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0123 wrote:
感謝!我對這塊還真...(恕刪)


本人使用的方式,可以參考:

1. iphone/ipad/MacBook (itune/Apple Music) >airport express(optical out)>DAC>後級>喇叭音質可以接受都是老婆在用.

2. MacBook Air(itune/Apple Music)USB轉同軸>DAC>後級>喇叭音質最優. 我的DAC USB輸入不夠好才需要USB轉同軸. iPad/iPhone下載itune remote app來遙控MacBook Air的itune.

如果有蘋果電腦/筆電,直接輸入到DAC在用iphone/ipad 來控制itune音質是最優的.

TenderRoni wrote:
本人使用的方式,可以...(恕刪)


有有有! 感謝!
您所建議的有線連接方式, 一直是我正在使用的

因多買了SPOTIFY網路音樂串流, 深深被裡面多元的分類 & 音樂數量所吸引,
所以才想玩起用PORTABLE裝置(iPad, iPhone, 任何手機或是NAS)來當撥放器,
但發現中間數位處理也是學問多多, 畢竟PORTABLE轉成類比訊號過程中還是會有延遲,
或是數位訊號會衰減? maybe...

我有AUDIOLAB M-DAC來當DAC, 所以只能盡量加強前端處理無線的部分,
無線無疑是講求便利而已...

希望我這木耳分不太出來
Apple 官網有賣一個 Lightning 轉 USB (Camera),轉出來後再接一個雙頭USB的Cable就可以直接進USB DAC
只是不知音質是否會受影響?(假設檔案都是Aif的話)

light0123 wrote:
有有有! 感謝!您...(恕刪)


就先選幾條歌先用無線聽一個禮拜,在試聽有線就知道差別了.Audiolab M-DAC是蠻強的也是我會考慮其中的DAC.
研究了兩三天, 總結一下使用行動裝置來撥放音樂的管道如下: (粗體字是這幾天購買的)

無線接法:
1. iPad -> 透過AirPlay -> Airport Express -> 數位光纖輸出 -> DAC ->前後級+喇叭
2. iPad -> 透過藍芽 -> YAMAHA NP-S303 -> 數位光纖輸出 -> DAC -> 前後級+喇叭
(又多買了ASUS Clique R100, 到時比較看看ASUS和YAMAHA的音質如何)

有線接法:
1. iPad -> Lightning 轉USB連接器 -> SUPRA USB-B -> DAC -> 前後級+喇叭

搞到後來, 其實覺得無線的2 & 有線的1音質會差不多,
無線的1會最差...

到時再來寫感想文

light0123 wrote:
2. iPad -> 透過藍芽 -> YAMAHA NP-S303 -> 數位光纖輸出 -> DAC -> 前後級+喇叭


你既然已有YAMAHA NP-S303 這台機器,它本身使用YAMAHA MUSICCAST
且網路同時支援DLNA 及 AIRPLAY 規格,又支援網絡電台及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檔案規格支援DSD 5.6MHz、AIFF/WAV/FLAC 192kHz/24bit、Apple Lossless 96kHz/24bit

故,播放音樂檔時,應不需要透過藍芽,可直接走NP-S303 的 DLNA或AIRPLAY就好。

https://www.yamaha.com/ja/news_release/2017/17072701/

NP-S303這台的規格,和WXC50比,除了全尺寸,較美觀外,價位沒有比較優,
輸入也各少掉一組RCA與光纖。但同樣使用MSUICCAST,故功能應類似。

我是使用WXC50 ,
故知道windows PC的非繳費用戶可以播放Spotify,但無法使用DLNA同步,必須透過藍牙播放。
而平板使用MUSICCAST,選擇Spotify時,必須是注冊繳費的用戶。
因我沒有APPLE的相關設備,所以不知使用IPAD,能否播放Spotif且透過AIRPLAY同步播放。
但android等平板、手機,Spotify非繳費用戶,確定不行播放Spotify。




森林 wrote:
你既然已有YAMAHA...(恕刪)


