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閒聊】「長期」儲存 hi-res 音樂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Celibidache88 wrote:
隨著科技進步,古老的音樂檔案格式在未來沒有機器可以讀出來,要讀取只好去找古代(就是現在)的機器了。

沒聽過這種事
說說有哪個格式現在讀不出來的?
套句愛樂電台的slogan"變是永遠的不變"
所以不用想太多,珍惜當下就好

樓主說:沒有「最佳方法」,只有「最佳方法之一」
人類幾千年的進化結果是:進化只會造成人禍和天災,地球越來越危險了

樓上有人蒐集的DVD, 在4K-8K的現在看也不是, 不看也不是...
自己也曾收藏VHS、LD,結果早就全部資源回收了

現在倒是偶爾買CD+用硬碟+3個備份做數位保存、串流來聽看音樂和影片
但自己聽音樂最常用的訊源卻是類比/數位收音機,連自己都在懷疑自己的數位保存是在幹什麼

詩人說:生命的美究竟是什麼呢?憶影間那太過熟悉的似已平淡無奇,但一切奧秘總蒙覆神奇的面紗;那些陌生且獨特的美,卻在遙情中如飄浮幻影,好似不願到來。追尋的起點彷彿正是終點的歷程;美,化為死前的微笑。

愛樂電台還有句slogan"簡單最難"
雖不符合人性,但好像很對耶
有人說全世界200個國家, 網路數位化FM電台上萬家, 去年我傻傻找個GOOGLE五星的FM入口網站去數, 數到亞州1000就投降了, 就算禁止公眾唱歌的阿富汗也不止十家
SPOTIFY號稱他音樂庫超過40萬首, 假定一天聽10首, 100年也聽不完, 何必下載呢
個人最欣賞FRANCE MUSIQUE電台, 網頁友善, 資料豐富, 音質純正, 常介紹演奏古典或爵士樂的當代音樂家, 例如曼戈娃, 卡雅等, 不光是只有阿巴多, 帕爾曼...
iping507 wrote:
現在倒是偶爾買CD+用硬碟+3個備份做數位保存、串流來聽看音樂和影片
但自己聽音樂最常用的訊源卻是類比/數位收音機,連自己都在懷疑自己的數位保存是在幹什麼
⋯⋯⋯⋯
愛樂電台還有句slogan"簡單最難"
雖不符合人性,但好像很對耶



小弟對iping507的話頗能認同,而且看得出iping507兄同是愛樂電台的聽眾。但我沒有辦法像iping507信口捻來一首好詩。

古人說的:「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意思是:假如你現在有一隻鳥在手上,就不要擔心該怎麼讓樹林裡另外的一百隻鳥,都飛到你手上來,你只要把手上的這一隻鳥照顧好就好了。

但這句「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在很多其它的情境也被拿來引用,我曾聽過有人說,聽串流音樂可以聽到琳琅滿目、各種類似的音樂聽到飽,就好比百鳥在林,林子裡有各種形形色色的鳥,形態、鳴叫聲都不一樣,滿足!但如那座林子有一天會消失(或者你不再對那裡有留戀),還不如自己有一鳥在手,所以喜歡收藏實體的唱片(不論是何種載體),畢竟那是屬於自己的。
以上是一個觀點,小弟頗認同。

但是隨著自己手上的實體唱片太多了,怎麼辦? 收藏便是個問題了。

我想到我那台裝了五顆硬碟、現在很少開機的桌機,裡面存的大部份是音樂,現在有在聽嗎?沒有!(或許小弟數位能力太弱也太懶,沒能搞個NAS、roon、DLNA多室播放,也沒閒錢買個串流機之類的東西)

我每天聽的就是唱片架、電視櫃那堆看似亂疉,但有一套自己認得的秩序的CD!



廣播。

當然以上想法、和我個人目前聽音樂的情況,僅止於「分享」「閒聊」,就這樣,沒了。其餘的,太累了。

PS我個人會把串流打開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在電台聽到某個曲目滿好聽的,才會上串流找整張來聽。真的喜歡再上網找實體CD。
LP儲存不了hi res,不過兩個原本就是不一樣的載體。但純以規格來看,你把hi res音樂刻錄到黑膠上是損失的。再說黑膠的保存其實更麻煩,而且隨著使用還會造成減損。

再說哪怕是古早的wav或是128k mp3現在隨便手機、電腦也都能播放啊,怎麼會有不能播放這種事?
想要長久保存就是本地端要存放在複數硬碟內,雲端挑個知名廠商比方說google、amazon之類的來儲存。等到google或amazon倒的時候你不會不知道,也有時間可以轉移。

不過要論到保存方便,實體SACD放個五年十年不成問題,還不用像硬碟得拿出來通電,就是佔空間了點。但是光碟這種載體反而比較需要擔心是否就漸漸淘汰,以後找不到機器播。
個人以為~標題拿掉Hi-Res 加上不考慮失真的話會比較符合【純閒聊】的旨趣

從已缺陷的類比源重新轉換為Hi-Res 數位媒體相當容易,錄製到重播間失真的因素相當多,程度也不同
給某劉大師演講裡幾個數據(未考證)可以思考一下
===
四聲道時代,唱針可以再生45kHz的極高頻,泛音甚至可達100kHz。不過一般黑膠唱片的平均高端大約是15kHz。CD的最高頻寬限制在22kHz。
想要再生20kHz,針尖直徑必需小於1/500000 cm,即使是再生300Hz,針尖直徑都要小於 1/3000000 cm
Tidal 上看到一個叫Shellc project的playlist, 看似不錯我點一次就沒再進去了。 對我來說那種比AM radio還淒慘的音質就算演奏者是千古奇帕我也不會想聽。 這些蟲膠就算是被原子彈打爆對我可能也只是~~哦 。 我不會拿我阿公的短波Radio來把玩。 同樣的我不期望子孫會對我的發燒CD有興趣。


儲存媒體的可靠性會持續進步,30年後會有更好的保存方式。 現在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為自己保存即可。後代子孫如果真的在乎你的音樂他們自己再用當下的保存方式備份。

他們會選LP嗎?
如果要保存私人重要的音訊時誰會選LP?
獨樂樂 不如眾樂樂

分享出去, 讓全世界所有的網上同好 種子狂 幫你存....

存活最久的 BT 種子已有 18 年,粉絲致敬《駭客任務》的作品仍可下載
https://technews.tw/2021/09/13/the-world-oldest-active-torrent-turns-18-years-soon/

不過現在的BT不是很穩定, 很多 不夠熱門的種子 往往不到 一年, 半年 就都死光光..


不然, 就認識朋友的先分享, 存在那堆朋友的電腦中...

那天你這邊的不見了, 就打電話去向他們要..
Celibidache88 wrote:
(先說在前,沒有「最(恕刪)


精彩的討論,希望以後常常看到這些討論。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我個人是買兩家雲端服務(Dropbox 跟 Onedrive)
目前覺得最安心的做法。基本不太可能兩家同時不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