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ing wrote:
感謝C大解說DSP的疑惑,感激不盡!在hi-fi圈裡的玩家,完全不瞭解PA市場的潛力;有一次從網路瀏覽國產喇叭單體廠,才發現許多廠;應該說大部份比較精確,在PA系統的比例都是大於hi-fi系統。
其實就像前面 upsir 兄說的,High Power 機種應該會去買知名品牌,台廠就算品質和功能做到跟原廠一樣,大概也拿不到大標案!至於 Hi-Fi 市場,同樣的,品質和功能做到跟原廠一樣,售價原廠一半,有多少人買單?
我有一個學弟在台灣上市 IC 設計公司,他們有低壓 Class-D IC,他們曾打算做類似 IRS2092 的產品,評估後放棄!
還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我目前的案子,第一版做出來的 THD+N 比廠機差(為了塞進公司的機殼,PCB Layout 與廠機不同),長官講話了,不要比廠機差太多!廠機用四層板,我用兩層板。
第二版,我學乖了!也用四層版,小心 PCB Layout,結果 300W 以下 THD+N 比廠機還低,又有人講話了:這樣聲音會不會不好聽?就是要有點失真才好聽啊!
廿年前在音響店聊天,有一個客人是裕隆的業務,有人問他為何不去賣雙 B,他回答:會賣雙 B 沒什麼了不起,裕隆賣得好才叫厲害!
其實在這個圈子,我還是菜鳥,只是以前假日的興趣,現在是上班時間搞而已,等我玩過癮,也達退休年齡了,現在已是第四節中後段,會不會打延長賽,再說吧!
不過真的也是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