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CHORD BLU MK.2 細緻的好聲

j49409 wrote:
朋友是購入了Hugo M Scaler ...(恕刪)


請教j49409大

M Scaler你朋友有開蓋過嗎?

看他的大小設計讓人很懷疑是不是內部USB連接也是跟HUGO TT一樣轉接再轉接

雖然數位訊號這樣很"多餘的"轉接是否影響音質是打問號的

但就是很影響心理層面的音質...

HUGO TT的USB內部線路...


謝謝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Joshua_wu wrote:
M Scaler當初其實也有考慮,不過跟BLU MK2對比之後,
聲音還是差了一截,BLU MK2的聲音更加細緻飽滿...(恕刪)


Joshua_wu大大

您的比較結果挺讓我感到挺有意思的

除了電源問題外, 依據網路上報載Chord CEO的說明: M Scaler升頻器,等同於旗艦CD轉盤BLU MKII CD中升頻電路獨立而出所推出的器材

因此理論上若不使用 BLU MK.2轉盤功能, M Scaler的聲音應該與BLU MKII一致

會出現讓您有明顯差異的聽感, 表示實際上M Scaler與BLU MKII相比, 電路或功能(除電源)上應該還是有閹割的地方

請問您試聽DDC功能時, BLU MKII vs M Scaler的訊源通道是否相同?
(我的意思是, 是否訊源接至BLU MKII用BNC, 但連結M Scaler是用USB?)

謝謝!!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請教j49409大M...(恕刪)


ar3a兄,我了解您的意思

過陣子應該也會入手Chord Hugo M Scaler(因為不貴)

朋友也是看head-fi的用家實際比較資訊

最後捨 BLU MK.2 就 M Scaler,朋友沒開蓋過

M Scaler目前網路還未見內部圖片

不過HUGO TT是沿用HUGO的電路板,才會用轉接方式

BLU MK.2 目前網路的內部圖片,看來還是用交換電源模組(倒裝)

依我經驗,數位器材部分,電源的好壞影響聲音很大

會比較偏愛可以自己提升供電品質的M Scaler

會想用HUGO TT2 + M Scaler 搭套,一起用線性電源DC 15V + 電池供電給這2台

M scaler 實際是吃DC 12V 13W的電,國外已有討論改善供電,讓聲音更好
https://www.computeraudiophile.com/forums/topic/46501-chords-new-m-scaler/?do=findComment&comment=873517

我實在對便宜公版的交換電源模組印象不好,那是原廠為縮小體積與成本的妥協做法



BLU MK.2 目前網路的內部圖片


j49409 wrote:
M scaler 實際是吃DC 12V 13W的電,國外已有討論改善供電,讓聲音更好...(恕刪)


事實上, 根據j大提供的連結, 我只注意到Chord提醒用戶如果使用非原廠變壓器會導致保固失效, 哈哈...

升頻應用也不算新名詞, 很有趣的是, 過去來說升頻=雞肋(至少在低端像ASUS神獸盒上是如此)

另外也看到內文有提到雙BNC只是因為Chord沒有"足夠好"的USB測試儀器

所以也許不太久會有Chord M-scaler技術的更新產品

理論上的東西大多有看沒有懂, 對普羅消費者來說, 聽起來有效就足夠

接下來就單純是$$的問題了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事實上, 根據j大...(恕刪)


HUGO 系列的聲音只要喜歡了,就會一直繼續追下去花錢升級

等級越高就聽起來越舒服,越接近類比聲

這幾年拜這自己寫的軟體成功,公司成長了超過10倍

早買早享受,會比較貴些,只要大量供貨時

價格就會比較合理些
趁者連假, 索性直接跟店家商借了 M scaler回家測試
(感謝台中源音老闆, 我因為身體問題快一年沒去了還記得且信任我)


系統配置如下
訊源: Aurender X100 音樂伺服器 (抬高的電腦螢幕後面那台, 平常是被螢幕檔住的)
DDC: Chord M-scaler
(BNC使用原廠線)
DAC: Chord DAVE
擴大機: jeff rowland continuum S2
主喇叭: ELAC BS314
副低音: sunfire super junior(8吋)
電源處理(AC): KECES PT212
電源處理(DC): KECES PT116


