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分享好的音響器材, 可以讓人感受到多棒的聽感?

試試看音響界的傳奇LS3/5a吧

上禮拜38度C有舉辦了一場音樂發表會,找來雜誌社總編來撥放Roger LS3/5a,雖然只有小小一對,但是聲音的能量驚人,應該要去聽看看的
我房間擺著LS3/5A客廳擺著PMC,這些音響器材聽聽音樂陶冶性情不錯,要説音響原音重現實在差太遠,每天聽著小孩鋼琴小提琴輪流轟炸,就知道這種聲音從來沒在各式高價音響上出現過,而且這些普通樂器還沒入門音響貴。
Puff Daddy wrote:低音喔...我的系統(恕刪)
 
跟風一下

這個有使用FOOBAR的MATHAUDIO ROOM EQ
看喜歡哪種類型的聲音,去聽真的,再回來看自己的系統
可以還原多少%

不然,聽得舒服(或可以到分泌腦內啡)的程度就好了
--
在家出現到真的砲聲會嚇死
很感謝各位大大熱心的回覆!
最近會相當忙, 所以可能沒辦法常常回覆, 敬請見諒!

初步回覆如後:
首先很感謝大大們分享很棒的錄影檔!
關於有些發燒友提出不可能有雷聲、顆粒感、完全還原原聲等看法;個人分享的觀點是: 好的音響器材,本來就不是要100%還原原聲,而是聽者「會覺得是100%還原原聲,同時會覺得比原聲更好聽」,這才是好的音響器材,讓人覺得美妙與迷人的地方。

舉日常生活的例子來說: 化淡妝的美女,人們會覺得這個美女100%真的這麼美,但其實化過妝的她比原來的她更美了。

不管是繪畫藝術、攝影藝術或高階音響,都能令人覺得比原物或原聲更美好。
落入要100%還原原聲的思維陷阱,可能會因不完善(未能100%還原原聲)而落入泯然眾人的平庸。

====================
名詞解釋: 泯然眾人
泯然眾人矣出自王安石作品《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解釋
完全成為普通人,意指才華盡失,變得和平常人沒什麽區別了。 指人原來才華橫溢,備受關註,後因才華漸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再受關註,只和普通人一樣了。

資料來源: https://www.itsfun.com.tw/%E6%B3%AF%E7%84%B6%E7%9C%BE%E4%BA%BA%E7%9F%A3/wiki-8937796-0272676
bond_007 wrote:
很感謝各位大大熱心的(恕刪)


1. 電影的雷聲和槍聲聽著比真爽,但根本不是原本的聲。是電影要求營做的效果。

2. 一支意大利古董給小提琴家演奏的質感沒音響能模擬,現今電聲科技能用物理模擬一般樂器約八成質感。
(錄不到共鳴)

3. 一團管弦樂團演奏氣勢不能重現,那怕錄音就用了十多支咪去錄,但一般音響尤其家用環境鮮能從現此氣勢,小型樂團如十多支樂器在專業音響室內可重現八成效果。

再來用化妝比喻有些問題,應該說在相片上看老婆和看真正老婆分別。


會覺得是100%還原原聲,同時會覺得比原聲更好聽


這句很有問題,像一個從來沒到過法國的台灣人說旁邊建了座法國皇宮商場比法國的漂亮。。。。
連法國都不知是怎樣的,就有旁邊的山寨比法國好的認知,還要有百分百和法國一樣的感覺。。。。
1000K wrote:
連槍炮的聲響都不可能重現了,怎麼可能重現"近距離(1公里內)"的雷霆聲....

真的,那個能量超大。
如果以要「感受到多棒的聽感」來回想聽音樂的感覺

有些器材不一定會有很好的音響規格或是數據,但就特別讓人容易融入音樂的情境當中

除了樓上提到的3/5a,BBC另外一對LS5/9或是AR 3a等老叭也是有這種魔力
我覺得好音響器材的聽感魔力應該是要會讓人想要去學好自己喜歡的樂器和自己演奏喜歡的音樂
聽音響追求有原音重現追求原味
也有追求器材加分美化。
不同流派不同追求。

器材發展 從2聲道 加重低音
目的何在? 彌補低音部。
由2聲道 加中央及衛星聲道
目的何在? 分區環繞。
固然未達一定水準的喇叭與擴大機
是無法重現原音樂韻味,
但是已經解決了二聲道未足之處。
伴隨數位化音樂 也有堅硬難解麻煩。

主要看的還是錢跟時間,
才能有一定水準的原音及美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