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me one more day wrote:
那麼Linn自家的產(恕刪)
音響這東西說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什麼樣的組合都有人搭配,有成功也有失敗,我想原因在於──最後都是要用人的耳朵去聽,惟人是最大變數;系統最高標準在於「高傳真」,很多前輩鼓勵後學們去聽現場,以系統擬真程度來斷定優劣,可是有玩錄音的都知道,音響播放,自己的聲音怎麼搞都不像,別人得聲音胡亂搞都很像(譬如蔡琴在那套系統聽都知道是蔡琴,不信試試),所以「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不是嗎?
前面說過音響器材只有黑膠唱盤才稱得上是"玩",其他(如CD等訊源)只有聲音喜不喜歡(好吧!換換保險絲、電源線、信號線也算玩)所以沒有所謂"難搞"問題(用過他家早期產品,基本上調性和LP很像,就看個人喜好);至於"能又接黑膠唱盤又接CD唱盤。。。"的問題,可以先做功課,覺得蠻有系統,可以參考
https://audio-club.blogspot.com/
音響器材簡單的說有:(喇叭)←(擴大機)←(訊源)三項,每項都有很多型式和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指的黑膠、CD屬於訊源(舉凡收音機、數位串流等等訊號來源皆屬之),要聽那個,就接那組線將訊號送到擴大機,這樣插接很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製造個接妥方便切換的東西加入擴大機(連接埠)
OK!如將兩次對話內容一併解讀,您可能是要:
黑膠唱盤→唱頭放大器┐
├(連接埠+音量控制)→主動式喇叭
CD唱盤→ DAC ┘
若然,()內就是需求!幾年前,小弟就買過類似產品(DAC+括號部分"前級"+唱頭放大器+耳擴),幾年使用下來還不錯,歡迎有空來聽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