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uly wrote:除了後面3/4有損壓縮外。 請問DSD與FLAC這兩項取樣方式,可以容易聽得出差異嗎? 如果是同樣的曲子比對, 就看播放的音響器材等級了. 器材等級高, 調校得好, 那就比較容易聽出差異. 我的經驗是, 數萬元等級的二聲道器材, 已經可以聽出DSD跟flac的差別了.
熟悉的曲子聽久了就比較容易聽得出來差異DSD跟FLAC最大的差別我覺得在自然度音樂前一秒到下一秒間的連貫DSD會稍微流暢些聽起來就會覺得細節量變多、聲音密度提高但不熟的曲子要去分辨是有難度的聽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察覺出來這倒是不用特別訓練或是什麼高檔器材只要正確解碼系統不要太糟糕背景黑、心靜下來,多聽幾遍基本上都可以聽出一些端倪
我覺得一張唱片在後製的過程非常重要,以小弟兩張張惠妹的專輯來說1.精選CD2.精選SACD同一首歌上面的那首"勇敢"FLAC一拉高音就糊掉了,阿妹的高音一整個壓縮糊掉,而SACD一整個大解放,不只飆上去而且很細緻溫柔好聽這兩首"祝福"曲目皆來自於SACD Rip出來的DSF檔,但專輯發行的時間差很久,上面那首是最近"歌神同行"整套重新調整的曲目,下面那首是好幾年前發行的"真愛+精選"SACD的版本,在以前還沒有推行歌神同行前這張真愛+精選 SACD比老CD版顯得更自然寬鬆些,但人聲卻比CD版薄些,在歌神同行 重置後的版本不只在張學友的嗓音厚度厚了一截外,歌聲與樂器的分離度更好,以往會有人聲與樂器黏再一起的感覺,現在分開了且誰也不搶誰的戲份,DSD好還是FLAC好我認為,除了器材可以幫你輕鬆凸顯這些細節外,一張唱片的後置用心與否更為重要,唱片的重置調整也需要隨著時代的演進器材的進步去做事實的調整,才能讓器材的好把軟體的感情流落出來
DSD代表SACD, FLAC則是接近於CD的PCM, 所以DSD vs FLAC有點類似於SACD vs CD (高解析的FLAC則接近BD-Audio).理論上SACD音質是勝過CD, 也比BD-Audio更滑順自然. 但真正聆聽時每個人的主觀喜好不同, 所以沒有標準答案. 我有個朋友也是古典玩家,他到美國來找我,我放SACD的SACD層與CD層來比較, 我認為SACD比較細膩,他卻認為勁道不足. 我認為CD聲音比較生硬,他卻認為是鏗鏘有力.所以若是聽不出來那就罷了,但若聽得出來的話,也不見得有絕對誰勝誰輸的答案.
monguly wrote:1. DSD採用1...(恕刪) 訪間DSD 幾乎都是從 SACD RIP過來,僅有 DSD64等級,你可以抓免費 DSD sample,錄音室等級 從DSD64 128 到256 聽感真的有差異http://www.2l.no/hires/單從錄音室檔案當然是DSD比較優秀,但僅限於管樂音場範圍很廣。 至於flac 大部分盜版歌唱搭配罐頭音樂,從SCAD rip 到DSD64有些號稱細節多? 其實很可能是雜訊,直接能直接撥放SCAD搭配設備DAC等級都不會太差總之~最接近錄音室還是DSD,古老CD本來品質就是這樣,依照不同rip等級,也會間接影響DSD or FLAC,如果都是從錄音室原檔轉出來應該不會差異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