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因馬蘭士代理商現在採取所謂的零庫存策略(經銷商不給試聽的說法),所以高階器材要在北部聽到真的很難啊…小弟只知鳳誠有sa11s1可供試聽,,S3我當初是下去高雄富豪聽的(後來默默的帶走7S1),之後才知道新竹勝豐群也有,這幾家老闆人都不錯,聽的時候也沒什麼壓力。小弟認為這個層級的cdp製工算嚴謹,壽命也不低,可以陪伴樓主相當長的時間。
我也是沒聽過這台的聲音,但我想先法聲音撇開純粹看規格與使用性。
我自己若要定義,我會覺得851C是台「帶著CDP的數位前級接收器」傳統的CD有了(雖然好像沒有SACD),然後電腦以USB出輸24/192入851C,若以AES/EBU或S/P DIF同軸 也都可以是24/192,若用TOSLINK光纖是24/92。往後原po如果不玩多聲道,定在兩聲道多媒體系統,除了連電腦當訊源以外,還可以用光纖接Playstaion, XBOX,或者是把所有HDMI的訊源接在電視上面,然後從電視輸出光纖接851C。
如果對這台前級出來的聲音可以接受,那後面就接一台後級,再接喇叭。喇叭找音色可以跟這台機子的音色搭配的就可以。如果聲音不喜歡後面接綜擴。
前面板友推薦的其他機子,只有Audiolab 8200CD可以有類似的使用性。差別好像是他只能吃24/96。
原po是聽交響樂為主,目前我看到最多高解析度的flac訊源就是交響樂。所以我覺得對於原po的需求,有帶DAC的CDP比較實用。
scottching wrote:
再來就是DAC,但是很奇怪的是,DAC的泛用性其實相當相當高,耳機,二聲道都可以用的到,但是難賣程度緊追耳擴。
不要拿我當例子了,友站有個網兄,一台日系DAC都快對折了,還是沒賣出。...(恕刪)
我覺得這有很多環境因素牽扯在內
先講日系DAC,一來可能小眾(缺乏英文資訊背書),二來是賣出的時機很差。
舉例來說,Esoteric D-07算是還OK的產品對吧!(聲音這東西又不會隨時間改變)
但是當D-07X推出後,他真的要打對折賣....還不保證賣得出去

當然,D-07X推出之前賣,應該還可以
至於其他DAC為何難賣,我們應該在思考一下,做DAC的廠商有多少,規格競賽程度到什麼誇張的地步?
今天你做32/384的東西,在2年前獨步天下,現在大家會問:有沒有DSD?
到年底,大家又問DSD支援到什麼程度?
到明年,USB-In還不夠,能不能吃WiFi/Ethernet?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誰管使用者東西用得到用不到,舊品價格就是一路崩跌

CDP能免於這個競賽嗎?目前大廠推出CDP已經很少很慢了,真的...沒什麼廠商推新品。所以看來
推得最勤快的就是OPPO,所以OPPO的產品也跌價得快(音質什麼先不管,我個人所知,沒差到那麼誇張)
買音響產品,我建議真的是去挑選自己要用的好。真要保值,就是大眾商品(信不信最好賣的喇叭會是User的...因為C/P值大家很容易認知)
大家不覺得耳擴和DAC是推出更新非常快的產品嗎....

new_guest wrote:
到年底,大家又問DSD支援到什麼程度?
到明年,USB-In還不夠,能不能吃WiFi/Ethernet?
關於DSD友站有一篇這樣的文章不過我覺得DSD最大的問題是訊源太少。
DAC是數位類比轉換器,會需要帶USB-in的DAC,上游應該會有HTPC作播放器。既然有HTPC,DAC為什麼要網路?如果是要以USB為輸入源作比較,應該是要比S/P DIF,TOSLINK, AES/EBU 或者是HDMI。歐美系的獨立DAC廠家主要有NAD、Naim、Chord、Bryston、Audioab、Cambridge、Audio Research、Musical Fidelity等。Chord 的QBD76 HDSD DAC開價還是五千塊英鎊,折算台幣23萬左右。
如果是指像是Naim ND5 XS,或者是Marantz NA7004 這種機子,這個是網路播放器,播放NAS上面的檔案,裡面有附帶DAC功能。Oppo的機子反而比較偏向這邊屬於網路播放器,然後多了實體碟片功能,裡面搭配着DAC轉出類比給綜擴,而不是以純DAC為主的機子。若覺得機身自帶的DAC不夠好,那就可能需要用數位輸出給另一台獨立的DAC,然後在接綜擴或前後級。
到底打敗的是CDP還是CDP裡面的dac 這個要搞清楚
以我現在的想法來說 如果音樂載體主力是CD的話
那花5~10萬這個價位我會選擇 CDP
就好像你問我花5~10萬選擴大機我會選綜合擴大機而不是前級+後級
很多人以為買個好dac事情就搞定了事實上這才是惡夢的開始
因為很多人忽略了數位訊源輸出的重要性
我以前以為很多大廠CDT跟dac賣的差不多貴很明顯是CDT在坑人
我現在覺得不是在亂開價 真的重要
兩年前我用W4S DAC2 + 電腦訊源
電腦訊源沒經過特殊處理 只是用EAC轉檔+jplay
結果偶然情況下拿我的Rega apollo當轉盤一接一比 哇!!!
電腦輸太多了 根本看不到車尾燈
原來沒有經過處理的電腦光EAC+ jplay連便宜CDP當轉盤都比不贏
後來我購入berkeley alpha 2
去朋友加玩 他有一台accuphase 十幾萬出頭的CDP
跟一台系統優化過的電腦專門撥音樂用的
他開jplay+獨占模式跟accuphase比 後端dac都用我的alpha 2
一樣...電腦狂輸 剛開聲10秒我們兩個都知道不用比了
我不是說電腦當訊源比不贏CDP當轉盤
但是要注意的是真的要贏過CDP/CDT當數位訊源輸出
所付出的心力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我朋友整理過的專用系統連十萬初的CDP(CDT的部分價格只能除以二)都比不贏
所以真的不要想像買個dac好像問題都解決似的
我自己本來也以為買了alpha 2 好棒 強大dac就搞定了
我還曾經得意洋洋拿alpha2 去狂電 audioresearch CD7內建的DAC
結果後來發現根本沒用 因為我在家裡聽音樂沒有CD7當轉盤啊
我拿個阿里不達的轉盤+alpha2 可能就狂輸CD7的聲音了啊
我這一年來pk過不少訊源
發現根本寫不出alpha 2的心得文 為什麼?
因為接不同轉盤聲音差距太大了
大到你根本聽不出來是同一台dac 以致於我不知道要拿加上哪一個轉盤的水準來看待這台alpha 2
我才意識到可能我得花上alpha 2差不多的價錢買轉盤才能發揮出他的水準
當然我最近買了個謎樣轉盤發現效果相當好那又是後話了....
對了講到dac支援格式...說真的看看就好
至少到目前為止那根本不重要...因為超高解析檔來源太少...
你不會認為4000萬畫素的手機相機打的贏1200萬畫素的單眼相機吧
我相信這問題很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