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機的基礎知識認識完接下來當然是「喇叭/揚聲器」的理解第四章揚聲器的效率、阻抗與動態https://ju5888.blogspot.com/search?updated-max=2012-12-26T04:22:00-08:00&max-results=7
前輩的苦心開導受教了, 只可惜我資質膚淺' 半路出家, 對音響一知半解, 人云亦云, 走了許多冤路, 工作室裡不自覺的已立了一堆墓碑( 喇叭 ), 今個見大作最後提到3/5 a這對喇叭, 那就開宗明義, 想請賜教解我等白鼠族多年來的疑惑吧...個人聽感除外, 論市場性' 廣義性, 這對喇叭真正的價值在哪 ?3/5a台灣某廠製, 標價一對1.5萬, 統一價, 英國rogers一對10萬~15萬 , 此外Big Go上還有十幾個廠牌3' 5萬7' 8萬都有, 在此不管各家經營的辛酸, ( 劉漢盛前輩在2021有對rogers 3/5 a真正的血統' 產地...釋疑過 ), 各家都敢自稱3/5 a, BBC也沒吭氣, 那技術上沒問題. 研發成本? BBC都公開白皮書技術手冊了, 懷舊聽感 ? 現今活過二戰聽過原版的又有幾人? 若照KEF的說法, 當年的單體早沒做了...若果這次請賜仍沒有答案, 那就感謝試聽時某店家給我的直白 : 買不起名牌包, 就別再問了...
20幾歲的時候,也瘋過好幾年音響、耳機,常常音樂聽到起雞皮疙瘩。但可惜人的耳細胞是會衰退的,而且數量只減不增。過了40歲之後就退燒了,漸漸的覺得聲音好聽的標準越來越低了,只要沒有底噪,聲音飽滿,夠大聲,萬元內的主動式喇叭,用電腦走數位流,萬元等級的USB DAC,就能滿足需求。多存點錢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