原本想比較原廠變壓器, 但店家一時找不到, 所以就單純用DC116輸出調整至15.0V使用

M-scaler DC in端接頭規格是2.5的, 跟DC116 2.1不同, 還好我原本就有備一條2.1-2.5的連接線

拜Aurender X100本體支援之故, 因此在驅動方面沒有問題, 隨插即用

雙BNC連接至DAVE後播放PCM 44.1kHz音樂, DAVE面版即會自動偵測顯示升頻後的705.6KHz



但播放DSD檔案的話也是705.6KHz



若播放PCM 96khz~192khz的音樂檔案, 則一律是顯示768khz



運作溫度, 約為26度左右(室溫19)

DAVE的運作溫度則是從40幾度降至約30幾度(之前用測溫槍測過DAVE運作溫度約45度)


先大致描述一下聽感上的優點

聲音綿密度, 細節再生, 聲底穩定度 --> 這些都是較明顯有感的部分
(但實際改善多少無法量化, 這很主觀, 與其說全面提升, 我比較想用錦上添花這形容詞)

分離度, 音場, 定位 --> 這些是略為改善的部分

缺點 --> 有點貴
(這也很主觀, 有人要工作幾個月才有, 有人省幾餐就有)

跟原本DAVE相比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樂音變得比較綿密(類比感?)

綿密流暢卻不失解析, 這是第一耳感想

線性聽感加上聲底變厚, 讓音樂聽起來相當的穩定收斂

而且綿密之外, 也感覺聲底變得較為溫暖, 降低了數位音訊的菱角感

樂音邊緣較為平滑, 順順滑滑的感覺還滿舒服的, 人聲尾韻也拉得更穩更細

各樂器分辨度也被強化, 在強調各樂器表現的大編制上格外明顯(比如雅尼)


實際比較各種歌曲音樂後發現, 若原本是CD音質的44.1khz, 改善幅度最大

若原本是192khz / DSD, 則改善幅度不大, 甚至可以說無感

像董運昌的吉他CD檔, 加上M-scaler後吉他音變得更明確, 尾音拉的更穩

彈弦音更為立體有力, 聽起來比較舒服悅耳

不過像是原本錄音就較差的日系ACG歌曲, 改善幅度就不太明顯, 但還是可以感到輪廓加強的好處

所以如果原本就只聽高音質192k or DSD的話, 加M scaler的效益就沒那麼大了


今天聽了M-scaler幾個小時後, 把USB線接回去DAVE回頭聽

基本上沒有像樓主描述的神奇, 也沒有J大分享的討論區上所寫"回不去"的強烈感覺

會覺得聲音比較平淡點, 但並不是差的那麼多, 聽幾分鐘就有點遺忘了

不過卻會有種...少了什麼的感覺


整體來說, M-scaler對聲音的幫助的確是正面而明顯的, 但改善幅度來說...

如果以訂價來說, 個人覺得值得思考划不划算

相較DAVE直通來說, 算是錦上添花, 畢竟DAVE原本的整體音色已經夠好了

如果是訂價40幾萬的Dave加上m scaler可以讓聲音更上一層樓...這算很值得

如果是10萬的Dac加上m scaler也許就不如直接換20萬的Dac來的划算(這目前就無法比較了)

不過如果以一個效果也不知道如何的地盒就幾萬十幾萬, 提升模凌兩可的墊材線材調音玩具也幾萬來說

M-scaler對發燒友來說算是相對穩固有效的投資了

-----------------

另外比較介意的是...

Chord M scaler晚了BLU MK.2 CD轉盤約一年推出, 卻是用相同升頻技術跟原件, 沒進步?

升頻元件可以塞進MK.2 CD轉盤還不到一半, M scaler卻為了搭配TT2做了過大的機體, 電源卻還是外接?

有點感覺chord已經有準備更成熟的產品了, M scaler不確定算不算過渡品


=================
1/3更新耳機聽感
=================


訊源一樣, 使用Dave內建耳擴比較有無M scaler的差異

耳機為1964v6s客製內耳耳機

先講結論

如果我目前還是重度耳機使用者的話...


