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使用過spectral的後級嗎?

modoc wrote:
我對brumester 的印象是華美亮麗到幾乎刺耳的程度,不耐久聽


這點我個人倒覺得還好
只是Burmester的推力/價格比,在高階擴大機中算是排名.....很後面的

所以如果Burmester可以推得動的話,還是很可以推薦

如果你關心的是低頻不夠,Gryphone算是很可以對症下藥的擴大機 (從入門到高階,推力都很夠)
但你要肯接受他的粗曠聲和音染
喜歡的會很喜歡,但不能接受的人,會認為去買國產品牌都贏他
tt_koupe wrote:
sonus Faber(恕刪)


謝謝您精闢回覆。我的空間其實不大,5坪的客廳而已(但與餐廳及書房空間連通,加起來大概9-10坪的空間)目前的搭配倒是沒有什麼太明顯低音不足的情形,但誠如您所言,50瓦就是50瓦,當音樂到複雜樂段時或是爆棚時就會有種無法淋漓盡致之感,音樂的空間感與縱深也稍弱。

我有另一台conrad johnson 的管後級lp70,其實我比較喜歡他與arc搭配時那種渾厚彈跳的聲音,相比之下audia flight 50雖然更細膩細節更好層次也更好,但較為冷靜平面。不過管機先天底噪較大,加上不想連看電影/電視時都一直燒管子,才考慮另覓後級。

因此,一開始考慮的的確是豐厚柔軟的MBL(有網站說是最像管機的晶體機),但聽了spectral後開始動搖,那種細節與全頻段完整性,又不會過度銳利,當下真的是碾壓MBL啊…要是Mbl 買了結果跟在音響店聽到的一樣就慘惹~
寒靜 wrote:
spectral家的(恕刪)

我的R2好像不能調,我覺得arc R2輸出的gain很大,常常轉一點音量就很大聲
1000K wrote:
這點我個人倒覺得還好(恕刪)


說到低頻,我之前為了確認是否後級功率不足,有去借了Bryston 4bsst,整個音場空間跟彈性好不少,低頻也更多,但聲音變得沒那麼細膩。我猜cremona 雖然效率高,但還是要夠多的功率才能榨出低音吧

其實我本來是用Cremona m,後來換成cremona ,換時嚇了一大跳,明明差不多的規格,Cremona音質我是更喜歡,但用目前組合推起來就是有種舒展不開的感覺,前級音量也要多開好幾格才能達到之前Cremona m的音壓
的確, Bryston 質感,細節上都不如上所提到純音響後級,強項如你所言驅動力,音場,空間感,動態都很不錯,就質感不符期待(拋開質感,其實C/P值很高的).

在你的系統上,如果R2當初有設計輸入的大小控制旋鈕,應該可以在聽音樂時讓R2音量輸出調大(比之於現在),R2工作在更好的物理範圍,搞不好就解決了.

我覺得現在你得狀況是兩難, Spectral 和MBL 在你那裏各擅勝場, 喜歡細節質感可能Spectral較適合,但是MBL會讓整體長大些,有堂而皇之的進步,若能借來試試才之差異有多少. 連我都不好選了. 有可能無論下手哪一種,我都會想再從更動線材上著手.

另外 Cremona m和 cremona 好像是中音材質不同,分音器好像也不同. 記憶中 M是金屬盆? 之前是纖維混紡的樣子, M解析更強,但聲底較薄些,更現代的聲音.

conrad johnson是很好機器,聲音甜份夠,驅動力也好,味道介於ARC M系列和CL系列中間. 那時還有VAC也是.
tt_koupe wrote:
的確, Bryston(恕刪)


謝謝您的分享,獲益良多。看完各家分析,我也覺得除非把兩種機器都拿來比較,否則光用推論的很兩難。之後有機會希望能借到機器嘗試

Cremona的單體跟Cremona m基本上完全不同(高中低都長不一樣),我自己覺得Cremona m的聲音沒那麼濃,比較清爽,細節微動態也比較多,但屬於Sonus faber的特色就更淡了。

Conrad johnson 我只有後級,不知道前級音色如何?可否請您分享呢?
tt_koupe
Conrad johnson 前後級音色走向一樣, 沒有 ARC R2 MK2那麼豐厚,也不到JADIS 那種很有特色的甜味,清新乾淨舒服自然的清甜.
Modoc兄
在MYAV有跟你討論過, 我是現役使用者, 從DMA-100S1, DMA-150S2, DMA-160, DMA-360S1 都用過
目前主力是用DMA-360S1推Wilson Audio Maxx3
中置聲道用DMA-160 推 Wilson Audio Sophia2
之前無聊的時候用DMA-150S2推Sophia2當後環繞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20幾年前聽wilson audio,當初“聽說”(雜誌、音響店),spectral、mit、wilson audio,朋友關係,所以是參考器材,另外聽說當年spectral是將喇叭輸出端正負極接在一起,最晚跳掉的一台擴大機,高阻抗難推,超低阻抗好像更恐怖,那是20幾年前資訊,事實我也無力驗證,當初的聽感,透明度高、解析力強、速度快、薄薄一台驅動力強,相較同等價位的他牌擴大機,spectral 身軀小、外型普普、知名度不高冷門,真的昂貴,不過聽感上蠻喜歡
看你要的走向,gryphon 、 boulder 蠻適合你的~~
modoc
我只知道這兩個我都放不下…
1000K
如果嫌Bryston不夠細膩的話,Gryphon可能屬於同樣細膩度,但音色相差很多的產品,可以直接跳過了Boulder倒是非常推薦可以試試看....前提是要放得下
vinjoutw wrote:
Modoc兄在MYAV(恕刪)


是的您好,我想起來了,原本是跟您討論bhk與spectral的樣子,但這兩個牌子台灣實在太冷門,記得後來有提到要去多試聽,之後忙就忘了😭,直到最近才聽到,不好意思。

想請問您,不同等級的雙聲道(150,160,260)我看規格差異不大,使用起來是否也僅是推力差異,音質差不多呢?(因有aq 用家表示aq 後級,每跳一級,除了推力之外,連音質也是有感不斷增長)
vinjoutw
我沒有聽過260, 300等新一代的機種。基本架構都是一樣,音質改善就像是90分到92分,是比較細微的改善。 150 /160都在十萬以下,在現在hi end高價的時代才是真正超值的優秀後級。
modoc
謝謝回覆,查了一下,150/160/180都在十多萬這個價位,但180明顯推力好一截,這樣會比較推薦180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