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ding wrote:
可是...DAC的晶片應該是吃直流電...(恕刪)


呵呵,被你點破了!!
所以高檔的擴大機在直流電源供應方面可是下了重本。

一般的家用電源線都是很細的,
拿個剪刀將一般家用的電源線剪開、就知道銅線還真是不夠粗,
粗的都是橡膠絕緣皮。

既然換了銀線、那就開心的用吧!
James
James wrote:
我猜你也沒學過電力學...(恕刪)


你沒正面回答我, 所以你真的沒聽過那些貴的線, 是嗎?

我不是相關科系, 沒學過電子學
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來反問幾個問題, 請問要欣賞音樂是不是要先學樂理以及學鋼琴或是聲樂?
請問要試駕汽車並且評定好壞, 是否要先學機械動力學以及內燃機原理?
請問要品嚐咖啡好壞是否要先學農業科學以及有機化學?
不然照你的標準, 這些都是沒資格?嗎?
James wrote:
呵呵,被你點破了!...(恕刪)


我就是阿科班出身阿
高中大學都是電子系
研究所主修電力電子

你跟我想的都一樣,死都不承認這種線的差異
直到我拿了三條不知名的線去做測試後
我才發覺我錯了

連實驗室旁邊做自己事情的人
都說說得出高音比較亮、中音比較厚、低音比較短促又彈的形容詞
重點是他在玩電腦 他只憑聽兩次的感覺表達感受

每條線的寄生元件組成都不一樣
當然會有RLC串並後頻率響應的差異
說穿了每條不同材質的或是金屬比例不一樣甚至只是L/N造成電流磁場變化干擾
都會造成聲音改變

簡單來說
每條線都是不同的LPF HPF組成
聲音確實就會因此改變

反正你去聽過就知道了.
除非你耳朵真的...


James wrote:
呵呵,被你點破了!...(恕刪)

你好,小弟電機系出身
這個應該跟電磁學比較有關吧?
電子電路是在學元件分析不是嗎?

沒聽過真的不要說得太早
相信線材無用論的人


小弟我曾經對墊材不屑一顧
擴大機的聲音跟下面墊啥碗糕有個P干係

直到我去朋友家聽了靜電耳機系統後
回家買了一堆墊材
AT-6099真心好物推薦
六凡之靝 wrote:
你好,小弟電機系出身
這個應該跟電磁學比較有關吧?
電子電路是在學元件分析不是嗎?...(恕刪)


音響電子元件只用直流電供電(雖然音響訊號分析要用直流及交流分析,那是音頻訊號來源的關係),
但是主要的Vcc還是穩定的直流電壓,
否則喇叭就會聽到交流雜訊干擾聲音。

變壓器分一次側、二次側,兩邊完全分開、連N向都沒有接在一起,
一、二次側只靠磁能量傳轉換遞能,
一、二次測都是是交流正弦波,
二次測降壓後交流整流成直流電。

直流電源的穩定(強固電壓源)及無雜訊干擾才是後面電路元件分析的基礎,
音響訊號的初級是電壓放大,
後級才是電流放大、因為要推動喇叭,
所以此時直流電流源無法瞬間快速提供足夠的電流源....那就失敗了。

一般的家用電源線約是0.75mm左右,
在放大器快速輸出電流源的時候可能會有壓降過大的問題,
造成直流電壓不穩定,
要換也是用個2.0mmm的銅線做電源線也就夠用了。

還是一句話、買得高興、聽得快樂最重要。
James
小弟不是電工出身,亦未用過DAC,但本人經驗電源線用係後級改善比較大。我睇法是電學應用于HiFi,但是否唯一?我想音響亦可說是一個系統,在混沌理論中,有些系統只要在開始條件有非常少差異(訊源,前後級電流,干擾等等),會令輸出結果差異非常大(即喇叭輸出聽到聲音)。所以音響才有這麼多的玩意,當然有些言過其實。還有每人耳朵形狀大細,外耳道長短,耳小骨,耳窩神經狀況不同都會令大家對聲音接收不同。你聽不出,並不表示其他人聽不出。
台灣教育真的挺失敗

只會紙上談兵

卻不如真材實料 實際經驗

就跟 HDMI 線材好壞一樣

有沒有差別 用過就知道






j49409 wrote:
向朋友借他用的DAC...(恕刪)


音響器材最好賺的是啥??線材

都花幾萬買條線,還能不安慰自己聽起來真的有差別(老實說 ~ 絕大部分聽不出來啦)
賣得人高興,買得人爽;大家皆大歡喜就好!!
Vanity is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 ~~~ "The Devil's Advocate" ~ John Milton
James wrote:
只改牆壁插座到主機...(恕刪)
或許該這麼說,把電看成水,電從電廠到插座如果線是較差的導致電被染成黑色,用了不同的電源線又被染成不同顏色,做線的有技術知道要如何改變才符合人耳喜好或有特色
人類基因與黑猩猩99%相似為何人與猩猩差異如此大,科學家到如今也研究不出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