有錢的會花的也老了
現在要花的敢花的是新的一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