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0147410 wrote:音效提升=DFX、Creative音效卡內建音效管理軟體。...(恕刪) 追求 "音效" 的話,換USB線就沒啥必要追求 "音質" 的話至少請先服用 WASAPI/ASIO 之類的東西別去搞啥DFX之類的玩意,"特效" 聽起來好像很好但實際上你得到的都是很扭曲的聲音,並非所謂的 "音質"然後想玩USB線,等設備有到一定水準的時候再說!你現在的設備,未必能聽出USB線產生的差異我自己的是耳機系統耳機部分是K701(8.5K)與ESW9(8K)DAC部分包含換真空管就將近5K外接一台以3K收購的二手綜擴這樣的系統我頂多能聽出接上NEC-USB擴充卡&HUB之後的差異卻聽不太出壁插&USB線材的差異因為DAC跟擴根本就還沒有到能夠反應USB線材差異的等級又或許是我木耳聽不出USB線材差異
謝謝各位前輩!關於線材小弟有些心得,T40喇叭之間的連接線長度是一米多不到兩米,用在電腦桌面是足夠,但是我比較喜歡聲音從兩側傳來(放在桌面感覺聲音是從前面傳來),為此我特地在房間兩側的牆角裝上牆角架來放喇叭。但是這樣喇叭之間的距離變成約四米,原本的線就不夠長了,於是我買了便宜的RCA轉3.5的延長線(100元以內),接上去之後試聽,發現其中一個喇叭的音質較差,我也不會形容差在哪裡但聽得出來就是,後來我又訂購一條RCA轉3.5的延長線材(L-2T2S,600元),換上這條線之後就改善這個問題了,算是嘗到線材的甜頭,所以在會特別留意線材。那我打算先從USB UHB供電下手!也會試試WASAPI/ASIO。
sweet0147410 wrote:謝謝各位前輩!關於線...(恕刪) 從USB音效卡輸出到喇叭這段的是類比訊號輸出線材好壞影響會很明顯,不見得要多好的系統才聽得出來而USB輸出到音效卡這段走的是數位訊號在接收端會有自動校驗的機制因此這段線材 "理論上" 不影響音質不過實際上還是會有影響只是需要等級有到一定水準的器材才能表現出來
sweet0147410 wrote:謝謝各位前輩!關於線...(恕刪) 就算拿一條一萬元的USB線,跟一條200元的試聽,你都可能聽不出所以然。就算你聽出不一樣。再找一個人給你盲測,我看你聽不出來的機會也是非常大。就算給你聽出差別你拿一萬元的聽了三天,再找一個人給你偷偷換成 200元的,你也許也不曉得被掉包。音響配備,要花在刀口上,不是白花錢作一些不見得會有多大差別的試驗。你把 AV 線拉長到四公尺,本來就是容易出問題的作法,加粗線徑本來就是必要的。這是一個錯誤跟正確的比較,不是 一個便宜跟中等線材的比較。USB 不是那麼一回事。數位線能比較出差別,設備要非常乾淨,耳朵頻響要好,也要很專注。
environment790121前輩我已經服用WASAPI跟KS了(ASIO我的Foobar2000無法啟動),但是會反胃~個人喜好的問題,我覺得WASAPI跟KS聽起來比較單調,也聽得出來沒有經過修飾,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真]吧?我比較喜歡[華麗]的fu,DFX有人聲增強功能,我音效卡的軟體也有,兩個人聲增強同時啟動效果倍增,再加上DFX的加持配樂聲也很[明顯],這樣對我來說人聲跟配樂都有顧到,聽起來很棒!要比喻的話我應該就是[外貌協會]吧~金小大前輩推薦的音效卡我的喇叭似乎不支援(3.5接頭),還好有在這發問不然又要花冤枉錢了,感恩啊~還有一位網友有提醒我留意USB供電的問題,聽說會影響音質,明天就來去買有供電的USB HUB~
sweet0147410 wrote:environmen...(恕刪) 供電的USB-HUB也不是隨便買就好的裡面的晶片最好是NEC晶片許多燒友應該都會推薦一個約2500左右的鐵殼HUB就我爬過的文章,跟朋友的反應都說不錯只是我先玩便宜的USB擴充卡,還沒玩到貴鬆鬆的HUB長期服用特效軟體營造出的聲音當然就會覺得WASAPI/ASIO聽起來的感覺比較單調就好比炒菜加太多味精、調味料,沒吃到食物的原味不知不覺就口味吃太重,吃原味反而覺得那不是食物一樣這不叫"外貿協會",而是"重口味協會了"當然這是個人口味問題不過想要健康(音質)就得避免這些東西!WASAPI之類的除了還原聲音的本質讓你感覺單調之外也能讓DAC&喇叭等器材,忠實的表現其特性!所以DAC或喇叭本身的特性正是清清淡淡也說不定況且再小的多媒體喇叭,也得考慮 "擺位" 的問題擺位沒擺好,音場寬深不對、三頻表現也會變差就別談啥人聲遠近、分離度之類的事情了日後若想升級喇叭或DAC及線材等仍舊不建議再繼續服用DFX之類的特效軟體當你所聽到的聲音都並非器材本質的時候結果就是多走冤枉路,多花冤枉錢,買啥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