其實我已經有DA了, 解碼功能想仰賴已經擁有的M-DAC,
但市面上似乎非常難找到只處理數位訊號接收的萬元機器,
大多都是附帶DA功能, 不然就是連前後級AMP都有,
逼不得已才買YAMAHA 303先玩玩看...
(原本想設定PIONEER N-50)

純接收器,
要馬破20萬, 要馬500元就有, 實在是沒有金錢去做AB TEST來證明數位訊號對聲音的差距,
目前查到就兩個純接收器:
1. OLASONIC NA-BTR1
2. ASUS CLIQUE 100


有熟知這塊機器的版友可以推薦嗎? 預算2萬內...

light0123 wrote:
目前查到就兩個純接收器:
1. OLASONIC NA-BTR1
2. ASUS CLIQUE 100
有熟知這塊機器的版友可以推薦嗎? 預算2萬內...


查了一下,一個是藍牙接收器,一個是無線網路接收器。似乎,很像,但其實原理完全不同喔。

就我研究心得報告一下,如有不對,有各位大大指正一下。

藍牙發射與接收,似乎必須先把音樂檔案或網路上無線串流資訊,解碼成聲音訊號,
再轉碼成SBC、 APT-X、 或AAC等,經藍牙無線電再送出去,
而接收藍牙電波後,則必須再解碼還原成類比聲音。
換句話說,192K PCM的數位檔,要先變成聲音訊號,
再重新轉成44.1或96K的數位訊號,似乎轉了2次。

而無線網路串流接收器,則是可以直接把音樂檔或網路上的無線串流資訊,
通過家中無線網路送到接收器,直接解碼還原成類比聲音。
換句話說,192K PCM的數位檔,可以通過網路直接傳送到接收器,直接轉類比聲音。

目前無線網路播放,各家有不同的規格。台灣看的見的規格就不少。
除了藍牙外、
早期有AIRPLAY、DLNA、在台灣較常見,
Logitech Squeezebox、SONOS在外國較常見
另外有WISA (Wireless Speaker and Audio Association) 、AVB (Audio Video Bridging)
只是在台灣,我未曾看到相關產品。
後來,
有DTS的PLAY-FI 、
GOOGLE的chromecast_audio
Qualcomm ® AllPlay ™ (ASUS CLIQUE 100 就是用這晶片)

也有電腦專用的ROON LAB(愈來愈多高級音響採用)
另外,愈來愈多的音響公司,自已出自已的規格。
例如,
YAMAHA 自已出的MUSICCAST
Bluesound( PSB和NAD的母公司),
Bose SoundTouch,
Denon HEOS(marantz也是用這套)
NuVo Gateway,
Pure Audio Jongo,
Samsung Shape和LG的NP8740。
PIONEER及ONKYO的fireconnect

而藍牙,除了基本的SBC外,AAC編碼APPLE最早用,SONY也用,
再這後,APT-X出來,後來SONY出了LDAC,Qualcomm也出aptX™HD”
而大陸,聽說還有LHDC

一堆規格。很不容易挑喔。





我使用air play到apple TV 3走光纖輸出到DAC
這個假日試下來的幾個心得:

1. ASUS CLIQUE 100很不穩, 聲音斷斷續續, 音質是個悲劇, 還好只有500元
2. USB的音質略勝於透過AIRPLAY撥放, 用YAHAMA光纖輸出或是用AIRPORT光纖輸出都是...
使用藍芽或是無線的音質大概都打了八折...
低音很淺, 高音很雜, 還鍍了一層膜的樣子
3. SPOTFY的音質是不是都很差? 最多16bit/44.1K? 沒有高音質的可以聽...

感覺音質要好, 還是要找無損然後使用NAS來當檔案來源,
然後如果音質要跟線路能夠披敵的無線系統架構, 我相信成本: 無線的會比有線方式大非常多


但為了要用iPad放, 又懶得去找無損存在NAS裡, 還是將就一點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