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檔播放vs 實體SACD在SACD播放機播放, 是否聽感上有顯著差異呢?

樓主開題目是討論 "ISO 檔播放vs 實體SACD在SACD播放機播放", 看了一下內容沒有觸及到多少這樣一方面的. 可以跟你講只是iso檔 正常一個沒有被減肥的iso檔應該是dst64 2.8MHz 5645kbps, 但有一些檔案被減肥後只有2100kbps 細節上跟實體sacd就有差別, 更何況有一些轉檔到flac的,最差的當只有700多kbps/44kHz 一些沒有被減肥的檔應該是由4100到5700 kbps/192kHz都有, 那個為準我真的不知道可能這裏有些大大可以補充...
如果原本的錄音很好的,你管他什麼檔, 就算是用電腦配搭一台dac也可以播放到效果不錯的音樂讓人很享受
我有一台FiiO X5第二代Hi-Fi音樂播放器,可直接讀取ISO檔裡的DSD,音質聽起來的確比FLAC檔好。當然,我是懶得解開ISO去看那些檔案是DSD多少的。每當下班回到房間,若想快點聽到音樂,就開這台。若是有特別的感覺想聽什麼音樂,就會從櫃子裡挑張CD,用"CD隨身聽"接擴大機來聽(不好意思,本人現居地器材簡陋。我也沒有SACD機,沒辧法比較。日前在ebay上買了一台Philips 304 MKII還在路上)。
但喜歡在網路上看很多音響相關知識又講不出什麼深奧學問的小弟,一言以敝之:
要講求音質:SACD專用機器+SACD片
要講求方便:電腦OR其它數位播放+ISO
這個大原則應該是不會錯的。

當然,影響音質的良窳還包括訊源之後到音樂進入您耳朵裡的那一大段後端以及聽者所處的空間,整體上都要搭配「均衡」才會有好聲。(這不也是廢話嗎?)

分享個感想好了:
記得幾年前和太太、小孩一起去登南湖群峰,從6.8K正式登山口上爬一路都是蜿蜒陡上,到了8K松風嶺休息時,那時的山風吹過樹梢,彷彿風在幫樹梳頭,人們說那聲音是松濤,颯~颯~颯,嘩~嘩~像海浪一陣一陣的襲來、退去,人躺在滿地柔軟的松針上,看著天空,身邊還有不知名的樹鵲在啁啁啾啾,不僅耳朵服舒,心靈也是滿足,真是令人舒服到想在那裡睡一個午覺。那種大自然的天籟,可是任何音響系統模擬不出來的。

最近一次去松蘿湖,發現自己的體力變差了,兩個孩子早就把我們遠遠抛在後頭,在下著小雨的高山森林裡,我和太太走在陡峭的石徑。累了坐在石頭上休息,傾刻間遺世獨立,空山靈雨,無聲勝有聲,天地有大美,這也是有聲的音響所做不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