M scaler必買



雖然不是天差地遠的差異, 一樣跟喇叭系統一樣初聽就有感

雖然解析, 音場, 細節, 定位差異都不大

但聲音的厚實度,密度的差異在耳機系統上相當明顯

一時想不到如何形容...大概有點像是墨西哥麵包vs波蘿麵包


加上M scaler後, 音樂整個"長肌肉"了, 扎實度加分很多

拿掉M scaler後, 就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ACG, 管絃樂, 流行歌曲, 甚至電玩音樂MP3都試了

主要還是差在音樂的扎實度跟密度

搭上M scaler去試聽辛辛那提演奏的Superman: Theme

整個熱血了起來, 每個旋律都變得強健有型

而拔掉M scaler, 就覺得...單純就是在演奏音樂罷了...

我試者在無m scaler時刻意將音量調大也無法將那種"有肉"的感覺補出來

這在喇叭系統上顯然影響較小, 但用耳機聽卻很明顯

低頻音的邊緣形體會更為明確, 低音量清唱時的背景更為穩定有感情, 大編制弦樂拉節奏時的移動感十足


不過與樓主形容BLU MK.2升頻器是將單線圖著上顏色不同

我覺得比較像是素描,在形體結構,特徵,構圖,比例,外形都已經完成邊線勾勒後

加上M scaler, 等同於用較為清晰的線條加強邊線, 加深明暗交界線, 畫出明暗, 並描繪出陰影


一拿掉m scaler, 瞬間變虛...雖然音場, 解析, 定位還是差不多, 但就是虛虛的

這種感覺是比較出來的, 因為未加M scaler前, 你不會特別覺得Dave唱出的聲音哪裡虛

總之...苦惱阿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趁者連假, 索性直...(恕刪)

Hugo M Scaler 有一個按鈕可以讓你聽聽比較不經1M昇頻的聲音與經過1M tap昇頻到706.5K或768K的聲音


太棒了,在這年終歲未又看到了 M Scaler 的分享文

ar3a兄的文都一向都說真話講實話,我可暫時退燒別亂想

不過依多次經驗,ar3a兄都是言行不一致

相信ar3a兄很快就會入手 M Scaler 的

j49409 wrote:
Hugo M Scaler 有一個按鈕可以讓你聽聽比較不經1M昇頻的聲音與經過1M tap昇頻到706.5K或768K的聲音 ...(恕刪)


看說明書應該是INPUT右邊OP SR (Output sample rate settings)


有標明紅色是原始, 綠色88.2k, 藍色176.4k, 白色705.6k

但實際去測試, 只有白色有聲音, 切到紅綠藍色都是沒有聲音的 (Dave顯示No data)

不知道是我方法不對還是這台測試機有問題?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j49409 wrote:
整體來說, M-scaler對聲音的幫助的確是正面的, 但改善幅度來說...
如果以訂價來說, 個人覺得值得思考划不划算
因為相較DAVE直通來說, 只算是錦上添花, 畢竟DAVE原本的整體音色已經夠好了

改善幅度VS成本效益這種事情, 常常是跟聆聽的時間有關係. 聽的時間夠久, 有可能就真的回不去了, 只好乖乖買單, 或升級其他器材.

另外, 系統的敏感度影響也很大. M-Scaler對有些高階系統來說,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種提升可能就是划算了.

的確,到Dave這個階段來說,能讓音質有感再提升算是很棒的~ 這讓我有添置這項器材的衝動(尤其是可以善用Dave那空置已久的BNC端子...這算強迫症了@@,不過...還是有些尷尬的因素)

不管是線材,墊材,地盒,電源配件都越來越貴的情況下,m scaler的效益明顯是高的沒錯!!

其實我的評價欠缺空間因素,我的聆聽空間太小了,限制住許多音響效果,過去我曾將同一套系統擺在70坪扇形演講廳空間,ELAC BS314當時唱出了驚人磅礡的氣勢跟寬擴的音場(邦喬飛的演唱會歌曲),是在小房間幾乎感受不到的,也許,我的有限空間也多少限制了m scaler帶來的升頻效益(反射音太多太雜)

目前chord好像還沒有推出高精準時鐘類的產品,如果把他跟m scaler結合,再裝入至少等同Dave的內建交換電源(甚至線性電源),輸出支援更高點(有雙BNC輸入的DAC好像不多?)好像就會是數位系統很關鍵的升級配備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