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紋 wrote:
估計又是用更低的價格(恕刪)
2010年前後,那個折扣的確比市場一般售價低些.
存在一種商業銷售習性手法是代理商會給授權經銷商先談好進貨額度,經銷商會有成本底價,但是就是有經銷商目的只在"後扣"部分.
以前常見家電經銷,比如冷氣,經銷商春季前談定整批大量(他們叫做簽口數,一口或許是數千台,總金額也很大)貨後開始零售,因為量大成本成本低,也常批給小經銷同行(小經銷店同行可以拿到比向總公司進貨(數量少)還低的價格),到同業競爭的時候,反正拚價拚到成本,雖然沒賺,但是"後扣"還是很可觀的.
1E的總額,若後扣有15%,那不是很不錯嗎? 不過現在可能不太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