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一堆電解電容,音感變化不多,一換薄膜電容,果然整個不一樣,音場變大,解析度更好。
me5888 wrote:
換了一堆電解電容,音...(恕刪)

這圖片
袋子裡都是電解電容
薄膜電容(或者塑料電容)是長這樣子
luxor_w
照片應該是換下來的電容,有解焊跟固定膠的痕跡
沒錯喔,如luxor_w大所說的,這些都是換下來的電容,已經換下17顆電容了。

一開始,先換濾波的部分,沒啥感覺,這部分都是電解電容,用BC 136來換。

再換到差分的部分,用薄膜電容來換,聽感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比較難搞的是,電路板用的是電木板不是很好搞,解焊久一點,焊點就會脫落。
dpse
瞭解,誤會了![XD]
me5888 wrote:
換了一堆電解電容,音...(恕刪)

沒屋頂找一下 要不要試試
ASC X661 1UF 250V (算便宜裡面cp值很高的,還有其他很貴的選擇)
並聯
管機交連或晶體機併聯調音極品油質電容0.1MFD 300V FAST-EGF
後果自負喔
marli wrote:
ASC X661 1UF 250V

呵呵,就是用asc在差分的,可惜不是無感的,但聲音就是好。
山水老機器都有併小薄膜電容的好習慣,所以我是繼續沿用就好,薄膜電容聽說可以用50年,1975'~2023'還沒50年呢!
不過,開頭說的耦合電容1uf,是我說錯,應該是6.8uf,我打算用日本soshin,目前還沒裝上去,裝上了在來聽看看。
me5888 wrote:
不過,開頭說的耦合電容1uf,是我說錯,應該是6.8uf,我打算用日本soshin,目前還沒裝上去,裝上了在來聽看看。


交連電容1uF 很正常很常見,6.8uF大了點,不曉得是為了增加低頻?

一般交連電容小一點則高頻多,反之低頻多。

如真空管,通常<1uf,因為管機OPT有低通效果,交連要增加高頻與其互補。

個人如果要動交連電容,在原電容下「並聯」一顆大點或小點的電容,另一通道讓低頻或高頻可以過去,增加一點來修飾,這種做法蠻常見的。

-----

VFET從未入手過,曾修理過朋友的YAHAMA VFET後級 (B1 or B2)小毛病。記得是DC直交放大。好像SONY的也不少是DC直交.......
Homepod變磚恢復 https://ppt.cc/fDAerx
luxor_w wrote:
YAHAMA VFET後級 (B1 or B2
我這台是SANSUI BA-1000
YAMAHA B1 B2 B3感覺高音比較清亮 也比較有力
會玩這台 是被Nelson Pass給毒害的
他的V-FET很貴又沒力 至於音質當然好
所以我才玩這台近50年老機

目前已經換了薄膜電容1uf 8粒 4.7uf 4粒 其他都是電解電容
SANSUI 的老機都有大小電容併聯 小電容都是薄膜電容 所以都沒換
這台老機一些PNP NPN Relay也全換了
和YAMAHA的老機比起來還是比較好款待(零件少多了)

至於電容併聯是讓阻抗頻率曲線好看一些
聽感是隨個人而異
耦合電容一般都在10uf以下
容值越小 高通頻率越高 好處當然是比較不會拖

-----------------------------------------------------
換完後的感覺
看YouTube時 廣告音效怎麼比YouTuber影片效果好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