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lder 1010 前級擴大機再次開箱

steffen wrote:
美國器材通常很容易有財大氣粗問題


意思是買家都會財富大爆發??

那還不買爆
yoyo0830lu wrote:
前前後後花了一個半月,總算是讓這台寶貝回到家中定位了。昨天開始又能夠開心的唱歌了。

我真的要大大的稱讚美國Boulder原廠能站在客戶的立場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由純商業利益出發來考量,Boulder真的做到了。


讚啊....Boulder真的是一流品牌和一流產品
沒有任何品牌東西是不壞的 (不然外面一堆靠維修Apple手機維生的,你以為他們都是在....)

雖然之前問過樓主也請他分享過,這裡還是要再讓樓主發揮一下
如果Boulder 1010真的不能修了 (或是維修費用提高3倍....)

你會怎麼選擇以下方案:
1. 買一台Boulder 1110 (壞了就是升級的好時機)
2. 直接用COS D10 (省錢省力,其實好像也沒差太多)
3. 買其他家低價一點前級 (就是要前級,但換換口味)
1000K wrote:
讚啊....Boul... 你會怎麼選擇以下方案:

1. 買一台Boulder 1110 (壞了就是升級的好時機100)<o:p></o:p>

2. 直接用COS D10 (省錢省力,其實好像也沒差太多)<o:p></o:p>

3. 買其他家低價一點前級 (就是要前級,但換換口味)(恕刪)




我的答案應該不會是上述三項。也許我是怪咖吧,我的選擇會是選項4『去中古市場上買另一台Boulder 1010前級』回來。

 

二聲道這件事情真的很有趣,當你真愛上了自己花了很大功夫設定的系統後,除非是市場上又出現了什麼革命性的技術(這幾年對我來說是Roon等新數位串流模式)、測試或者是評論。不然要更動自己花了時間定位的任何一項二聲道設備,從試聽、比價(較)及測試每一個動作都會花上非常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以現在的年紀與客觀條件,能多聽聽美好的音樂作品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算我今天買的是Boulder 1110這台前級,以自己過去測試機器的經驗,多多少少都會和自己已經熟悉的系統與設定會有一點點差別,且不論這個差別是功能更好或者是不同音色音場的更佳精進,要讓自己聽音樂的主觀看法及習慣要改變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1110是否有比1010更好,我也有聽過不同燒友的一些意見。但也許是一點點的虛榮心吧,當時在2005年國外的Ultra Audio網站站長Jeff Fritz評論『世上最佳音響器材』時設定就是1010加上1060,差一個字就是不一樣了。

 

至於COS D10直入後級這個選擇...不管是在之前D10開箱測評時的測試或者是這段1010送修的期間,我都是用D10直入1060來聽。可是當1010送回來重新連上系統後,我和我太太的第一念都是覺得1010真的比較好聲。我還正準備寫信給原廠詢問他是否除了更換LED螢幕外,是否有將1010系統其他零件做了升級,除了輸出音階的差異外,就是整個感覺與D10直入1060時不一樣。請恕我詞窮,我找不出能精準描述的字眼...

 

選擇三就真的不會考慮了,唯一會讓我有餘力還想試試的大概是Audio Research R2 MK2,但吸引力也還好。反倒是最近越來越有感,錄音本身才是影響到聆聽者感受更關鍵的因素,誰說一定要真空管才會聽到溫暖的堂音呢?我的10101060一樣能重播出溫暖的堂音,這是我最近的感受。不過同樣的,這些文字都是非常主觀的,換一個人來聽,也許答案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隨便寫寫,大家不要太認真喔...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yoyo0830lu wrote:
1110是否有比1010更好,我也有聽過不同燒友的一些意見。但也許是一點點的虛榮心吧,當時在2005年國外的評論設定就是1010加上1060,差一個字就是不一樣了。


感謝分享心得,雖然沒參與1010時代,但大概能理解你表達的意思

找到自己欣賞的前級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很多人可能還會跳過他,能理解這種對品味的細微調整,常常是大家最後決定器材的關鍵之處
1000K wrote:
意思是買家都會財富大...(恕刪)


我意思是音響性很好,但音質細膩度(或是音色)比較不夠,特別是喇叭
當然美國器材也有音質很好的,比如樓主的AMP跟喇叭

音響玩到比較高的價位,音響性大家都不缺,音樂性或是特殊的調音音色
就會依個人偏好來選擇了
steffen wrote:
我意思是音響性很好,但音質細膩度(或是音色)比較不夠,特別是喇叭


但美國的喇叭種類很多耶
Magico/Wilson Audio/YG/....

我也大概知道你如果想要有些類似以下品牌特色的調音
Focal/Kharma/ATC/Harbeth/....

那相比之下,美國喇叭確實比較中性一點

審美觀有差異,是不同品牌之間的特色,我倒認為跟細膩無關
你問我說台灣本土的喇叭不細膩嗎? 我也不這樣認為,要我閉眼睛聽說哪一家細膩,恐怕很難

我倒認為高中低音的分布,才是真正調音的差距

舉例來說:
高音是否要適當衰減?

你去看很多旗艦喇叭(就是訂價都超過300萬台幣那種),使用儀器測量,常常發現有高音衰減的特色 (使用的還是號稱最硬的單體,可以發出超高頻響...)
但這就是真理嗎? 光從邏輯來看,高音衰減好像就不是高傳真.....

聆聽起來呢? 都非常棒啊.....至少我這樣認為啦

低價很多的喇叭,就不一定高頻有衰減啊.....但相較之下,好像就少了那個規模感和通透感

所以調音的美學觀,真的是見仁見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